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工程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

结构工程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

结构工程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一、测量放线我们将制定相应的针对性预案,在现场成立专职测量小组,配备相应精度、数量的测量仪器,制定专项方案,以ISO-10012管理体系组织测量工作。

严格执行分级负责、验收的组织方法,确保各分项工程的安装准确。

场地内,我们将制定两级平面控制网络来保证工程平面定位准确,从空间上利用已知的平面控制点位(经过检核),采用极坐标法及全站仪三维坐标法进行平面点位的引测。

为了提高效率减少工作量在设计院提供电子版图纸的情况下,辅助运用AutoCAD技术可以较好的达到测量需求。

坐标控制点引测过程中,与周边单位共同复核,保证各单位所使用的坐标控制点均准确,保证整个工程各建筑物的位置准确。

二、支模施工1.模板支撑体系构造要求:(1)立杆搭设要求:1)安装前,先在地上弹出钢管立杆的位置线。

安装时,按照墨线准确放置纵横方向脚手板、底座。

立杆底部脚手板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

2)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3)梁底模板支架立杆应设在梁模板中心线处,其偏心距不大于25mm。

4)支撑系统顶部的立杆,在接长高度≤1m时可采用搭接。

搭接扣件不得少于3个,两扣件中心距为300mm,搭接长度不小于1000mm。

5)梁底顶步支撑立杆必须采用顶托。

6)支架安装时每搭完一步架后,应立即检查并调整其水平度与垂直度,以及杆件的步距、纵距和横距。

(2)水平拉杆搭设要求:模板系统立杆在距地面200mm处设一道纵横水平扫地杆,立杆在扫地杆以上每隔1800mm加设一道纵横水平拉杆,立杆在距楼板模板下层支承枋约200mm处设一道纵横水平拉杆。

(3)剪刀撑搭设要求:1)梁的支架立杆必须设置剪刀撑;楼板模板在四周连续设置垂直剪刀撑,剪刀撑由顶部到底部连续设置。

在支架中间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并应连续设置。

2)水平剪刀承应在水平面内与纵横向水平杆呈450-600夹角并与立杆用转角扣件连接。

垂直剪刀撑应在垂直面与立杆呈450-600夹角并与立杆用转角扣件连接。

3)剪刀撑与立杆连接的转角扣件中心线与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剪刀撑宽度不小于4跨且不小于6米。

4)剪刀撑的接长应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米用三个扣件固定。

5)剪刀撑必须与钢管立杆、水平杆同步搭设。

水平杆设于钢管立杆内侧,剪刀撑设于钢管立杆外侧,并用扣件与立杆连牢。

6)连接钢管立杆的扣件规格应与所连钢管外径相匹配。

连接扣件必须处于锁紧状态,扣件螺栓拧紧扭力矩为40~65N•m,并不得小于40N•m。

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边缘长度不小于100mm。

7)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4)主要构配件性能指标:1)上碗扣抗拉强度不小于30KN;2)下碗扣组焊剪切强度不小于60KN;3)横杆接头剪切强度不小于50KN;4)横杆接头焊接剪切强度不小于25KN;5)底座抗压强度不小于100KN。

6)扣件在螺栓拧紧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2.模板工程的模板支架体系的检查与验收(1)模板支架体系及其地基基础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与验收:A、基础完工后模板支架体系搭设前;B、作业层上施加荷载前;C、整体或分段达到设计高度后;D、设计要求预压的模板支架体系的预压过程中及预压加载完成后;E、遇六级大风或大暴雨后;F、停用超过一个月;G、上碗扣锁紧情况;H、立柱连接销是的安装。

(2)模板支架体系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A、承载杆件,加固杆件,连接件、斜撑、剪刀撑、孔洞通道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B、场地地表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立柱是否悬空,外侧立杆立柱是否被车辆冲撞过;C、立杆立柱的沉降与垂直度的偏差是否符合要求;D、扣件、连接件是否松动;F、是否超载。

(3)模板支架体系验收时应具备下列文件:A、专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文件,专项施工方案的专家评审或咨询意见;B、构配件的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C、模板工程的施工记录及质量检查记录;D、模板支架体系搭设过程中出现的重要问题及处理记录;F、模板支架体系的验收申请报告。

(4)支架现场检查:1 立杆(立柱)的纵距、横距的步距(步距为重点检测项目)是否符合要求;2 立杆(立柱)的垂直度及水平度是否合格;3 扫地杆、水平纵横拉杆的步距是否符合要求;4 剪刀撑的设置是否符合要求;5 基础是否平整坚实,支垫、底座是否符合规定;6 纵横向剪力撑和横向斜撑的设置和支架系统整体稳定性是否符合要求;7 构配件和加固件是否齐全,质量是否合格,连接和挂扣是否紧固可靠;8 立杆与水平杆同一截面上相邻杆件的对接或搭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9 杆件的受力是否在同一轴线上。

(5)支架验收主要项目的允许偏差A、底座的沉降量不大于5mm;B、支架搭设的垂直度与水平度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要求:注:h—步距;H—支架高度;l—跨距;L—支架长度。

C、立杆间距的允许偏差步距:±20mm;横距:±50mm;纵距:±20mm;D、扣件螺栓拧紧力矩用扭力扳手检查,要求在40~65N•m;E、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为45°~60°;F、可调托座调切螺杆伸出长度不宜大于200mm,可调托座的螺栓伸出长度超过200mm时采取的固定措施必须可靠。

3.模板工程的安全管理措施(1)搭拆支架必须由专业架子工担任,并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5036)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上岗人员定期进行体检,凡不适于高处作业者,不得上支架操作。

(2)施工前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3)搭拆支顶架时工人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防滑鞋。

进行高处作业之前,应进行安全防护设施的逐项检查和验收。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高处作业。

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不得在支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

(4)施工期间不得拆除剪刀撑、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等加固杆件。

(5)当支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地下管线时,在支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6)在支架基础或邻近严禁进行挖掘作业,否则应采取安全措施,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7)支模应按规定的作业程序进行,模板未固定前不得进行下一道工序。

严禁在上下同一垂直面上装、拆模板。

结构复杂的模板,装、拆应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的措施进行。

(8)模板支架应自成体系,严禁与脚手架进行连接。

施工人员上下施工面时,必须走施工梯,严禁攀援模板支架上下。

(9)支设悬挑形式的模板时,应有稳固的立足点。

支设临空构筑物模板时,应搭设支架或脚手架。

模板上有预留洞时,应在交装后将洞盖没。

(10)临街搭设的支架外侧应有防护措施,以防坠物伤人。

施工作业场所有坠落可能的物件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应堆放平稳。

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物件,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11)设专人负责对支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修工作。

对高层支架定期作立杆基础沉降检查,发现问题立即采取措施。

(12)施工中对支架发现有缺陷和隐患时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

(13)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和雨、雾天应停止支架的搭设与拆除及支架上的施工作业。

下雨后进行作业时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滑措施。

对进行高处作业的高耸建筑物事先设置避雷设施。

遇有台风暴雨后应对支架设施逐一加以检查,发现有松动、变形、损坏或脱落等现象立即修理完善。

(14)进行高处拆模作业,应配置登高用具或搭设支架,工人必须站在临时设置的脚手板上进行拆卸作业。

(15)拆除支顶架前,应清除支顶架上的材料、工具和杂物。

(16)拆除楼板底模时,应设临时支撑,防止大片模板坠落。

拆立柱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待拆范围以外安全地区拉拆,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

(17)模板及支撑体系搭设、拆除以及砼浇筑期间,应设置警戒区和警戒标志,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模板下方警戒区域。

(18)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模板拆除后,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临时堆放处离楼层边沿距离不得小于l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lm。

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严禁堆放任何拆下物件。

(19)拆下的支架及配件应清除杆件及螺纹上的沾污物,并分类检验和维修,按品种、规格分类整理存放,妥善保管。

4.预防模板及支架坍塌的安全技术措施(1)设计模板及支撑体系案时按规范有关要求进行验算,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项荷载。

验算模板及其支架的刚度时,其最大变形不得超过《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允许值。

(2)所有钢管、连接件、木枋等支撑材料使用前均进行全面检查,不得使用不合格的材料。

(3)模板支架搭设场地必须平整坚实,排水良好,具有足够承载力。

(4)现场搭设模板支架时,对模板支撑体系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有显著影响的承载构件、连接件的尺寸、间距必须进行严格控制。

(5)现场搭设模板支架时,必须按要求在立杆底部设置底座或钢垫板。

每搭完一步架后,应立即检查并调整支架立杆的垂直度,确保立杆的垂直度符合要求,防止因支架立杆倾斜过大造成支架系统的不稳。

(6)支架系统安装时,必须严格按照本方案要求设置纵横水平拉杆、扫地杆、剪刀撑,防止由于整体刚度不足和失稳造成坍塌事故。

(7)大梁模板支架立杆的纵向水平拉杆应顶贴到已浇筑好的混凝土柱上,主梁模板下两侧支架立杆的纵向水平杆在与砼柱交接处成井字型箍牢“抱柱”,以增强支架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8)可调托座伸出长度不宜超过200mm,若伸出长度超过200mm,应加拉杆连结稳定。

(9)安装完毕经验收确认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混凝土浇筑。

(10)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不得在支架上集中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

施工期间不得拆除剪刀撑、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等杆件。

5.混凝土浇注方法(1)混凝土按照施工方向依次浇筑。

(2)输送方法:本工程预拌商品混凝土由大型搅拌站用搅拌车运送到场,场内利用象泵输送混凝土。

(3)混凝土浇注方法1)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现场浇注,商品混凝土用象泵进行输送。

混凝土浇注采取先柱后梁板的顺序施工。

2)楼面砼浇筑堆进方向:由中间开始,向两侧推进,水平方向推进速度:每小时约6~8m。

三、地下结构防水(一)地下室防水细部处理1.模板对拉螺栓的做法墙模板对拉螺栓两端与中间焊止水环,两端止水环与两侧模板间加垫木。

拆模后拆除垫木,沿止水环平面将螺栓割掉,套管内及两端垫木留下的凹坑以1:2防水水泥砂浆封堵密实。

2.水平施工缝的处理地下室在底板以上300mm的墙板留有水平施工缝,施工缝浇筑前对缝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清除表面浮浆和杂物,铺设一层30~50mm厚原浆或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并设止水钢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