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册《11.5 改变世界的机械》导学
案(新版)教科版
11、5 改变世界的机械
2、分析得出结论: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拉力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斜面能够;物体升高相同的高度时,斜面越长,越。
3、斜面的应用有
【当堂训练】
1、机械师设计制造的任何机械都遵循原理,它的内容是。
使用机械的目的是省或者省,但不能省。
2、使用下列简单机械,在不考虑机械自重和摩擦的情况下,总是能够省力的有:________。
(A)
杠杆; (B)
定滑轮; (C)
动滑轮; (D)
轮轴; (E)
斜面
3、若斜面上的长为高的5倍,那么该斜面在使用时,若被拉的重物为2500N,则拉力应为_____N;如果在10s内沿斜面向上拉动了4m,则拉力做功为_____J,拉力功率为_____W。
4、若轮半径是轴半径的10倍,现把动力作用在轴上,则动力是阻力的多少倍?()
A、10
B、1 /10
C、5
D、1/
55、斜面的长为10m,高为
2、5m,若用120N的力把一个木箱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则木箱重为()
A、480N
B、360N
C、240N
D、120N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不可能有既省力又省功的机械
B、不可能有省力但不省功的机械
C、可能有做功快但功少的机械
D、可能有既不省力又不省距离的机械
7、骑自行车上坡的人常走“S”形路线,是为了()
A、可以省力、省功
B、不能省力、省功
C、不省力,但可以省功
D、能省力,但不能省功
8、如上右图所示,将同一物体分别沿光滑的斜面A
B、AC以相同的速度从底部匀速拉到顶点A,已知AB>AC,施加的力分别为F
1、F2,拉力做的功为W
1、W2,拉力做功的功率分别为P
1、P2,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F1<F2,W1=W2,P1<P2
B、F1>F2,W1>W2, P1>P2
C、F1<F2,W1<W2,P1<P2
D、F1<F2,W1=W2, P1>P29,把一个质量为500g的物体匀速从斜面的底端拉到顶端,用了5s拉动5m,若斜面高为1m。
(g取10N/Kg)求:(1)物体的重力;(2)拉力;(3)拉力做的功;(4)拉力的功率。
学习目标
1、了解功的原理,知道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2、知道轮轴和斜面也能省力;学习过程个人总结
【前置性作业】
1、功的原理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轮轴由两个半径不等的圆柱____________组成,大的称为轮,小的称为______。
3、轮轴的平衡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用轮轴不能省功,只是改变了_______________,这是_________的必然结果。
5、轮轴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改变用力大小,二是
___________________。
6、斜面是一个与水平面成一定夹角的__________。
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拉力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_________。
所以说斜面是一种_________。
7、螺旋可以看成特殊的_______。
它有一个特点:可以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互相转化。
【课堂探究】
目标1:功的原理使用杠杆、滑轮这些简单机械有的能够省力,有的能够省距离。
但是能省功吗?
1、要把重为G的物体运到高为h的地方,有什么办法?
①人直接拿上去,人做的功W1= ;②用动滑轮(不计动滑轮重及摩擦)将重物提升h,拉力F做的功W2= ;
2、分析与总结:①使用动滑轮能,但不能。
②进一步研究表明: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这个结论称为。
注意:功的原理对任何机械都适用。
3、思考:既然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为什么人们还要使用机械呢?目标2:轮轴的特点
1、轮轴是的变形,支点是,动力臂是,阻力臂是。
2、轮轴的平衡条件是:
、轮轴的两个主要功能是:① ;② 。
3、思考:①怎样使用轮轴省力?
;②怎样使用轮轴省距离?
;hLFG③使用轮轴能否省功?
这是因为;④动力作用在轮上时,轮轴转动一周,重物上升的高度h= (轮的半径为R,轴的半径为r)。
4、轮轴的应用有目标3:斜面的特点
1、一光滑斜面长为L,高为h,物体重为G, F为沿斜面向上拉物体的力,利用斜面将重物匀速拉到斜面顶端做的功W1= ,如果不用斜面,直接将重物举高h做的功W2= ,由功的原理可知:W1 W2,即,则F= 。
课后反思课题
11、5 改变世界的机械(2)
【当堂训练】
1、某物理学习小组使用几个相同的滑轮分别进行机械效率的测定,如图。
他们将测得钩码重G、拉力F、钩码上升的高度h、测力计移动的距离s,并将计算出的有用功W有用、总功W总和机械效率η数据一并记入下表:次序G/NF/Nh/ms/mW有用/JW总
/Jη1
22、
10、
10、
10、
20、21
95、2%2
21、
20、
10、
20、
20、24
83、3%3
20、
90、
10、
30、
20、27①123⑴表格中数据①=;⑵比较实验
1、2,第2次的机械效率较低,主要原因是;⑶比较实验
2、3,影响这两次实验机械效率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
(4)实验2中,若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没有沿竖直方向拉动,则测出的机械效率(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实验2中,若动滑轮提升的物体重从2N增加到
4N,其机械效率将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6)实验2中,取下1个钩码,再做实验,此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将。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2、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选用的滑轮每个重0、6N,每个钩码重2N,弹簧测力计的最大量程为
2、5N。
现挂3个钩码:
1、要完成此实验最少需_______个定滑轮,______个动滑轮。
2、在方框中画出实验装置图。
3、绳子自由端的拉力至少为_______N。
4、在实验中_______拉动绳子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
2、5N,钩码升高10cm,则有用功为_______J,总功为
______J,机械效率为_______。
5、在实验中若被提升的物体重力一定,则适当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小”)动滑轮个数,就越省力。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就越_____。
学习目标
1、知道功的原理的内容及物理意义。
2、知道斜面的结构及其作用和应用、学习过程个人总结
【前置性作业】
1、功的原理:
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等因素有关。
与等因素无关。
3、斜面的机械效率与等因素有关。
与等因素无关。
【课堂探究】
目标: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小明同学利用同一木板,搭成不同倾角的斜面,将同一小车沿斜面匀速拉
动,记录数据实验次数斜面倾斜程度小车重G/N小车上升高度h /m沿斜面拉力F/N小车移动距离S/m有用功W/J总功W/J机械效率η1较缓
4、00、
20、
91、
20、8
1、0874%2较陡
4、00、
31、
21、
21、
21、4483%3最陡
4、00、
41、
51、
21、6(1)请你将该同学第三次的实验数据填入表格中。
(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省力情况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3)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出:当斜面________时,越省力。
(4)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情况下,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是:。
(5)分析表中的数据还可得出:当斜面________时,斜面的机械效率最大。
(6)综合分析上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斜面越,机械效率越。
(7)如果小明同学还要进一步探究“斜面机械效率与物重的关系”,实验时应控制小车移动的距离、和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