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诈骗罪证据指引
一、罪名:非法行医罪
二、法条及司法解释
三、批准逮捕的证据要求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保险诈骗犯罪事实
查明有保险诈骗案件发生。
基本证据是:(1)立案登记表,案发、侦破、抓获经过;(2)证明申请保险理赔、骗取保险金的投保单、保险合同、理赔材料、支付凭证等书证以及犯罪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
(二)有证据证明保险诈骗行为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查明保险诈骗行为是犯罪嫌疑人所为,基本证据:
(1)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2)犯罪嫌疑人供述及辩解;(3)证人证言及辨认笔录;(4)银行转账记录、支付凭证;(5)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书。
(三)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具备犯罪的主观故意
(1)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及辩解;(2)证人证言;(3)能够反映犯意联络情况、内容的通话记录、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
(四)社会危险性评估与审查
(1)犯罪嫌疑人的到案经过;(2)犯罪嫌疑人退赃、退赔的证据。
四、审查起诉的证据要求
(一)证据链条及所需查证的事实与证据
1、审查保险诈骗案件“案件线索来源”时,询问报案人时要查明涉案保险公司能够提供的犯罪嫌疑人个人情况、保险诈骗所使用的诈骗方式、诈骗数额等;对于他人举报而案发的案件,要查明侦查机关是否对举报人及时制作询问笔录;要查明案件是如何被侦查机关知晓的,基本证据是:
(1)涉案保险公司的工商登记资料、营业执照等;(2)涉案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合同、保险理赔材料、保险金支付凭证等材料;(3)《受案登记表》。
2、保险诈骗案件“查证犯罪事实”,还要注意查明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人员、作案手段及经过、作案后果、作案动机和目的等方面的特殊内容。
查证“作案时间”和“作案地点”要查明签订涉案保险合同、犯罪嫌疑人提出理赔申请、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以及犯罪嫌疑人收到保险金的时间和地点。
基本证据是:
(1)投保单、保险合同、理赔申请书、理赔决定通知等;(2)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及辩解;(3)证人(保险公司员工等)证言;(4)保险金转账记录、支付凭证等。
查证“作案人员”要查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信息、刑事责任能力,以及是否系共同犯罪、各作案人员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基本证据是:(1)犯罪嫌疑人的身份资料、常住人口信息;(2)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及辩解;(3)多名犯罪嫌疑人之间就保险诈骗分工、所起实际作用的供述;(4)证人(保险公司员工、同案关系人等)证言及辨认笔录;(5)涉案保险公司支付保险金的银行账户交易明细、保险金的支取情况。
查证“作案手段及经过”要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施骗过程等,基本证据是:
(1)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及辩解;(2)证人(保险公司理赔调查员、同案关系人等)证言;(3)涉案保险公司提供的申请理赔材料;(4)从犯罪嫌疑人处扣押的保险诈骗书证。
查证“作案后果”要查明保险诈骗数额、资金去向、用途等,基本证据是:(1)犯罪嫌疑人关于保险诈骗数额及资金去向的供述;(2)涉案保险公司提供的相关支付凭证、转账记录、情况说明等;(3)犯罪嫌疑人银行交易记录;(4)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书。
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书应当对鉴定依据及鉴定方法作出相应说明。
司法会计鉴定意见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涉案人员基本信息及关系情况;(2)犯罪嫌疑人实施保险诈骗的时间、次数、金额等;(3)涉案保险公司的申请理赔款、实际取得理赔款及遭拒付或未实际取得理赔款;(4)涉案银行账户的资金来源与去向。
查证“作案动机和目的”,要查明犯罪嫌疑人是否存在“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和“骗取保险金”的客观行为。
基本证据是:
(1)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及辩解;(2)证人证言。
3、犯罪嫌疑人实施了保险诈骗行为,但因主体身份和行为手段的不同,可能涉嫌不同的罪名。
(1)保险诈骗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包括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行为人实施保险诈骗,但不具有特殊主体身份的,可以合同诈骗罪或诈骗罪定罪处罚。
(2)挂靠车辆的实际所有者作为实际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对于保险标的具有直接的保险利益关系,可以成为保险诈骗罪的主体。
(3)挂靠车辆的实际所有者利用挂靠单位的名义实施的保险诈骗行为,应当认定构成保险诈骗罪。
(4)保险事故的鉴定人、证明人、财产评估人故意提供虚假的证明文件,为他人诈骗提供条件的,以保险诈骗的共犯论处。
(5)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故意编造未曾发生的保险事故进行虚假理赔,骗取保险金归自己所有的,依照职务侵占罪定罪处罚。
(6)国有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和国有保险公司委派到非国有保险公司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贪污罪定罪处罚。
(7)投保人、被保险人故意造成财产损失的保险事故,或者投保人、受益人故意造成被保险人死亡、伤残或疾病,骗取保险金的,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
依照数罪并罚的规定处罚。
但行为人实施自杀、自残或故意毁坏自己财物,骗取保险金的,应以保险诈骗罪定罪处罚。
(8)行为人为了实施保险诈骗,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身份证件的,同时构成《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相关罪名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二)保险诈骗犯罪案件的证据收集和审查
1、“保险诈骗的主观故意”要收集、审查以下基本证据:
(1)犯罪嫌疑人的供述及辩解;(2)证人证言;(3)能够反映犯意联络情况、内容的通话记录、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
2、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为特殊主体,要查明犯罪嫌疑人的身份是否为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非特殊主体可以成为共犯。
(1)以单位名义实施保险诈骗活动的,要查明负责实施保险诈骗活动的单位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涉及机动车交通事故理赔类的保险诈骗案件,要审查出险车辆信息表、行驶证、驾驶证、报案登记表、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机动车定损报告、机动车保险损失计算书等证据。
(3)涉及医疗理赔类的保险诈骗案件,要查明侦查机关是否收集门诊病历、病人费用清单、门急诊收费票据、住院病史、出院小结等病史材料。
(三)证据的综合分析判断
1、保险诈骗案件印证关系的审查重点
(1)犯罪嫌疑人就保险诈骗具体方式的供述与相关证人证言、涉案保险公司员工的证言等证据是否吻合;
(2)犯罪嫌疑人就保险诈骗数额的供述与保险公司的理赔清单、相关证人证言、司法鉴定意见等证据是否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