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阅)避雷器规格型号

(阅)避雷器规格型号

依据JB/T 8459-1996
《避雷器产品型号编制方法》、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产品型号说明如下:
产品型式:Y —表示瓷套式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YH (HY )—表示有机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结构特征:W —表示无间隙 C —表示串联间隙
使用场所:S —表示配电型 Z —表示电站型 R —表示并联补偿电容器用 D —表示电机用 T —表示电气化铁道用 X —表示线路型
附加特性:W —表示防污型 G —表示高原型 TH —表示湿热带地区用
系统的额定电压(也称标称电压)为6KV,最高电压应该为6*1.15KV,而避雷器的灭弧电压设计是定在系统最高运行电压的1.1倍,应该为6*1.15*1.1.=7.59KV。

当然选择避雷器的额定电压又是在参考避雷器灭弧电压设计基础上再乘以 1.2-1.3倍即6*1.15*1.1*1.3.=9.867将上面的数据除以1.732就是5.696KV了又称电弧电压。

DL/T620-1997《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标准的要求。

选择MOA的重要技术参数是额定电压、最大持续电压、标称电流、雷电冲击保护水平、操作冲击保护水平等,下面就6-35kV系统开关装置内避雷器选择进行阐述。

(1) 避雷器额定电压Ur的选择
a.按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UC的选择
由于6-35kV系统多为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出现单相接地以后,相对地电压上升为线电压Um(Um为系统最高工作电压),属暂时过电压,故障持续时间≥10s,故避雷器持续运行电压的选择为:6-10kV时UC≥1.1Um ,则6kV避雷器UC≥1.1x7.2=7.92kV;10kV避雷器UC≥1.1x12=13.2kV 35kV时UC≥1.0Um ,则35kV避雷器UC≥1.0x40.5=40.5kV
b.按避雷器暂时过电压Ut的选择
暂时过电压包括工频和谐振两大类。

只有单相接地引起的工频过电压,才是确定和选择避雷器额定电压的主要依据。

根据电力部1993年10月30日“关于提高3-66kV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额定电压和持续运行电压有关情况的通报”,3-15.75kV Ur≥1.4Um ,35-66kVUr≥1.3Um 。

实际选择中略小于上述值:
6-10kV Ur≥1.38Um则6kV避雷器Ur≥1.38x7.2=9.94kV
10kV避雷器Ur≥1.38x12=16.6kV
35kVUr≥1.25Um 则35kV避雷器Ur≥1.25x40.5=50.6kV
(2)标称放电电流的选择
避雷器的标称放电电流In是波形为8/20μs用以划分其等级的重要参数,有1.5、2.5、5、10、20kA 等五级,前三级分别与中性点、电机避雷器、电容器避雷器等相对应,电站避雷器则分为后三种,一般6-35kV 系统选择5kA。

(3)雷电冲击保护水平
避雷器标称放电电流(8/20μs)下的残压值为避雷器的雷电冲击保护水平。

陡波标称放电电流(1/5μs)下的残压值与标称放电电流下的残压值之比不得大于1.15。

避雷器雷电冲击保护水平应满足保护电力设备绝缘配合的要求,即满足电气设备全波冲击绝缘水平与雷电冲击保护水平之比值不得小于1.4。

根据持续运行电压查GB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6kV避雷器UC≥7.92kV时,电站型MOA,残压为27kA,配电型MOA,残压为30kV;
10kV避雷器UC≥13.2kV时,电站型MOA,残压为45kA,配电型MOA,残压为50kV;
35kV避雷器UC≥40.5kV时,电站型MOA,残压为134kA。

(4) 操作冲击保护水平
避雷器操作冲击电流(30~100μs内)的最大残压。

操作冲击绝缘配合系数,应满足电气设备的操作绝缘水平与操作冲击保护水平之比值不得小于1.15。

根据持续运行电压查GB11032-200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6kV避雷器UC≥7.92kV时,电站型MOA,残压为23kA,配电型MOA,残压为25.6kV;
10kV避雷器UC≥13.2kV时,电站型MOA,残压为38.3kA,配电型MOA,残压为42.5kV;
35kV避雷器UC≥40.5kV时,电站型MOA,残压为114kA。

另外,还要考虑爬电距等因素,使之达到交接试验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