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含答案

初二上册物理习题全集含答案

13. 我们唱的歌“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是以为参照物.14.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一般选________做参照物。

15.车里的人看路边的树向后退是以________做参照物。

16.物理学里把__________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17.乘客坐在行驶的火车上,以火车为参照物。

人是________,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的。

18.太阳从东方升起,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月亮在云间穿行,这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19.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静止的,以________为参照物,人造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它绕地心旋转一周需________h。

三、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8分)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都相对于(A )A.参照物B.太阳系C.太阳D.地球2.在飞行的飞机里的人,看到空中的白云迅速地向后退,他所选的参照物是(C )A.地面B.高山C.飞机D.白云3.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A )A.向下运动B.已向上运动C.静止不动D.水平运动4.课本中所述的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子弹的条件是(A )A.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相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B.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C.飞机和子弹运动的快慢不同,方向相同,两者相对静止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5.下列各运动中属于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是(C)A.苹果从树上掉下来B.铅球在地面上沿直线滚动至静止C.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D.从一楼沿楼梯匀速走到三楼教室的同学6“月亮在云中走”,“鱼儿在水中游”它们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C )A.云、鱼B月亮、鱼C,云、水D.星星、水7.坐在直升飞机上的人看见楼房一栋栋向上升,则飞机正在(B )A.上升B.下降C.静止D.都有可能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所谓参照物,就是指绝对不动的物体B.研究物体的运动,选择太阳为参照物是最合适的,因为太阳是真正不动的物体C.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一定是不同的.D.研究宇航员在飞船中的运动情况,选择飞船作参照物较方便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宇宙间的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B.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C.运动速度大小不变的物体,一定在作匀速直线运动D.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同10.我们通常所说的“车开了”是以(C )。

A.开车司机为参照物B.坐在车上的乘客为参照物C.地面为参照物D.没有参照物11.人们生活在地球上,感觉不到地球在运动,这是因为(B)。

A.地球根本没有运动B.我们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C.地球运动很慢,我们感觉不到12.某人在公路上由北向南行走,一辆汽车由他身后向他前进的方向疾驶而过,那么这个人相对汽车的运动是(A )。

A.向南运动B.向北运动C.由北向南运动D.无法判断13.在站台前有甲、乙两列原来静止的火车,突然坐在乙车上的乘客发现站台和甲车都在以相同速度运动,那么,他选择的参照物是(B)。

A.甲车B.乙车C.站台D.无法判断14.下列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C )。

A.划破夜空的流星的运动B.奔驰的骏马的运动C.植物开花结果D.地球绕太阳公转15.蒸汽火车沿平直轨道行驶,风向自东向西,路边的观察者看到从火车烟囱中冒出的烟雾是竖直向上呈柱形,由此可知,相对于空气,火车的运动方向是(B)。

A.自东向西B.自西向东C.静止不动D.无法确定16.乙看到路旁的树木在向北运动,甲看乙静止不动,若甲、乙都以地面做参照物,则它们应该是(D)。

A.甲向南、乙向北运动B.甲向北,乙向南运动C.甲、乙都向北运动D.甲、乙都向南运动17.关于参照物,下面说法正确的是(BD )。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B.一切物体都可以被选做参照物C.参照物就是绝对不动的物体D.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由于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不同18.小船在河水中逆流而上,船上坐着乘客,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C )。

A.以岸为参照物,河水是运动的B.以河水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C.以小船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D.以人为参照物,河水是静止的四、综合能力应用(第1题4分,2-4题,每题5分,共19分)1.战斗机(或远程轰炸机)在飞行途中也能添加燃料,这是通过什么措施来解决的答:两架飞机的速度一样,加油时就相当于静止加油。

2.甲、乙、丙三人分别乘坐直升机.甲看见地面楼房匀速下降,乙看见甲静止不动,丙看见乙匀速上升.这三架直升机各做何种运动答;甲和乙是在做向上运动,丙是在做向下运动。

3.在一条平直的南北方向的公路上,有甲、乙、丙三辆汽车依次向北行驶,甲、丙两车快慢相同,乙车较甲、丙两车开得快。

(1)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北运动答:地面。

(2)以甲车为参照物,乙、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答:乙和甲运动一样,都是兴北运动;丙向南运动。

(3)以乙车为参照物,甲、丙两车各向什么方向运动答:甲向北,丙向南。

(4)以什么为参照物,三辆车均向南运动答:比甲车还快的车。

4. 在现代交通中,高速列车已成为现实,为了不影响高速列车的运行,有人设想,若能使高速列车在进出站时既不停车、又能上下乘客,岂不更好你能进行这样的设计吗若能设计,请说明理由.答:不能。

初二物理《简单的运动》单元练习题l.坐在向北行驶的汽车内的乘客,看到路旁的行人正在向南运动,则此人的实际运动方向是A.一定向北运动B.一定向南运动C.一定是静止的D.以上情况都有可能2.速度是10m/s的运动物体可能是()A.汽车B飞机C.人D.蚂蚁3.装在沿直线行驶的卡车中的货物,若要认为货物是静止的所选参照物错误的是()A,路旁的电线杆B.司机 C.卡车D.另一辆同速同向行驶的卡车4.一辆汽车在60min内的平均速度是72km/h,根据以上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能求出汽车在60min内通过的路程B.一定能求出汽车在前30min内通过的路程C.一定能求出汽车在90min内通过的路程D.以上结果均能求出5.甲、乙两辆汽车从洛阳开往郑州,它们从洛阳到郑州的平均速度相等,那么()A.它们从洛阳到郑州的行车时间一定相等B.它们在途中的行车速度一定保持不变C.行驶途中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D.它们在途中任何一段路程上行驶的快慢程度相同、B两码头相距54km,船从A码头顺水行至B码头需4h,从B码头逆水返回A码头需6h,那么船在整个航行中的平均速度是()A.11.25km/hB.5.4km/hC.3m/s 在平直公路上,一辆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30min通过的距离是36km,那么汽车的行驶速度为()A.20m/sB.10m/sC.1.2km/h8.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则前3s内该物体的速度是()B.4m/sC.12m/sD.无法确定9.作匀速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它们运动时间之比为1:3,通过路程之比为4:1,则甲、乙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为():1 :12 :4 :310.下列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A.百米赛跑中成绩是B.手扶拖拉机10min内行驶了2.4kmC.自行车1min 45s行驶了1000mD.卡车在城区限速为30km/h11.下列物体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从楼上阳台上掉下来的砖头B.沿自动扶手电梯缓缓上升的人C.草坪上滚动的足球D.沿跑道滑行起飞的飞机12.小车从长为1.8m的斜面顶端滑至底端,所用时间为5s,若小车通过斜面上半段路程的速度为0.3m/s,则小东通过斜面下半路路程的平均速度为()A.0.42m/sB.0.3m/sC.0.36m/sD.0.45m/s13.一辆自行车在平直的马路上行驶,第1s内经过lm,第2s内经过2m,第3s内经过3m 第4s内经过4m,则此自行车()A.在这4秒内作匀速直线运动B.在第1秒内作匀速直线运动C.在第4秒内作匀速直线运动D.在这4秒内作变速直线运动14.一列车由静止从车站开出100s后,速度达到20m/s.在此期间,列车共行驶了1000m的路程.列车在此100s内的平均速度为()A.20m/sB.0.2m/s C10m/s D.无法确定15.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0m/s,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15m/s,该物体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A.10m/sB.12m/sC.15m/sD.25m/s三、计算题(第1题7分,第2题8分,共15分)1.物体沿直线运动,前一半路程做匀速运动需要6s时间,后一半路程也是匀速运动,速度为12m/s,若全程长为48m,则全程平均速度为多少2.按照新的旅行时刻运行的38次特快列车当日19时30分从武昌火车站出发,次日凌晨5时30分到达北京西站,武昌到北京的铁路线长约1160km,则此列车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北京到天津的铁路线长约为137km,若按此平均速度运行的火车,从北京到天津要多少小时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20*2’=40’)1、下列现象中属于液化现象的是()A.加在饮料中的冰块化为水B.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C.刚从冰箱拿出的冰棍周围冒出“白气”D.冰箱冷冻室内壁出现白色的“霜”2、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现象的是()A.春天,河里的冰化成水B.夏天清晨,花草叶子上附着的露水C.秋天清晨,笼罩大地的雾D.冬天,空中纷飞的雪花3、以下说法中,你认为最符合实际的是()A.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35℃。

B. 冰箱冷冻室的温度约为5℃。

C. 上海盛夏中午室外温度可达38℃。

D. 上海的最低气温可达零下30℃。

4、“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首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B.“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C.“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D.“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5、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①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②夏天,自来水管“出汗”③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④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午饭后,小明和小玲来到商店,小明买了根“冰棍”,小玲买了根“棒棒糖”。

当他们把冰棍和棒棒糖放进嘴里后,都慢慢消失了。

下列对于这一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A、“冰棍”溶解了,“棒棒糖”熔化了B、“冰棍”熔化了,“棒棒糖”溶解了C、“冰棍”和“棒棒糖”都熔化了D、“冰棍”和“棒棒糖”都溶解了7、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A.水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D.乙醚温度计8、纪念馆要浇铸纪念铜像.在用铜块浇铸铜像的过程中,铜块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先升华,后凝华B.先凝华,后升华C.先熔化,后凝固D.先凝固,后熔化9、右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所给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态,其内能增加B.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2min到第3min内是固液共存状态,其内能不变C.该物质的熔点是-4℃,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液态,其内能增加D.该物质的熔点是0℃,在第5min到第6min内是气态,其内能增加10、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 深秋的早晨,大雾弥漫B.冬天的早晨,霜打枝头C. 春天,河里的冰雪消融D. 夏天早晨,花草上附着露水11、西藏地区海拔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