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冲程内燃机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X X 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四冲程内燃机设计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班级××机械工程×班学生姓名×××指导老师×××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兹发给×××班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内容如下:1.设计题目:四冲程内燃机设计2.应完成的项目:(1)内燃机机构运动简图1张(A4)(2)内燃机运动分析与动态静力分析图1张(A3)(3)力矩变化曲线图1张(A4)(4)进气凸轮设计图1张(A4)(5)工作循环图1张(A4)(6)计算飞轮转动惯量(7)计算内燃机功率(8)编写设计说明书1份3.参考资料以及说明:(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机械原理教材4.本设计任务书于20××年 1月4日发出,应于20××年1月15日前完成,然后进行答辩。
指导教师签发 201×年 12 月31日课程设计评语:课程设计总评成绩:指导教师签字:201×年1月15日目录摘要 (1)第一章绪论 (2)1.1 课程设计名称和要求 (2)1.2 课程设计任务分析 (2)第二章四冲程内燃机设计 (4)2.1 机构设计 (4)2.2 运动分析 (7)2.3 动态静力分析 (11)2.4 飞轮转动惯量计算 (16)2.5 发动机功率计算 (18)2.6 进排气凸轮设计 (18)2.7 工作循环分析 (19)设计小结 (21)参考文献 (22)摘要内燃机是一种动力机械,它是通过使燃料在机器内部燃烧,并将其放出的热能直接转换为动力的热力发动机。
四冲程内燃机是将燃料和空气混合,在其气缸内燃烧,释放出的热能使气缸内产生高温高压的燃气。
燃气膨胀推动活塞作功,把曲轴转两圈(720°),活塞在气缸内上下往复运动四个行程,驱动从动机械工作,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内燃机。
本课程设计是对四冲程内燃机的运动过程进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计算飞轮转动惯量、发动机功率等,设计一款四冲程内燃机。
关键词:四冲程内燃机;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第一章绪论1.1 课程设计名称和要求1.课程设计名称: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四冲程内燃机设计2.课程设计要求:(1)要有良好的学风及严格的纪律(2)每位同学都要独立完成自己的设计任务。
(3)图面质量的要求1)图幅、线型、标题栏等均要符合国标。
2)不用徒手画图,图纸上不能写有关的计算公式、计算结果。
(4)说明书要求1)说明书不得涂改2)说明书要有封面、任务书、评语、目录、正文、及参考资料等3)封面、任务书、评语三项打印外,其余统一用A4打印。
(5)所有图纸要叠好(按4号图纸的大小),连同说明书一起装在档案袋内。
(6)按规定时间来答辩。
(7)齿轮传动要按照无根切条件考虑。
(采用变位齿轮)课程设计任务分析1.机构设计根据行程速比系数K及已知尺寸确定机构的主要尺寸,并绘制机构运动简图1张(A4)。
2.运动分析图解求出连杆机构的位置、速度与加速度,绘制滑块的位移、速度与加速度曲线,完成运动分析图。
3.动态静力分析4.通过计算和图解,求出机构中各运动副的约束反力及应加于曲柄OA的平衡力矩M,完成动态静力分析图。
运动分析与动态静力分析画在一b张图中(A3)。
5.计算并画出力矩变化曲线图1张(A4)。
J。
6.计算飞轮转动惯量F7.计算发动机功率。
8.用图解法设计进、排气凸轮,完成进气凸轮设计图1张(A4)。
9.绘制内燃机的工作循环图1张(A4)。
10.完成设计说明书(约20页)。
第二章 四冲程内燃机设计2.1 机构设计 1.确定初始数据活塞行程 H(mm) = 300 活塞直径 D(mm) = 190 推杆偏距 e(mm) = 50 行程速比系数 K = 连杆质心位置 lAC/LAB = 曲柄重 Q1(N) = 160 连杆重 Q2(N) = 130 滑块重 Q3(N) = 200 连杆通过质心轴2c 的转动惯性半径c ρ 2c ρ= (m 2m ) 曲柄转速 n1(rpm) = 610 发动机许用速度不均匀系数 [δ] = 进气凸轮推程 h1 = 9 进气凸偏距 e1 = 6 进气凸偏基圆直径 d01min = 50 进气门开放提前角 -10° 排气凸轮推程 h2 = 10 排气凸偏距 e2 = 8 排气凸偏基圆直径 d02min = 50 排气门开放提前角 -32°速度、加速度、动态静力分析中对应点 A1齿轮参数 m= mm 20=α1=*a h 25.0=*c2.计算连杆及曲柄的长度1)图解法求连杆和曲柄的长度设曲柄长度为r 、连杆的长度为l ,活塞行程H由已知数据知e= 50(mm )H = 300(mm )K=r l OB -=∴I (极限位置1) r l OB += (极限位置2) 根据K 值求极位夹角:11180+-︒=K K θ,已知K 值为,算得θ=° 如图2-1所示,借助SolidWorks 软件画出一条与活塞推程H 相等距离的水平线 B B I ,在I B 点处作一点垂线,以 B 点为起点作一条线与垂线相交形成一个三角形,并使两条线的夹角等于°。
再做一条水平线与 B B I 的距离为活塞偏置距e=50(mm ),以三角形斜边的中点为圆心,斜边距离的一半为半径作圆,O 为圆与水平线相交的点,连接I OB 、 OB ,则r l OB -=I ,r l OB+=图2-1 图解法确定连杆和曲柄的长度由此可得曲柄r 和连杆l 2)编程计算、校核 设计原理:如图2-2所示,设曲柄长度为r 、连杆的长度为l ,活塞行程Hr l OB -=∴I (极限位置1)r l OB += (极限位置2)θ∴可求=22)()(DE CD OC --=22)cos (e R R --θ联立(1)、(2)式求解,可求出连杆的长度l 及曲柄的长度r 。
利用Labview 编程软件制作程序如图2-3,所示具体结果如图2-4所示图2-3 Labview 程序 图2-4 Labview 程序前面板 3.绘制内燃机的机构运动简图。
由初始数据可知齿轮的参数如表2-1所示表2-1齿轮参数齿数 模数m分度圆直径变位系数 基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齿根圆直径分度圆上的齿厚公法线长Z 136126 Z 2、Z'2 1449 Z 3、Z'372252利用SolidWorks 软件画出机构简图如图2-5所示图2-5 机构简图运动分析1、速度分析(1)在CAD 中新建一个零件图,在任意处以曲柄长度r 画一个圆,圆心为O ,以圆心为起点,r 为长度画一条直线,与圆O 交于点A ,再画一条无限长度竖直线,以A 为起点画线与竖直线相交于点B ,长度为l ,一个简易的机构运动简图就完成了。
在简图上定出当OA 与AB 共线和垂直的四个点,并以上共线点在圆上阵列出12个点,此时圆上共有15个点。
如图2-6所示。
图2-6 运动简图(2)图解法求速度作出速度方程式如下:方向: ↓ OA ⊥ AB ⊥ 大小: OA l 1ω图2-7 速度矢量三角形如图2-7所示,在SolidWorks 中任取一点p 作为速度极点。
从点p 出发做代表A V 的矢量pa(OA ⊥且v A V pA μ/=),再分别过点a 和p 做代表BA V 的方向线ab (AB ⊥),代表B V 的方向线pb(竖直方向),两者相交于点B ,在线段ab 上截出一点C ,使得ab ac l l /=,c 点即为连杆的质心点,连接pc ,则pc 的长度即为2c V 的大小。
赋予速度矢量三角形一些约束,则速度矢量三角形可跟着机构运动简图的运动而变化,(100:1=v μ)则ab V v BA μ=,pb V v B μ=,pc V v c μ=2连杆的角速度则为在运动分析图中将曲柄移动一个点,记录一组数据,数据如表2-2所示(S 为连杆上端点与活塞推程最高点的距离)。
表2-2 各点速度根据速度表格中的数据绘出S 的曲线如图2-8所示,绘出B V 的曲线图如图2-9所示。
图2-8 S 曲线图 图2-9 B V 曲线图2、加速度分析(1)列出加速度的方程式方向: ↓ O A → A B → AB ⊥ 大小: OA l 21ω AB l 22ω在SolidWorks 中任取一点'p 作为加速度极点。
从点'p 出发作代表A a 的矢量''a p (由机构图上的点A 指向点O ,且aAa a p μ='');再过点'a 和'p ,作代表n(t''b a ⊥n''b p 10000:1=a μB a 塞上的气体压力求解运用公式 F p P i ⋅=' (N ) (i p 数值查附表一可得)F —活塞的面积(cm ))(cm 222⎪⎪⎭⎫⎝⎛=DF π根据附表一表中的数据找到对应的i p ,所以F p P i 'μ=(N )由原始数据已知连杆重量2Q ,活塞重量3Q ,上面所求得的2c a ,B a ,然后求出作用于构件上的惯性力2I P =22c a m ⋅- (N )BI a m P ⋅-=33 (N )可以求出,活塞上所受合力的大小及方向4)已知连杆重量2Q ,上面所求的2α,2c ρ=215.0AB l ,即可求作用于构件上的惯性力矩222CC m J ρ⋅= (Kg ·m 2)(见原始数据) 222J M αC I -= (N ·m )5)以构件2、3为示力体,将作用在构件2上A 点处的反力R 12分解为nR 12和t R 12(方向先假设),取∑B M =0,求出tR 12。
如图2-14,用图解法求出h1,h2取∑=0M B ,设M 逆时针为正,则图2-14 示力图 6)以构件2、3为示力体,取∑=,0F 利用图解法求出n R 12和03R ,画受力分析图如图2-15,用矢量法解得nR 12,03R ,12R图2-15受力分析矢量图7)以构件3为示力体,对滑块进行受力分析如图2-16图2-16滑块受力分析图8)以构件1为示力体(构件1的重力忽略不计),取∑=,0F求出01R ,再由∑0M =0,求出b M 对曲柄做受力分析如图2-17 ,量得3h ,又2112R R =321b h R ⨯=M图2-17曲柄力矩图上述要求的数据可以通过原始数据与已经求的数据通过excel 表格求得如下表格2-4所示表格2-4 动态静力分析各点数据飞轮转动惯量计算1.绘制力矩变化曲线b M =b M (φ)1)把b M =b M (φ)曲线作为d M =d M (φ)曲线(驱动力矩曲线)将所得30个b M 值,在A3图纸上画出去变化曲线,即d M =d M (φ)曲线,如图2-18图2-18力矩变化曲线图2)以b M 的平均值作为阻抗力矩r M (常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