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减轻不均匀沉降的措施


伸缩缝
基础不断开
⑵.设置的部位 根据经验: 根据经验:
建筑物平面 形状复杂的转 折部位
建筑物的 高度或荷载 突变处
高差2层或 高差 层或 6m以上 以上
长高比较大 长高比较大 的建筑物适当 部位
地基土压缩 性显著变化处
埋深相差 较大
建筑结构 包括基础) (包括基础) 类型不同处
旧建筑物
分期建造房 屋的交界处
具体办法可参考以下措施: 具体办法可参考以下措施: 适当提高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 适当提高室内地坪和地下设施的标高; 将相互有联系的建筑物各部分(包括设备)中预估沉 将相互有联系的建筑物各部分(包括设备) 降较大者的标高适当提高; 降较大者的标高适当提高; 建筑物与设备之间留有足够的净空; 建筑物与设备之间留有足够的净空; 有管道穿过建筑物时,应留有足够尺寸的孔洞,或采 有管道穿过建筑物时,应留有足够尺寸的孔洞, 用柔性管道接头。 用柔性管道接头。
聚四氟乙烯玻 璃纤维织物
弯项直径320m,周圈大于1000m, 12根穿出屋面高达 弯项直径320m,周圈大于1000m,有12根穿出屋面高达100m的桅杆,屋盖 根穿出屋面高达100m的桅杆 的桅杆, 采用圆球形的张力膜结构。膜面支承在72根幅射状的钢索上 根幅射状的钢索上, 采用圆球形的张力膜结构。膜面支承在72根幅射状的钢索上,其截面为 2×φ32,这些钢索则通过间距25m的斜拉吊索与系索为桅杆所支撑,吊索 φ32,这些钢索则通过间距25m的斜拉吊索与系索为桅杆所支撑 的斜拉吊索与系索为桅杆所支撑, 与系索同时对桅杆起稳定作用。 与系索同时对桅杆起稳定作用。另外还设有四圈索行架将钢索联成网状 .
调查研究
基础选型
确定埋深
确定承载 力设计值 说明书 计算书 施工图
确定底板 形状尺寸
变形验算
两个前提、三个基本理论(概念设计理论、 两个前提、三个基本理论(概念设计理论、共同作用设 计理论、补偿作用设计理论)贯彻全过程。 计理论、补偿作用设计理论)贯彻全过程。
≥ C15
纵向钢筋≥4φ8, 箍筋间距≤ 纵向钢筋≥4φ8, 箍筋间距≤300 B 箍筋砖圈梁(在水平灰缝内夹筋)的要求 箍筋砖圈梁(在水平灰缝内夹筋) 高度4~6皮砖 高度4~6皮砖 用M5砂浆砌筑 水平统长钢筋≥4φ6,水平间距≤120,分上、下两层设置。 水平统长钢筋≥4φ6,水平间距≤120,分上、下两层设置。
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索膜建筑无论在工程界还是在科 目前,在世界许多国家,索膜建筑无论在工程界还是在科 研领域都处于热潮中。 研领域都处于热潮中。索膜建筑功能的多样化和使用领域的 不断扩展,结构跨度或高度不断增大, 不断扩展,结构跨度或高度不断增大,使索膜结构体系成为 标志性建筑。由于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的优质的建筑膜 标志性建筑。由于材料科学的迅速发展,新的优质的建筑膜 不断出现,再加上膜结构特有的柔顺的曲面、广阔的空间、 材不断出现,再加上膜结构特有的柔顺的曲面、广阔的空间、 半透明的室内环境,使得膜结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将是 半透明的室内环境,使得膜结构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1世纪空间结构发展的主流 21世纪空间结构发展的主流。 世纪空间结构发展的主流。 膜结构的突出特点就是它形状的多样性 形状的多样性, 膜结构的突出特点就是它形状的多样性,曲面存在着无 限的可能性。以索或骨架支承的膜结构, 限的可能性。以索或骨架支承的膜结构,其曲面就可以随着 建筑师的想象力而任意变化。在我国, 建筑师的想象力而任意变化。在我国,膜结构的开发与研究 还刚刚起步,经国内外专家大力推广,目前已在武汉、义乌、 还刚刚起步,经国内外专家大力推广,目前已在武汉、义乌、 青岛、 青岛、广州等体育场及深圳高交会等有影响的城市建设项目 中都使用了膜结构建筑. 中都使用了膜结构建筑.
F +G po = p − σ c = − γ od A
⑵ 改变基底尺寸
1− µ 2 s= ωbPo Eo
2.4 增强上部结构刚度或采用非敏感性的结构 设计中利用“共同作用”原理,要根据地基情况合理增 设计中利用“共同作用”原理, 加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加上部结构的刚度和强度。
排架、三铰拱( 排架、三铰拱(架)等铰接结构,支座发生相对位移时不 等铰接结构, 会引起很大的附加应力,可避免不均匀沉降的损害。 会引起很大的附加应力,可避免不均匀沉降的损害。
规范规定:长高比不宜大于 规范规定:长高比不宜大于2.5
纵横墙设计不合理
应尽量使内、 应尽量使内、 外纵墙都贯通
1.3设置沉降缝 1.3设置沉降缝 ⑴.概念 在变形缝中要注意伸 缩缝与沉降缝的区别 属于变形缝的一种。 属于变形缝的一种。在 可能发生不均匀沉降的 部位, 部位,预先人为设置缝 隙即用沉降缝将建筑物 包括基础) (包括基础)分割为两 个或多个独立的沉降单 刚度单元) 元(刚度单元),可有 效地防止地基不均匀沉 降产生的损害。 降产生的损害。
⑶ 构造做法
缝内一般不能填塞
砌体结构 沉降缝
柱下条形基础沉 降缝
偏心基础 沉降缝 跨越式 沉降缝 整片基础 沉降缝
将沉降缝设 置成双墙基 础,垫层可 不断开。 不断开。
被悬挑的梁及墙体应尽 可能压缩截面尺寸和采 用轻质材料
将沉降缝设置成悬挑基础
将沉降缝设置成跨 越基础
⑷ 关于沉降缝的预留宽度
1.4 控制相邻建筑物 基础的间距 若不控制间距,由于地 若不控制间距, 基附加应力的扩散作用, 基附加应力的扩散作用, 使相邻建筑物产生附加 不均匀沉降。 不均匀沉降。
主要表现在同期建造的 主要表现在同期建造的 轻者受重者影响大; 轻者受重者影响大;原 有的受新建的重型工程 影响大。 影响大。
1.5调整建筑物的局部标高 1.5调整建筑物的局部标高 由于沉降会改变建筑物原有标高, 由于沉降会改变建筑物原有标高,严重时将影响建筑物的正 常使用,甚至导致管道等设备的破坏。 常使用,甚至导致管道等设备的破坏。
建设场地要了解基础与下设 的煤气管道、上水管道、 的煤气管道、上水管道、下 水管道、 水管道、热力管道以及各种 电缆线正常空间关系 正常空间关系。 电缆线正常空间关系。
大直径球墨铸铁管 输水管线
天然气高压输气管 陕京) 线(陕京)
措施:根据预估沉降,调整建筑物的局部标高。 措施:根据预估沉降,调整建筑物的局部标高。
⑵ 选用轻型结构 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以及各种轻 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以及各种轻 型空间结构。 型空间结构。
18m钢木屋架 钢木屋架
日本大阪体育馆
Osaka Dome
膜结构是用薄膜材料和钢索共同形成的结构。 索—膜结构是用薄膜材料和钢索共同形成的结构。 膜结构是用薄膜材料和钢索共同形成的结构
工程场地若地基不 建筑设计平面 良,建筑设计平面 形状应力求简单, 形状应力求简单, 立面体型变化不宜 过大。 过大。
1.2控制建筑物长高比及合理 1.2控制建筑物长高比及合理 布置纵横墙 长高比不能过长,≤2.5~3 长高比不能过长,
建筑物空间刚度差, 建筑物空间刚度差,纵 墙因挠曲变形大而开裂, 墙因挠曲变形大而开裂, 产生正八字裂缝
⑸ 每道圈梁应贯通,在平面内形成闭合系统。 每道圈梁应贯通 在平面内形成闭合系统 圈梁应贯通, 闭合系统。
2.3减少或调整基 2.3减少或调整基 底附加压力 ⑴ 设置地下室 或半地下室) (或半地下室) 以挖除的土重去 补偿(抵消) 补偿(抵消)一 部分甚至全部的 建筑物重量, 建筑物重量,达 到减少沉降的目 的。 选用箱形基础 或桩箱基础
3 施工措施 在软弱地基进行工程建设,同期工程要合 在软弱地基进行工程建设,同期工程要合 理安排施工顺序。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理安排施工顺序。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先重后轻 场地避免堆载 注意观察深基坑开挖 排水对临近建筑物的影 响 要保护基坑,避免 要保护基坑, 扰动土的原状结构。 扰动土的原状结构。
参阅p202~206 参阅p202~206
问题的提出
地基过量变形将使建 筑物损坏或影响其使 用功能
上海某四层住 宅楼墙立面破 坏的情况
防止不均匀沉降通常处理的办法有: 防止不均匀沉降通常处理的办法有: 采用刚性大的连续基础如片筏、箱基等。 采用刚性大的连续基础如片筏、箱基等。 连续基础如片筏 采用深基础 采用深基础如桩基 深基础如桩基 采用人工地基 采用人工地基 从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工作、相互作用的观 从上部结构、基础、地基共同工作、相互作用的观 共同工作 点出发,综合在建筑、结构、施工采取措施。 点出发,综合在建筑、结构、施工采取措施。
2 结构措施
从分析基底附加应力 从分析基底附加应力公 基底附加应力公 式入手
F +G po = p − σ c = − γ od A
F
G
2.1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2.1减轻建筑物的自重
⑴ 减少墙体重量
要大利发展轻质高强墙体材料。如轻质高强混凝 要大利发展轻质高强墙体材料。 土墙板、各种空心砌块、多孔及其它轻质墙等。 土墙板、各种空心砌块、多孔及其它轻质墙等。
⑵ 特点:它形似梁而不是梁。梁是一个 特点: 形似梁而不是梁。 或多个支点上的受弯构件, 或多个支点上的受弯构件,而圈梁是均匀 地卧在墙体上的、闭合的带状构造措施。 地卧在墙体上的、闭合的带状构造措施。 对照木桶成型原理,圈梁就是腰箍。 对照木桶成型原理,圈梁就是腰箍。
⑶ 位置:窗顶或楼板下面。 位置:窗顶或楼板下面。 ⑷ 构造要求: 构造要求: 种类:现浇钢筋混凝土、钢筋砖。 种类:现浇钢筋混凝土、钢筋砖。 A 钢筋混凝土圈梁的要求 梁宽同墙厚,梁高≥120 梁宽同墙厚,梁高≥ 砼强度等级
⑶ 减少基础和回填土重量 尽量采用浅埋基础如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 尽量采用浅埋基础如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条形基础、 壳体基础等。 壳体基础等。
2.2设置圈梁 2.2设置圈梁 ⑴作用:加强房屋 作用: 的整体性和空间刚 度。 犹如钢筋砼 梁内的受拉钢筋 受拉钢筋。 梁内的受拉钢筋。 墙体由于不均 匀沉降产生的挠曲 有两种情况: 有两种情况: 墙体正向挠曲 墙体正向挠曲 时,下方圈梁起作 反向挠曲时 用。反向挠曲时, 上方圈梁起作用。 上方圈梁起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