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郑煤集团( 登封) 教学二矿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设
计
方
案
编制单位: 郑煤集团( 登封) 教学二矿
编制时间: 二0一0年十一月
郑煤集团( 登封) 教学二矿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矿井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说明书
生产规模: 45万吨/年
矿 长: 李同河
技术负责人: 刘建军
编 写: 匡 久 刘超峰 李海军
会 审: 李同河 刘建军 郑勤峰 邵吉利 王俊营
编写单位: 郑煤集团( 登封) 教学二矿
编写时间: 二0一0年十一月
教学二矿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案
根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 】146号, 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
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文件要求和河南省、 郑煤集团
有关文件精神, 完善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进步一提高我矿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安全生产保障能力, 结合我矿实际, 特编制人员定位系统设计方
案:
一、 煤矿人员监控工程设计编制依据
1、 AQ6201—— 《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通用技术要求》
AQ6210——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
术条件》
2、 AQ1018 ---- 《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
范》
3、 《煤矿安全规程》
4、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建设完善煤矿井
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的通知》( 安监总煤装【 】146号)
5、 《教学二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实施方案》
二、 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人员定位系统管理领导组:
组长: 李同河
副组长: 刘建军、 郑勤峰
成员: 邵吉利、 王俊营、 匡 久、 孙坤东、 王
克勋、 徐少歌、 卢付臣
办公室设在综合调度室, 综合调度室主任负责做好人员定位
系统专项设计等日常工作。
三、 人员管理系统组成
人员管理系统主要由监控计算机、 系统软件、 人员定位分站、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人员标识卡、 避雷器和传输接口、 UPS电源等组成。
监控主机: 负责整个系统设备及人员检测数据的管理、 分站
实时数据通讯、 统计存储、 屏幕显示、 查询打印、 画面编辑、
网络通信等任务。
系统软件: 完成人员信息编码采集、 识别、 加工、 显示、 存
储、 查询和报表打印。
人员定位分站: 接收标识卡发出的无线人员编码信号。
人员标识卡: 承载唯一的人员编码信息, 当被无线信号激活
后, 将编码数据发送给读卡器。人员标识卡有矿帽式、 矿灯式、 胸
卡、 腰卡等四种方式可选。根据系统在现场使用情况反馈, 便于
对人员标识卡的管理, 我矿选用帽卡型人员标识卡。
四、 系统的工作原理
人员随身携带的标识卡进入位置监测分站工作区域后, 即将
人员编码加密信息发射出去, 位置监测分站接收到标识卡发来的
无线信号, 经分站接收处理后, 提取出人员编码相关信息, 经传
输线路送至地面数据传输接口再经数据传输接口上传至监控计算
机, 完成矿井人员自动跟踪定位管理和考勤。
五、 系统主要功能特点
1、 对井下人员可实时跟踪监测, 位置自动显示。
2、 可实时跟踪查询、 打印当前及某时间段井下人员数量、 活
动轨迹及分布情况。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3、 在人员出、 入井口设置检卡器, 用于检测入井人员标识卡
的完好性以及每位下井人员携带1张卡唯一性检测功能。
4、 标识卡和位置监测分站具有完全独立的发射与接收部件,
其核心技术均由嵌入式微处理器和嵌入式软件组成, 外壳防护等
级不低于IP54。
5、 标识卡采用高级嵌入式微处理器, 在嵌入式软件的控制下,
实现通信及信息碰撞处理等功能。
6、 标识卡超低能耗设计, 大容量锂电池供电, 可使用2年以
上。
7、 系统能方便实现识别范围的调整, 识别距离0-200米可调。
8、 系统能可靠识别静态或≤100Km/h的高速移动目标。
9、 系统可容纳不低于64个位置监测分站, 单台位置监测分站
可瞬间同时识别200个以上的人员标识卡。乘架空乘人装置上下的
工作人员无需下车, 在识别卡进入监测区域后, 就可自动完成人
员定位及考勤功能。
10、 识别区域无方向性、 无盲区, 分站射频场功率远远小于手
机的射频功率, 对周围环境无电磁污染, 对人体没有伤害。
11、 井下人员跟踪定位分站与地面中心站失去联系时, 分站仍
能独立工作, 自动存储人员监测数据2个小时以上, 当通讯恢复
后监控主机可提取数据自动完成数据修复。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12、 系统在进行实时数据采集时, 可进行记录、 显示、 查询、
编辑、 人工录入、 网络通信等。
13、 系统中心站及网络终端能够联网运行, 使网上所有终端在
使用权限范围内都能共享监测信息, 查询各类数据报表。
14、 门禁功能。根据需要在煤矿井下限制员工进入特殊区域。
如果有未经许可人员接近该区域可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同时地面
监控主机也会发出报警信号。
15、 报警功能。能够对下井人员限制出入时间及地点, 如果超
过授权时间或进入未经授权的地点都会触发报警设备发出警示,
以便控制人员迅速做出反映, 采取安全措施。
16、 系统可自动生成人员信息数据库, 实现考勤作业的统计与
管理等方面的报表资料, 提高管理效益。
17、 当携卡人员遭遇紧急情况时, 可向上位机发出紧急呼救或
告急报警信息。
18、 矿井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可据本系统提供的准确位置信息,
监控中心在第一时间内能够知道被困人员的基本情况, 便于事故
救助工作的开展。
19、 系统具有人员活动轨迹回放功能。
六、 系统软件说明
系统软件为KJ211A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郑州金瀚电子设备有
资料内容仅供您学习参考,如有不当或者侵权,请联系改正或者删除。
限公司与海纳电子有限公司联合开发。采用当前先进VC.net开发
平台开发, 结合功能强大的SQL 数据库。基于B/S结构的网络监
控软件, 可浏览、 查询、 打印矿井人员定位及考勤管理等相关信
息。
七、 矿井人员监测范围及测点的设置
1、 人员监测范围
主要包括副井井口及井底、 主井井底、 井下回采工作面、 工
作面掘进头、 大巷掘进头、 机电硐室、 水泵房、 井底煤仓、 消
防材料库、 运输大巷及轨道大巷等场所。
2 、 位置监测分站的设置
2.1 西副井: 分站设在井口房或入井口适当位置装一个分站,
井底装一个分站。
2.2东副井: 分站设在井口上下, 井口适当位置装一个分站,
井底车场设置一个分站。
2.3采面工作面: 分别在进风和回风顺槽入口10米处设置一个
监测点, 以便及时监测回采工作面人员情况和瓦监员巡监情况。
2.4 掘进工作面: 掘进工作面入口100米处设置一个监测点,
以便及时监测掘进工作面人员情况和瓦监员巡监情况。
2.5 主运输大巷、 主轨道大巷、 采区轨道巷、 采区运输巷人
员流动比较大的地点分别设置一个监测点。
2.6 井下人员流动比较大的地方如: 井底、 行人大巷、 拐弯
或分支点、 主要水泵房等分别设置一个监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