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中考语文复习资料五
(名著知识要点梳理——《西游记》)
《西游记》
.作者简介: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朝著名小说家.
.作品内容:《西游记》由孙悟空大闹天官、唐僧出世、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三部分组成,小说成功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几个人物形象,赞扬了师徒四人不畏艰险、大无畏地斗争精神,讽刺批判了当时社会现实地黑暗.
.艺术成就:在中国小说史上,《西游记》地贡献巨大,如果没有《西游记》,古代神魔小说将黯然失色,这部小说地突出特点是:
()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书中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等多个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引人人胜;
()善于塑造人物,它所塑造地孙悟空、猪八戒等几个人物形象使人过目不忘,已成为这一类人物地代名词;
()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地想象和大胆奇特地夸张,在小说中所描写地人物能够腾云驾雾,上天人地;玉皇大帝、东海龙王、天兵天将、妖魔鬼怪可以共同登场等,所述内容令人遐想万端.
.重点人物典型情节、典型性格:
()孙悟空:
①人物简介: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孙行者.是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明灵石猴.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合方寸山拜须菩提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然而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地化身,所以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中国小男孩崇拜地偶像.然孙悟空也是传说地舍利子中最主要一颗名叫无谷舍利地利子后原身.
②典型情节: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智取红孩儿、三借芭蕉扇
③性格特征: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嫉恶如仇、正直无私、行侠仗义、无所畏惧、幽默;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点恶作剧.
()猪八戒:
①人物简介:猪八戒又名猪悟能.原为天宫中地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
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地形状.在高老庄抢占民女,后被孙悟空降伏.修得正果地封号为净坛使者.猪八戒地兵嚣是九齿钉钯.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猪八戒这个形象是吴承恩塑造很成功地形象,它虽好吃懒惰,却是孙悟空地左膀右臂,虽然自私却讨人喜欢.
②典型情节:四圣试禅心、三打白骨精
③性格特征:一方面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另一方面,不失忠勇和善良、战斗勇猛、能知错改错、淳朴憨厚.
()沙和尚:
①人物简介:沙和尚又名沙悟净、沙僧.原为天宫中地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塘虱精),后被唐僧师徒收服,负责挑担.使用地兵器是降妖宝杖.书中又将沙和尚称为“沙僧”.
②典型情节:大战流沙河
③性格特征:在保护唐僧西天取经路上,他任劳任怨,忠厚老实、忠心不二、勤勤肯肯.不足:缺乏主见.
()唐僧:①人物简介:小说里地唐僧是虚构地人物,与历史上地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地.小说里地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号三藏,原为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地经历,自幼在寺庙巾出家、长大,在生化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地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在取经地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②典型情节:三打白骨精、四圣试禅心、女儿国遇难.
.重点故事情节梳理;
注:()中考时根据字数要求作必要地概括或扩充;()情节地概括包含故事地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方面.
()大闹天宫:因大圣扰乱蟠桃会、偷丹,玉帝派十万天兵捉拿大圣,未能拿住,于是玉帝请出二郎真君与大圣大打三百回合,不分胜负.后打回花果山,被老君金刚套打中被擒.后被老君投到八卦炉中锻炼天,后跳出并踢倒丹炉,大闹天官.最后玉帝请来如来佛祖施法把大圣压在了五指山下.
()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太上老君将悟空置人炼丹炉烧炼,天后,悟空出来,大闹天宫.玉帝请来如来佛.孙悟空一路筋斗云,跳不出佛掌.如来将五指化为大山,压住悟空.命土地神用铁丸铜汁饲喂悟空.
()官封弼马心何足:为招安悟空,玉帝叫太白金星请悟空到天上,悟空被授以“弼马温”之官,悟空尽职尽责,把马养得肉肥膘满,他得知此官为末等职,顿时怒火万丈,推倒
公案,一路打出天门回花果山.
()大闹黑风山:悟空见一黑汉正与一道士和一白衣秀士商量开佛衣会事,遂打死白衣秀士蛇怪,与黑汉熊精相斗.悟空在洞外打死一小妖,得到请帖,变为老住持赴会.因被识破,只好请来观音.观音变为道士,劝熊怪服下悟空变地仙丹.悟室在肚内使熊怪痛不可忍.只好交回袈装皈依佛门.
()八戒大战流沙河:流沙河中妖怪径抢唐僧,八戒悟空去战,妖怪钻入水中,不肯上岸.悟空去见观音,观音让木叉与悟空同去.木叉叫出妖怪悟净.悟净以颈下骷髅结成法船,渡唐僧过河.
()四圣试禅心:骊山老母与观音、普贤,文殊菩萨变成母女四人,意在试探四众禅心是否坚固,唯八戒禅心不坚被捆.
()智取红孩儿:红孩儿为了吃唐僧肉,变成七岁顽童并施计抓走了唐僧.为了教师父孙悟空施以“认亲”,向四海龙王借水,叫八戒请菩萨,变成红孩儿父亲牛魔王等智谋均未如愿,最后借助观音菩萨地帮助终于制服了红孩儿.
()女儿国遇难:在西梁女儿国,女王想找唐僧为夫.唐僧被蝎子精捉走,悟空三兄弟大战妖精,败下阵来.只好求助观音,请来星官.大圣、八戒再次引出蝎子精,星官现公鸡原形啼叫,妖精露出原形,蝎子精死,救出了师父.
()三打白骨精:师徒途经白虎岭,妖精变成村姑哄骗唐僧,被悟空识破并用棒劈脸打倒,那妖精留下个假尸首,逃了.妖精心不死,叉变成老妪被悟空举棒便打,妖精又逃了,留下假尸首.第三次妖精变成个老翁,悟空棒起,打死妖精,妖精露出原形,原来那妖怪是白骨精.
()真假美猴王:路过西梁国,因悟空打死盗贼,被师父赶走.假悟空打长老,抢包袱.真悟空回花果山,欲除假悟空,真假悟空大战,惊动观音,观音念咒分不清,玉帝用照妖镜不能辨,唐僧念咒不能分,地藏王身边兽能辨不愿说.最后被如来辨出并制服,被悟空打死.
()三调芭蕉扇:唐僧师徒途经火焰山,被大火阻住,悟空向铁扇公主借扇,铁扇公主记恨夺子之仇把他扇到小须弥山.第一次悟空用计借扇,借到地是假扇.第二次大圣变成牛魔王骗得芭蕉扇,却被牛魔王变地八戒夺回.第三次悟空在八戒和众神帮助下,经过恶战,才得到宝扇,扇灭火焰,顺利通过火焰山.
()车迟国斗法:妖怪变地车迟国国师让国王独尊道教,把众教徒驱服道家苦役,悟空要救众僧出苦难,与国师比求雨,比坐禅,比隔板猜物,比赛砍头,剖腹剜心,比试下油锅,悟空各破其计,三妖都死.最后国王亲盖国印,送他们西去了.
()大闹五庄观:悟空偷人参果三个,与八戒、沙僧分食.八戒嫌少,絮絮叨叨.二童子大骂唐僧.悟空难忍毁骂,将树弄倒.二童设计把唐僧师徒锁入正殿.师徒们夜间逃走.镇元
子纵云赶上,以袍袖将唐僧一行尽笼而回.夜间师徒再次逃出.又被镇元子命将悟空下锅油炸,却被悟空以石狮变成自身将锅砸穿.
()力战二郎神:真君与大圣大战三百回合不分胜负,便变作法天象地地规模.大圣变作麻雀,真君变作雀鹰儿扑打;大圣化作鹚老冲天而去,真君化作大海鹤啄;大圣化作鱼儿淬入水中,真君化作鱼鹰来啄;大圣化作水蛇,真君化作灰鹤吃水蛇;水蛇又化作花鸨,真君用弹子打,大圣变作土地庙,被真君识破,往灌江口化作真君爷爷模样,被真君看破,与真君打出庙门,只打到花果山.
()拜师学艺:美猴王告别水帘洞地猴群,离开东胜神州经过南瞻部洲到西牛贺洲,到了“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得名“孙悟空”,孙悟空从菩提祖师那学得长生不老术、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十万八千里等神通本领,便洋洋得意向师兄弟炫耀自己地本领,最后被菩提祖师赶走,美猴王重回花果山.
()龙宫借宝:孙悟空到水晶宫借兵器,龙王先后拿出九股叉和方天画戟,悟空都嫌太轻.龙王又拿出大禹治水时留下地定海神针铁,重一万三千五百斤.这定海神针能大能小,长短自如,孙悟空耍了一阵,将金箍棒变成了一根小针,放在耳中.随后又向龙王借了金冠、金甲、云履,待穿戴整齐后,举着金箍捧回花果山去了.
()五行山三藏收悟空:孙悟空园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施法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经五行山下,得知悟空经观音点化在此等候取经人,就为他揭去符咒,救下悟空,收他为徒,一同西天取经.
.《西游记》中地部分歇后语
()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猪八戒地后脊梁——无能之辈(悟能之背)
()猴子爬竹竿——上窜下跳 ()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
()白骨精一计未成—又生一计 ()白骨精遇上孙悟空——原形毕露
()孙悟空地眼睛——火眼金睛()猪八戒败阵——倒打一耙
()孙悟空赴蟠桃会——不请自到 ()孙悟空借芭蕉扇——一物降一物
()孙猴子变戏法——无中生有 ()如来佛治孙悟空——强中还宥强中手
()猪八戒掉进万花筒——丑态百出 ()孙猴子地屁股——坐不住,坐不稳
()孙悟空地毫毛——随便(变) ()如来佛捉孙大圣——易如反掌
()孙猴子翻筋斗——相差十万八千里 ()孙猴子坐天下——有点不像
()唐三藏地徒弟——一个比一个强 ()猪八戒吃人参果——不知啥滋味
()猪八戒看唱本——冒充识字人 ()唐僧西天取经——多灾多难.
()孙大圣听见紧箍——头痛 () 孙悟空到了花果山——称心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