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传》自习考试化练习及答案出题人:梁之璐 张秋霞 做题人:任广华 审核人:王碧华一、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B.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C.空自苦亡人之地D.凿地为坎,置煴火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虞常果引.张胜 引:牵攀、招供 B.会.论虞常 会:会同 C.会论.虞常 论:判罪 D.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 阴:阴谋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恐前语发,以.状语武 B.⎩⎪⎨⎪⎧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 C.⎩⎪⎨⎪⎧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宜皆降之. D.⎩⎪⎨⎪⎧虽.生,何面目以归汉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即谋单于,何以复加?宜皆降.之 A.武能网.纺缴 B.其一人夜.亡 C.反欲斗.两主 D.天雨.雪,武卧啮雪 5.下列对文中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项是(3分)A.“子卿”是苏武的字。
在古代,“字”往往是“名”的解释和补充,“字”和“名”之间有意义相同的,有意义相辅的,有意义相反的。
B.“迁”古代称调动官职,有“左迁”“右迁”两种:“左迁”指升职,这个意义有时只说“迁”;“右迁”是指降职。
C.《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
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D.“持节”,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必执符节以为凭证。
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凭证)。
6.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事如此,此必及我,见犯乃死,重负国。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武益愈,单于使使晓武,会论虞常,欲因此时降武。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
单于视左右而惊,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另写出两个句子。
(5分)大气者的人生,淡泊名利,威武不屈。
面对锦衣玉食,苏武不改其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能力提升层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固字孟坚,年九岁,能属文诵诗赋。
及长,百家之言,无不穷究。
性宽和容众,不以才能高人,诸儒以此慕之。
永平..初,东平王苍以至戚为骠骑将军辅政,延英雄。
时固始弱冠..,奏记说苍,荐桓梁、晋冯诸人,苍纳之。
父彪卒,归乡里。
固以彪所续前史未详,乃潜精研思,欲就其业。
既而有人上书显宗,告固私改作国史者,有诏下郡,收固系京兆狱,尽取其家书。
固弟超恐固为郡所核考,不能自明,乃驰诣阙上书,得召见,具言固所著述意,而郡亦上其书。
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时北单于..遣使贡献,求欲和亲,诏问群僚。
议者或以为匈奴变诈之国,无内向之心,不可。
固议曰:“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
绥御之方,其途不一,或修文以和之,或用武以征之,或卑下以就之。
虽屈申无常,所因时异,然未有拒绝弃放,不与交接者也。
虏使再来,然后一往,既明中国主在忠信,且知圣朝礼义有常,绝之未知其利,通之不闻其害。
设后北虏稍强,方复求为交通,将何所及?不若因今施惠,为上策。
”固后以母丧去官。
永元初,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以固为中护军,与参议。
北单于闻汉军出,遣使款居延塞,欲朝见天子..,宪遣固将数百骑出居延塞迎之。
会南匈奴掩破北庭,固至私渠海,闻虏中乱,引还。
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固不教学诸子,诸子多不遵法度,吏人苦之。
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
及窦氏宾客皆逮考,兢因此捕系固,遂死狱中。
(选自《后汉书·班固传》有删改)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B.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C.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D.初/洛阳令种兢尝行/固奴阻其车骑/吏呼之/奴醉骂兢/大怒/畏窦宪/不敢发心衔之9.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我国古代,男子到了20岁的时候表示成人,就要行冠礼,取表字,取字以后,为了表示尊敬,称自己往往称字,称别人往往称名。
B.单于,是匈奴人对他们最高首领的专称,此称号始创于匈奴著名的冒顿单于之父头曼单于,之后该称号一直沿袭至匈奴灭亡。
C.天子,是对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他们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权,自称其权力出于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称天子。
D.永平,是古代纪年的一种名号,也就是皇帝的年号,新皇登基,为了与上一任皇帝区别,新皇帝根据自己的思想,会取一个新的年号。
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班固天资聪颖。
他九岁时就能著文诵诗,刚成年,就写了陈述意见的文书劝说刘苍,向刘苍推荐了桓梁、晋冯几位贤士,刘苍采纳了他的建议。
B.班固勤于钻研。
他小时候就对诸子百家的言论要刨根究底,等成年后发现父亲先前继《史记》所写史书还不够详尽时,想继承父亲的事业。
C.班固眼光长远。
当北单于要求与汉和亲时,有官员认为不能答应匈奴的要求,班固用汉建立以来与匈奴的战与和为例,来说明接受和亲为上策。
D.班固以中护军的身份跟随大将军窦宪出征匈奴,窦宪派遣班固迎接北单于的使臣,因班固未到达迎接地点完成任务而免职,最终死在狱中。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显宗奇之,除兰台令史,帝乃复使终成前所著书。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及窦宪败,固先坐免官。
(5分)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2~14题。
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
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_________,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_________。
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
此联内容很好,可谓__________。
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__________。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
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万尺凌云仍虚心”。
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1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3分)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13.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妙笔生花差强人意B.雕梁画栋美轮美奂巧夺天工差强人意C.金碧辉煌美轮美奂妙笔生花心满意足D.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巧夺天工心满意足14.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由于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B.年代久远,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但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
C.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D.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苏武传》自习考试化练习【参考答案】1.【答案】D [A项,“旃”通“毡”;B项,“去”通“弆”;C项,“亡”通“无”。
]2.【答案】D [D项,阴:暗地里。
]3.【答案】D [A项,介词,因为/介词,把。
B项,连词,于是,就……/副词,才。
C项,音节助词,无实义/代词,他们。
D项,均为连词,即使。
]4.【答案】C [C项,与例句皆为动词的使动用法;A项,名词作动词;B项,名词作状语;D项,名词作动词]5.【答案】B [“右迁”指升职,这个意义有时只说“迁”;“左迁”指降职。
]6.【答案】(1)事情到了如此地步,这一定会牵连到我,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关键词:及、见、重、负各1分,句意1分。
)(2)苏武渐渐痊愈,单于派遣使者通知苏武,会同判定虞常的罪,想趁这个时候让苏武投降。
(关键词:益、晓、论、降各1分,句意1分。
)(3)使者大喜,依照常惠的话责备单于,单于环顾左右,大惊,向汉使者道歉说:“苏武等人确实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