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地段路基施工工艺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公路、铁路等交通事业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由于我国是处于丘陵、重丘陵等多山区国家,因此新修公路、高速公路、铁路等不可避免地会穿越一些不良地质地段,作为交通工程的本体路基工程,在穿越一些不良地质地段无论从设计还是施工,都越来越引起高度的重视。
本文对滑坡路基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进行了总结,对同类型工程项目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工艺特点本工艺具有施工比较简单、机械化程度要求较高,对施工季节有一定要求等特点。
2适用范围适用于新建铁路、公路及高速公路的滑坡地段路基工程。
3工艺原理3.1基本概念1)滑坡是山坡土体或岩体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下滑的现象。
它是山区道路的主要病害之一。
2)滑坡的成因:影响滑坡发生的因素主要有岩性、构造和水等,泥岩、页岩、千枚岩、云母片岩等软弱岩层和粘土、黄土、碎石土等松软土层易产生滑坡,倾向与斜坡一致的层面、基岩面、断层面、软弱层面及其夹层、含水层的顶板或底板等都可能成为滑坡的滑动面。
很多滑坡的发生与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用有密切关系,水可增大滑坡的下滑力,降低滑动面土石的抗剪强度。
3)滑坡的分类:滑坡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道路工程常采用的分类有地以下几种:按组成滑体的物质可分为粘性土滑坡、黄土滑坡、堆积层滑坡、岩层滑坡;按主滑面的成因可分为堆积面滑坡、层成滑坡、构造面滑坡、同生面滑坡;按滑坡体的厚度可分为巨厚层温情脉脉坡(>50米)、厚层滑坡(20~50米)、中层滑坡(6~20米)、浅层滑坡(<6米)。
3.2工艺原理对于滑坡体路基,为保证路基本体的稳定,通常采用排水、改变滑坡体外形增强稳定性及增设支挡工程的综合处理措施进行治理。
1)排水:设置截水沟以截排流向滑坡区的地表水;在滑坡区内填塞裂缝、整平夯实地表,防止地表水下渗;在滑坡体上设置排水系统,将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排出滑坡体外;采用渗沟截断地下水的补给来源;采用渗沟、渗水隧洞、水平钻孔等排出滑坡体内的地下水;采用渗井、垂直钻孔等方法降低地下水。
2)改变滑坡体外形增强稳定性:在滑坡体上部主滑部分刷方减载,以减少滑坡体的下滑力,或在滑坡体的下部抗滑部分加载(反压护道),以增加滑坡体的抗滑力。
3)修建支挡建筑物:在滑坡体头部设置支挡渗沟、抗滑挡墙、抗滑桩群等,以抵抗滑坡体的滑动。
4工艺流程滑坡地段施工工艺流程见图1。
5操作要点1)施工前准备:认真搞好施工调查,对沿线的水文、地质、风土人情及工程项目施工所需材料进行调查,根据工程规模配置所需人员及设备;搞好大临及小临设施的建设,认真审核设计文件及图纸,编制好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确定好滑坡路基施工所需时间及施工季节。
认直作好原地面的复测工作。
2)施工工艺(1)施工开始条件:人员设备已进场;大临及小临设施已建成;工程施工所需材料已到位并检验合格;已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并经上一级审批完毕;对设计文件及图纸已进行审核;原地面的复测工作已完成。
(2)测量放样:对线路中线及边线进行测时放样,施工过程中及时对各种结构物(截水沟、排水沟、渗沟、渗水隧洞、渗井、抗滑挡土墙及抗滑桩等工程)进行准确放样工作,同时设置好滑坡位移观测桩,在滑坡路基施工过程中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以指导滑坡路基的施工。
(3)临时排水:根据设计文件作好滑坡体外的截水工程,保证滑坡体以外的地表水无法进入滑坡体内。
(4)地表清理:路基施工时首先对地表进行清理,清除原地面地表土,对填方路基清表后进行碾压,并按设计文件对其路基基底进行处理。
(5)挖台阶:当地面横坡陡于1: 5时需对原地面开挖台阶,台阶宽度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处理,并按设计要求铺设土工格栅,上述工作完成后方能进行路基填筑施工。
6主要机具设备滑坡地段每一个工作面使用的主要机具设备见表1。
图1 滑坡地段施工工艺流程图7劳动力组织滑坡地段每一个工作面路基施工劳动力组织按两班制作业,每班需要人员见表2。
8质量要求及质量控制要点8.1质量要求8.1.1路基填筑施工质量要求1)路基填筑前基底处理必需到位;2)路基填筑所用机械设备必需配套;3)路基填料必需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4)路基填筑层必需满足规范需要;5)路基压实度、横坡、纵坡及平整度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6)路基边坡压实度及平顺度必需符合规范要求。
8.1.2抗滑支挡结构施工质量要求1)抗滑支挡结构要有足够的刚度、强度和深度;2)抗滑支挡结构的几何尺寸必需符合设计要求。
8.2质量控制要点8.2.1路基工程质量控制要点1)选择合适的填筑材料是保证路基填筑质量的先决条件;2)路基填筑前要认真搞好原地面的处理工作,为保证滑坡路基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需按设计文件作好路基基底的封闭,同时要作好路基施工过程中的排水工作;3)严格按试验段所确定的松铺厚度及碾压遍数进行控制,以确保路基填筑施工质量;4)为确保路基边坡压实质量,路基填筑时每侧各加宽50cm;5)路基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路基横坡、纵坡及其平整度。
8.2.2抗滑支挡结构质量控制要点(以抗滑桩为例)1)抗滑桩挖至滑面或设计锚固基点时,应对抗滑桩设计桩长及锚固深度进行效核;2)要保证抗滑桩的几何尺寸及垂直度符合设计要求,施工中要作好测量放线工作并随时进行效核,采用方法是将抗滑桩的中心点准确设置护桩在桩孔锁口上,施工过程中用线垂控制桩孔中心及效核其垂直度;3)抗滑桩护壁钢筋及护壁混凝土必需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桩孔开挖安全;4)抗滑桩桩身钢筋在定位安装绑扎时,需在主筋后面设置混凝土垫块,以确保其有足够的保护层厚度,桩身钢筋在对接时,同一截面钢筋接头不能大于50%,钢筋的焊接质量及搭接长度必需符合规范要求;5)用于抗滑桩工程的所有原材料必需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钢筋的制作及绑扎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进行制作,砂、水泥、碎需经试验检测合格后方能进场使用,混凝土的拌制严格按试验室的配合比进行拌制,混凝土的捣固采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捣固,采用快插漫抽先周边后中间的方法进行捣固,确保混凝土的捣固质量;6)加强滑坡体抗滑桩位移观测,确定滑坡整治效果。
8.3质量通病的处理路基工程质量通病通常有路基横向及纵向挖台阶处理不到位,从而造成路基局部开裂;同一层路基填料不一致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雨季施工时路基临时排水不畅造成边坡冲刷严重等。
针对上述质量通病在施工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各工序施工质量,若路基局部开裂及不均匀沉降较小、路基填方高度不高时可返工重新处理,若路基填土较高时,则对路基开裂地段采用注浆加固处理,以确保路基的稳定。
抗滑桩工程质量通病通常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桩身完整性,常见的缺陷有夹泥、断裂、因滑坡段位移而出现缩径、扩径、混凝土离析等,二是影响桩底支承条件的质量问题,主要是混凝土灌注前清孔不彻底,孔底沉淀厚度超过规范极限,影响其承载力。
针对上述质量通病施工过程中就应密切关注各道工序的施工,严格控制各道工序的施工质量,抗滑桩在滑坡段开挖时要加强混凝土护壁施工质量的控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其桩孔变形,避免出现缩径和扩径现象,桩身混凝土离析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串筒底距离混凝土面高度较高,因此混凝土桩身灌注时要严格控制串筒底距离混凝土面高度在1.0m~1.5m范围之中,同时要加强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以确保桩身的完整性。
桩身混凝土灌注前必需抽干孔内积水和清除孔底浮碴,以便抗滑桩锚固段能达到其锚固效果。
9施工安全及环保注意事项1)设置专职安全员,必须逐孔全面检查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使安全管理在思想、组织、措施上都得到落实才能进行桩孔开挖。
2)孔桩开挖应交错进行。
桩孔成型后即应验收浇注桩身混凝土。
正在浇注混凝土的孔十米半径内的其他桩孔下严禁有人作业。
3)挖孔、起吊、护壁、余渣运输等所使用的一切设备、设施、安全装置(含防毒面具)、工具、配件、材料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等,必须经常检查,做好管、用、养、修、换,确保完好率和使用安全度。
4)每次下孔作业前必须先通内,作业过程中必须保持继续通风。
鉴于供电不正常的实际,为确保通风和连续性生产,挖桩施工必须备用柴油发电机应急。
5)为预防有害气体或缺氧等中毒,必须对孔内气体抽样检测。
凡一次检测有毒含量超过容许值时,应立即停止作业,进行除毒。
6)桩孔护壁后,在无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条件下,严禁破砼壁修孔。
基岩部分需爆破时,必须制定详细的爆破方案,孔内爆破时,现场其他孔下人员必须全部从桩孔内撤离,在孔内人工凿岩要有防尘措施。
7)孔深挖至超过操作人高度时,及时在孔口或孔内装设靠周壁略低的半园平护板(网)。
吊渣桶上下时,孔下人员应壁于护板(网)下、护板(网)位置应随孔深增加,往作业面下引。
在孔内上下递物和工具时,严禁抛掷和下掉,必须严格用吊索系牢。
8)下孔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和系安全带、安全带扣绳由孔上人员负责随作业面往下松长。
上、下孔必须使用软爬梯、严禁用手脚爬踩孔壁或乘吊渣上下。
9)电工必须持证。
电器必须严格接地接零和使用漏电保护器三种安全保护。
电器安装后经验收合格才准接通电源使用,各孔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孔和一闸多用。
孔上电线,电缆必须架空,严禁拖地和埋压土中,孔内电缆、电线必须有防磨损、防潮、防断等保护措施。
孔内作业面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36伏以下的安全电压。
10)挖出的土石方应及时运走,孔口四周2m范围内不得堆放余泥杂物。
机动车辆通行时,应做出预防措施或暂停孔内作业,以防挤压塌孔。
11)挖孔、护壁、浇注桩心过程中如遇意外,急需进行安全抢救或技术处理时。
必须严密急救组织工作,要有相应的技术安全措施。
避免事故的扩大和恶化。
12)路基石方爆破必需制定详细的石方爆破方案,火工产品的管理必需符合《国家爆破安全法规及管理规定》。
10应用实例本工程实例介绍西康线镇安车站刘家台子滑坡地段路基填筑施工情况。
10.1工程设计情况镇安车站设计里程为ⅡDK132+100~ⅡDK133+650,站线长度1550m,设计有客站、货场,牵出线、供电段、网工区、生产、生活区等设施,共设计5股道,〔含预留股道一股〕。
设计主要工程有站场路基土石方:306万m3,其中填方:178万m3,挖方:128万m3,防护工程:圬工:3.8万m3,涵洞5座,地道一座。
该站位于乾佑河及县河交会处左右两岸,左岸为站区,右岸为生产生活区。
路基填方地段位于河滩及一级阶地上,原地面为粉细砂层或细砂层,层厚1~3m,其下为卵石层。
水位埋深0.5m~1m。
设计路堤填高12~14m,基床以下为填土路堤,基床底层及以下1~2m为填石路堤。
为防止路堤坡脚受河水侵蚀及冲刷,设计有混凝土脚墙河岸防护。
该站难点工程为滑坡清方,抗滑桩施工、深石质路堑开挖及控制爆破。
10.2投入的主要施工机械PC300挖掘机2台,ZL50装载机2台,日野自卸气车10,D155推土机2台,PYA180平地机1台,宝马压路机2台,混凝土搅拌站1套,混凝土罐车2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