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开放经济下政策目标与工具-教学

11开放经济下政策目标与工具-教学

图1.11 固定汇率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状态
图1.12 固定汇率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货币政策分析
图1.13 固定汇率下,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财政政策分析
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货币、财政政策
❖ (一)资金完全不流动时的货币、财政政策分析
图1.14 浮动汇率制下,资金完全不流动时的经济平衡状态
图1.15 浮动汇率制下,资金完全不流动时的货币政策分析
I 1 ( b 2 T 1 a 2 T 2 ) / ( a 1 b 2 b 1 a 2 ) I 2 ( a 1 T 2 b 1 T 1 ) /( a 1 b 2 b 1 a 2 )
推广:如果一个经济具有线性结构,决策者有N 个目标,只要至少有N个线性无关的政策工具,就可 以实现这N个目标。
图1.8 固定汇率下,资金不完全流动时 的财政政策分析,且BP的斜率大于LM的斜率
图1.9 固定汇率下,资金不完全流动时 的财政政策分析,且BP的斜率等于LM的斜率
图1.10 固定汇率下,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政策 分析,且BP的斜率小于LM的斜率
❖ (三)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货币、财政政策分析
❖ 当我们采取措施努力实现某一均衡目标时,这一措施可能 会同时造成开放经济另一均衡问题的改善,也有可能对另 一均衡问题造成干扰或破坏。一般地,我们将前者称为内 外均衡的一致,后者称为内外均衡之间的冲突。
❖ 英国经济学家詹姆斯·米德(J. Meade)于1951年在其名 著《国际收支》中最早提出了固定汇率制下的内外均衡冲 突问题。
表1.1 固定汇率制下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矛盾
内部经济状况
外部经济状况
1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逆差
2
经济衰退/失业增加
国际收支顺差
3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逆差
4
通货膨胀
国际收支顺差
❖ 三、开放经济下的政策工具
❖ 按照政策工具的不同作用机制分类,开放经济下的政 策工具可分为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工具、调节社会总供 给的工具、提供融资的工具等。
❖ 内部均衡是英国经济学家米德首先提出的一个概念, 是指一国国内经济运行所达到的理想状况。包含着价 值判断,对内部均衡与否的判断标准与人们对于经济 运行的理解有密切的联系。
❖ 外部均衡是指一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经济交易时所达 到的理想状态,反映了一国所应追求的国际收支状态。
❖ 二、内部均衡与外部均衡的关系
图1.16 浮动汇率制下,资金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政策分析
❖ (二)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货币、财政政策分析
图1.17 浮动汇率制下,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状态
图1.18 浮动汇率制下,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货币政策分析
图1.19 浮动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政策, 且BP的斜率大于LM的斜率
图1.3 固定汇率下,资金完全 不流动时的经济平衡状态
图1.4 固定汇率下,资金完全 不流动时的货币政策分析
图1.5 固定汇率下,资金完全不流动时的财政政策分析
❖ (二)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货币、财政政策分析
图1.6 固定汇率下,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状态
图1.7 固定汇率下,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货币政策分析
❖ 四、开放经济下政策调控的基本原理
❖ 政策调控又称为政策搭配,指一个国家为了同时 实现内、外部均衡目标对政策工具的综合使用。
❖ (一)丁伯根原则
❖ 詹姆斯·米德在其1951年出版的《国际收支》中首先 提出要同时实现内外均衡,就必须采用采用两种独立 的政策,并进行适当的政策搭配,后来,第一个经济 学诺贝尔奖的得主、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提出了将政 策目标和工具联系起来的正式模型--丁伯根原则
图1.20 浮动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财政政策, 且BP的斜率与LM的斜率相等
图1.21 浮动汇率制下,资本不完全流动时的 财政政策,且BP的斜率与LM的斜率相等
❖ (三)资金完全流动时的货币、财政政策分析
图1.22 浮动汇率制下,资金不完全流动时的经济平衡状态
❖ (二)调节社会总供给的工具
❖ 调节社会总供给的工具指可以改善一国的经济结构和产业 结构,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一国产品的供 给能力及竞争能力的政策工具。此类政策工具主要包括科 技政策、产业政策、制度创新政策等。
❖ (三)提供融资的工具
❖ 提供资金融通的工具指官方储备的动用和国际信贷便利的 使用,它是在短期内利用资金融通的方式,弥补国际收支 出现的超额赤字以实现经济稳定的一种政策。主要体现为 国际储备政策。
❖ (一)调节社会总需求的工具
❖ 第一,主要调节社会需求的总水平,这被称为需求增减型政策,主要 是指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 第二,主要调节社会需求的内部结构,在开放经济中,这主要是指调 节需求中外国商品和劳务与本国商品和劳务的结构比例,这被称为需 求转换型政策,主要包括汇率政策、补贴政策以及直接管制政策。
图1.1 蒙代尔的政策指派原则
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财政货币政策
❖ 一、IS-LM-BP模型的建立 外汇市场的均衡条件为:
❖ BP=CA+KA=X(q)-M(Y)+KA(i,i*)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图1.2 IS-LM-BP均衡模型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货币、财政政策
❖ (一)资金完全不流动时的货币、财政政策分析
❖ 丁伯根原则的缺陷:
❖ 一、假定各种政策工具可以供决策当局集中控制,从而通 过各种工具的紧密配合实现政策目标;
❖ 二、没有明确指出每种工具有无必要在调控中侧重于某一 目标的实现。
❖ (二)政策指派与“有效市场分类原则”
❖ 1968年蒙代尔提出了政策指派理论,其结论是:如果每一 工具被合理地指派给一个目标,并且在该目标偏离其最佳 水平时按规则进行调控,那么在分散决策的情况下仍有可 能得到最佳调控目标。
假定一个经济体只存在两个政策目标T1和T2与 两个政策工具I1和I2可以使用,并且政策目标 与政策工具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即:
TT21
=a1Il =b1Il
+a2I2 +b2I2
(1.1)
当a1/b1≠a2/b2(即两个政策工具线性无关), 就可以求解出达到最佳的目标水平 和 T 1 时所T 需2 要 的I1和I2的水平,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