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硕士专业综合课(中国宪法学)模拟试卷43(总分:66.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选题(总题数:7,分数:14.00)1.单项选择题第1-45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字母涂黑。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关于我国《宪法》对人身自由的规定,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分数:2.00)A.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B.生命权是《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属于广义的人身自由权√C.禁止非法搜查公民身体D.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解析:解析:生命权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是一切其他权利存在的基础,并不是广义的人身自由权,而是有其自己的含义的一项权利。
生命权的含义一般认为包括:防御权、享受生命权、保护请求权。
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
3.关于国家机构的特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家机构的权力运作和职责都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B.国家机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会一直存在下去√C.国家机构是一种国家组织,但又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D.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的设置、职权划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不同国家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组成完整严密的整体,保证国家基本职能的实现解析:解析:国家机构总是与国家政治权力的行使和运行有关,这也就决定了国家机构不同于普通的社会组织。
国家机构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阶级性。
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为了实现自己的使命而设立的政治组织,国家机构的权力运作和职责都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因此A选项正确。
(2)历史性。
国家机构是一定历史范畴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的产生而出现,也会随着国家的消亡而消亡。
因此B选项认为国家机构长期存在的观点是错误的。
(3)特殊的强制性。
国家机构是一种国家组织,拥有特殊的强制力,即以军队、警察、监狱、法庭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暴力。
因此,国家机构不同于一般的社会组织。
C选项正确。
(4)组织性。
国家机构的组织体系的设置、职权划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不同国家机关按照法律规定组成完整严密的整体,保证国家基本职权的实现。
(5)协调性。
国家机构根据宪法划分职权,国家权力按照行使职权的性质和范围的不同而分工行使;同时各个国家机关之间又相互协作,互相配合,共同为实现宪法规定的目标而运行。
4.我国实行地域代表制与( )相结合,以地域代表制为主的代表机关组成方式。
(分数:2.00)A.职业代表制√B.行业代表制C.性别代表制D.年龄代表制解析:解析:根据现行《宪法》和《选举法》,全国人大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和军队选出的代表组成。
这表明,我国实行地域代表制和职业代表制相结合,以地域代表制为主的代表机关组成方式。
因此本题选择A。
5.在我国,全国人大行使职权的法定期限为( )(分数:2.00)A.3年B.4年C.5年√D.7年解析:解析:全国人大行使职权的法定期限即每届任期为5年。
6.全国人大的工作方式是( )(分数:2.00)A.制定政策B.发布文件C.举行会议√D.举行活动解析:解析:全国人大的工作方式是举行会议。
全国人大每年举行一次会议,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召集。
7.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非经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的许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认可,全国人大代表不受逮捕或者刑事审判。
这体现的是对全国人大代表哪一方面的保护?( )(分数:2.00)A.人身特别保护√B.物质保障C.精神保护D.司法保护解析:解析: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享有人身特殊保护权。
在全国人大开会期间,非经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许可,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非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许可,全国人大代表不受逮捕或刑事审判。
如果因为全国人大代表是现行犯而被拘留的,执行拘留的公安机关必须立刻向全国人大会议主席团或者立即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
二、多选题(总题数:17,分数:34.00)8.多项选择题第46-63小题。
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得分。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9.我国国籍的取得方式有( )(分数:2.00)A.出生国籍√B.继有国籍√C.法定国籍D.自然国籍解析:解析:根据1980年《国籍法》,我国国籍的取得方式有两种:出生国籍和继有国籍。
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我国对出生国籍采用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原则。
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但在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特殊情况下,中国公民可以保留其在外国的居留权。
10.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分数:2.00)A.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B.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C.权利和义务在整体上是相互促进的√D.权利享有上附有限制条件√解析:解析: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 (1)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我国《宪法》第33条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 (2)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他们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
(3)权利和义务在整体上是相互促进的。
(4)权利享有上附有限制条件。
《宪法》第51条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1.关于宗教信仰自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国家不得禁止公民信仰某种宗教,也不能鼓励公民信仰某种宗教√B.国家不得强迫公民履行某种宗教仪式或禁止、限制公民履行某种宗教仪式√C.公民不得参加宗教社团活动D.国家既不得限制、也不得强迫或鼓励公民参加某种宗教社团或宗教活动√解析:解析:根据一般宪法理论,宗教信仰自由的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1)信仰的自由。
国家不得禁止公民信仰某种宗教,也不得鼓励公民信仰某种宗教。
(2)参加宗教仪式的自由。
国家不得强迫公民履行某种宗教仪式或禁止、限制公民履行某种宗教仪式。
(3)组成宗教社团的自由。
公民有设立并参加某种宗教社团的自由。
国家既不得限制、也不得强制或鼓励公民参加某种宗教社团或宗教社团活动。
因此C选项说法不正确。
应当选择ABD。
12.以下哪些属于祖国的荣誉的范畴( )(分数:2.00)A.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B.国家的信誉不受破坏√C.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D.国家的名誉不受侮辱√解析:解析:《宪法》第54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危害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祖国的安全是指国家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国家各项机密得以保守,社会秩序不被破坏。
祖国的荣誉是指 (1)国家的尊严不受侵犯。
(2)国家的信誉不受破坏。
(3)国家的荣誉不受玷污。
(4)国家的名誉不受侮辱。
13.以下列举的各项中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 )(分数:2.00)A.劳动√B.受教育√C.服兵役D.纳税解析:解析: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同时接受教育也是公民的一项义务。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同时劳动也是公民对国家的一项基本义务。
14.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
对于这一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A.该规定属于合理的差别对待√B.该规定与宪法平等原则相抵触C.政府对残疾人差别对待须负举证责任√D.对残疾人实行优惠措施应当是必要和适当的√解析:解析:此题考核平等权。
我国宪法第33条第2款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在宪法中,我们所说的平等保护,从原则上来说,对于所有的公民应当采取无差别的待遇,除非存在进行差别待遇的合理理由。
一般来说,合理差别有以下几种具体类型:1.由于年龄上的差异而采取的责任、权利方面的合理差别; 2.依据人的生理差异所采取的合理差别; 3.依据民族的差异所采取的合理差别。
此题对残疾人的特殊照顾,属于基于生理差异所采用的合理的差别对待,是平等原则的具体体现。
当然政府对此差别对待须以实现重大利益为目的,负有举证责任。
故答案为ACD。
15.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以下哪些( )(分数:2.00)A.劳动权√B.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C.物质帮助权√D.休息权√解析:解析:公民的社会经济权利包括劳动权、休息权、退休人员的生活保障权、物质帮助权。
因此四个选项均正确。
16.以下属于公民享有的监督权的是( )(分数:2.00)A.批评建议权√B.检举、控告权√C.申诉权和国家赔偿请求权√D.罢免权解析:解析: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的监督权有:批评建议权;检举、控告权;申诉权和国家赔偿请求权。
17.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应不得侵犯下列哪些利益( )(分数:2.00)A.国家利益√B.社会利益√C.集体利益√D.不得侵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解析:解析:《宪法》第5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18.根据宪法相关内容,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公民享有休息权√B.公民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C.国家保护华侨的合法权益√D.国家保护归侨的正当权益√解析:解析: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有休息的权利。
因此休息权是针对劳动者而言的。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保护华侨的正当的权利和利益,保护归侨和侨眷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因此CD选项表述错误。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因此B选项正确。
19.我国宪法第36条第4款规定,我国( )不受外国势力的支配。
(分数:2.00)A.宗教组织B.宗教团体√C.宗教事务√D.宗教仪式解析:解析:我国现行《宪法》第36条规定了宗教信仰自由,同时规定了其界限。
(1)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
(2)禁止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不信仰宗教,禁止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或不信仰宗教的公民。
(3)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身体健康、妨害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