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QC小组优秀成果报告建筑施工QC成果报告
QC小组优秀成果报告建筑施工QC成果报告
小组名称� 山西三建段雪东QC小组
组 长�
段雪东
发 表 人�
张健
长治市新闻大楼工程位于长治市太行西 街与西外环路交叉口�工程平面整体呈半圆 形布置,由两座23层主楼和二�四层裙楼组 成, 总建筑面积48000m2,是长治市重点工 程�形象工程。本工程裙楼呈半圆形布置� 直径为144m�屋面为一个坡度11.07度的 圆弧斜切面�结构形式复杂�施工难度大� 技术要求高�给施工放样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对此�我们QC小组决定攻关这一课题。
制图人�张 健
日期�2008年8月11日
我们QC小组针对本工程实际情况和测 量放线的要求,对GB50204-2002中混凝土结构施 工的允许偏差进行了详细了解, 根据规范要求得出 施工放线的允许偏差如下表�
检查项目 圆弧轴线 直线轴线 允许偏差 ≤5mm ≤5mm
梁截面 �4��5mm
柱截面
标高
轴号 A—C
实际 尺寸 �mm�
检查 尺寸 �mm�
6000 6000
C—D 6500 6500
D—E 6275 6275
1—2 2833 2833
制表人�张健
2—3 3—4 4—5 5940 4627 4627 5940 4627 4627
日期�2008年8月27日
圆弧放线通常使用的办法是在圆心上支设经纬 仪�通过经纬仪测角度�然后用钢尺测量半径将弧 线放出�但是本工程因半径过大�而且现场环境较 差�高低不平�用钢尺测量的误差较大�经过测距 仪检查67m的半径用钢尺测量的结果如下表�
主要原因
一、放样方法不合适。 二、仪器操作使用不规范。 三、放样计算不准确。 四、闭合检查工作不到位。
根据要因确认的结果�我们对各个要因都制定了对策。
序 要因 号
对策
目标
措施
负责人
时间
地点
放样方 运用坐标
1 法不合 放样方法 适 定为放线
提高圆弧放 样精确度
1、研究合适的放样方法 2、购买全站仪掌握坐标
职务
职称
小组职务与分工
男 本科
分公司经理
工程师
组长、全面负责策划与实施
男 本科 男 大专
分公司 技术经理
项目经理
工程师 工程师
副组长、编制技术措施并实施 副组长、编制技术措施并实施
男 大专
项目工程师
助工
组员、组织实施�现场指导
女 大专 男 大专 男 大专 女 大专 女 大专 男 大专
技术员 工长 测量工 测量工 测量工 测量工
工程师 工程师 助工 助工 助工 技术员
组员、资料收集、整理 组员、组织实施 组员、组织实施 组员、组织实施 组员、组织实施 组员、组织实施
制表人:张 健
日 期: 2008年8月10日
b、小组活动内容和形式
阶段 P D C A
活动内容
活动形式
小组进行现状调查�设 定目标�分析原因�制
定对策。
依据对策�组织实施。
95%
86%
现状
制图�张 健
目标值
日期�2008年8月20日
2、可行性分析�
项目管理人员质量意识强�能够集思广益�勇于创新� 敢于实践。
项目技术人员技术水平高�工程经验丰富�责任心强�
可
解决过许多疑难问题�技术力量雄厚。
行
圆弧放线可采用的新技术、新方法很多�拓展空间很
性
大。
论
公司、分公司及项目管理人员对圆弧结构放线严格控
措施三�在现场实 际放样过程中�由 郝少飞和张健跟踪 检查�保证放样精 度。
结
论
采用电脑软件进行计算后�提高
了计算准确度�坐标计算不准确
的主因解决了。
实施 三
措施一�9月16日�项目经 理董晚勤、技术经理徐震组 织全体人员开会�详细讲明 了圆弧放线对本工程的重要 性�提高大家的质量意识� 加强大家对轴线定位闭合检 查工作的重视程度。
使用全站仪前
检查点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合格率 实际偏差 3 6 10 9 4 2 4 5 7 2 4 5 11 2 5 67%
使用全站仪后
检查点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合格率 实际偏差 2 2 1 3 0 4 3 5 1 1 2 1 3 3 2 100%
一
a 小组概况表
小组名称 类型 课题名称 循环时间
姓名
段雪东
俆震
董晚勤 张健 王芳 郝少飞 温周 郝丽萍 程燕 张岩
山西三建段雪东QC小组 TQC教育
平均80学时
现场型 组建时间
2008.8.10
组长
段雪东
提高大直径圆弧斜切面结构的放样精度
2008.8.10—2008.12.10
性 别
文化程度
措施二�9月18日�由徐震制定 了放样闭合检查制度。在放线完 成后�进行下道工序之前�必须 在重新进行检查复核�填写工序 交接检验记录�合格后方可进入 下道工序施工。
措施三�由张健、郝 少飞在施工过程中实 施跟踪检查落实。
结论
经过实施�认识得到提高�制度得到完 善�闭合检查得到重视�提高了圆弧放 线精度�闭合检查不到位的主因解决了。
0 项目序号�
结 论
10 6
11
1
2
3
制图人�张 健
40
20
4
3
0
4
5
制图日期�2008年8月18日
影响大直径圆弧斜切面结构施工放样 精度的主要问题是“圆弧轴线偏差”。
1、课题目标� 根据现状调查结论�结合我们QC小组的
实际情况�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为�大直 径圆弧斜切面放样精度达到95�以上 。
10
13.3
82.6
3
标高偏差
6
8
90.6
4
柱截面偏差
4
5.3
95.9
5
梁截面偏差
3
4.1
100
6
合计
75
100
调查人�徐震 张健
日期�2008年8月18日
根据以上调查表作排列图�如下�
频数 �个�N=75
75
69.3%
60
52
45
82.6%
90.6%
95.9%
百分比 �%�
100
80 60
30 15
制表人�张 健
制图日期�2008年9月10日
使用全站仪前后的精确度对比
100.00%
80.00%
60.00% 40.00%
三维柱形图 1
20.00%
0.00% 使用全站仪前
使用全站仪后
制图人�张 健
制图日期�2008年9月10日
结
使用坐标放样方法后�提高了圆弧放
论
样的精度�解决了旧方法中的弊端�
放样方法不合适的主因解决。
出勤率 小组成员参加培训出勤率为 100%
经过培训学习和现场 实践练习�技术人员 更熟练的掌握了全站 仪的使用方法和常用 功能�仪器操作不规 范的主因解决。
经过认真的现场实施�我们在主体施工的 四个月里�对圆弧斜切面结构放线进行了检 查、跟踪�并详细的做了记录�
主体结构放线检查表
序号
1 2 3 4 5 6
2008.9.20 会议室
4
作不规 员进行培
范
训
员仪器使用 水平
3、组织技术人员现场实 践练习
4、对培训结制果表进人行�考张核 。
健
郝少飞
至
施工现
程 张
燕 岩
2008.9.26
场
制图日期�2008年11月20日
实施 一
①、基础及一层采用极 坐标放样方法�以圆心 所在轴线C轴为极坐标 轴�。
②、标准层采用直角坐标 方法�以经过圆心的两条 横纵轴线为坐标轴建立直 角坐标系�。
现场调查 分析讨论
现场实施 小组讨论
检查效果
现场检查 小组讨论
总结活动过程经验�制 现场小组
定巩固措施
讨论总结
出席人次数 活动次数
40
4
20
2
10
1
10
1
总活动次数8次�小组参加活动出勤率100�
制表人�张 健
日期�2008年8月10日
外部环境要求 工程质量目标 公司质量方针 工程技术难点
经验积累
放样一般方法
3、现场使用对比
段雪东 徐震 郝少飞 张健
2008.9.7 至
2008.9.10
会议室 施工现
场
放样计 利用电脑
2 算不准 软件进行 确 坐标计算
提高坐标计 算的准确度
1、将定位图输入电脑软 件中
2、确定工程实际中的各 构件的计算方案
3、现场实际放样
徐震 张健 王芳 郝少飞 郝丽萍
2008.9.12 至
实施 二
措施二�9月14日�由徐震组织�根据工程 实际情况施工现场实际条件�确定每层梁 及弧线上柱子的定位放线的方案�既利于 计算又符合现场实际放线条件的原则选取 合适的点进行计算�
①、圆弧梁点位确定 �将弧梁分为多段小直 线段�每段直线段的顶 点作为放样点�。如图�
②、弧梁上柱子定位点的 确定�将柱子的“十”字 定位线在柱子范围外的点 作为放样点��如图�
制图日期�2008年8月17日
结论
从饼分图中看出�
圆弧斜切面结构施工放线精度的合格率为86�
调查三�根据上述调查资料继续对施工放线误差的问
题展开调查�经过统计�结果发现造成施工放线误差的问
题如下�
调查表
序号
项目
不合格频数�个� 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