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住宅楼的常见层数是依据什么决
定的?
住宅的常见层数有11层、18
层、26层、33层等,这些数字
是如何决定的?
7层以上就要有载人电梯,请问
为什么是7层,而不是6层或8
层?
关于住宅经济层数的分析
运营管理部营销管理中心
经济层数
11层:7层以上就要有载人电梯,11层以上就要有消防电梯,防火门达到乙级。
因此11层是经济层数。
18层:11层以上开始需要安全出口,18层以上就要两个了,且11-18层楼梯间还要设计封闭的。
18层也是经济层数。
26层:19层开始就是一类防火建筑类型了,建筑物要设置两部防火电梯(也有三部电梯一部防火)和两个防烟楼梯。
很多城市的一些规划区域有住宅高度限制,比如80米(机场高度限制,微波通道,城市的天际线控制,城市的规划要求)的限高。
于是,
80/3=26层,这是同时满足住宅限高与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层数。
33层: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规定: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论住宅及公共建筑均为超高层建筑。
一般地,33层再往上超100米了,无论从规范还是安全性都是另一个标准了,因此33层也是经济层数。
经济层数分界点的来源
决定一栋建筑层数的分界点来源多个方面。
有城市规划指标和环境影响的要求,有考虑人的生理因素要求,考虑消防因素,以及结构因素。
一、城市规划的限制
城市中的建筑高度都是受城市规划的控制。
例如规划条件要求多层建筑,就不能把建到七层以上。
规划要求高度控制在100米以下,那么设计大概就会在三十层左右。
如果地块北面有一栋住宅,距离50米,按南方1:1日照间距的要求,建筑物高度就不能超过50米,大概能建16层。
如果在北方,假设日照间距为1:1.2,取整为13层(50/3.0/1.2)。
发展商会尽量做足容积率和可出售面积,土地的容积率指标是决定建筑层数的决定因素。
二、人的生理情况
这主要影响到多层和高层的分界点。
多层建筑可以不设电梯,故考虑到人爬楼梯的体能限制,住宅定超过七层就要设计电梯,并且栏杆高度高于1.1米以保证安全。
而宿舍是七层以上,办公楼五层以上就要设电梯。
三、消防设施因素
这是对高层住宅建筑层数临界点影响最大的一个条件。
简单地说,就是消防员的体力和云梯车的高度确定了住宅建筑的常见层数关系。
消防要保证建筑防火安全,有两个重要原则:
一是保证人员安全疏散,一般采取双向疏散来保证。
这样万一发生火灾,总有一头能跑出去。
第二就是消防设施能保障消防员扑救。
其实还有一个原则,就是做好防火措施、减少可燃材料,防止火灾蔓延。
城市中消防队的灭火设施室外靠消防车(救人用云梯车),室内靠消火栓。
那么消防员和消防车的极限决定了高层建筑的高度限制。
做过实验,消防员全副武装快速爬上不到十层,其体力已经无法保证立即投入灭火战斗。
故超过若干层后即要设消防电梯,以保障消防员的体力。
而普通消防云梯车的高度有限,所以“一部普通电梯+ 一部楼梯”的最高层数11层也确定下来。
否则建筑着起火来,消防员根本爬不上去了。
一般的云梯车高度是50米左右,18层(18*3m=54m)以上的建筑消防就很难直接救援了。
这也是消防规范要求18层是一个分界点。
18层以上的建筑,要设置防烟楼梯间,严格保证疏散安全。
超过100米的建筑如果中部发生火灾,上部的人就很难施救了。
所以规范要求超过100米的公共建筑,必须设置避难层。
而且第一避难层高度不得高于45米,以方便消防施救。
而超过100米的住宅,由于非公共建筑属性,按当地规定要求处理。
有关规范条文和公摊面积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中3.1.2条根据层数进行了住宅分类:一层至三层为低层住宅,四层至六层为多层住宅,七层至九层为中高层住宅,十层及十层以上为高层住宅;几乎所有的规范对住宅这种建筑类型的各种限定,都是基于这个划分标准来制定的。
例如: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5.1.5条六层及六层以下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05m,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的阳台栏杆净高不应低于1.10m。
5.3.3条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建筑入口平台宽度不应小于2.00m。
对建安成本、得房率这些关乎项目开发收益的指标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关于电梯和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1.电梯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6.4.1:属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设置电梯:
1 七层及七层以上住宅或住户入口层楼面距室外设计地面的高度超过16m时;
6.4.2: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两台,其中应设置一台可容纳担架的电梯。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6.3.1:下列高层建筑应设消防电梯:
6.3.1.3 十二层及十二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和通廊式住宅。
启示:不想设置电梯,可以做到六层,只设置一部电梯可以做到十一层。
电梯增加造价,又影响得房率。
2. 楼梯间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
6.2.3.1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单元式住宅可不设封闭楼梯间,但开向楼梯间的户门应为乙级防火门。
6.2.3.2 十二层及十八层的单元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
6.2.3.3 十九层及十九层以上的单元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6.2.4 十一层及十一层以下的通廊式住宅应设封闭楼梯间;超过十一层的通廊式住宅应设防烟楼梯间。
敞开楼梯、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是逐级递增,越来越高防火规格的垂直疏散逃生通道。
启示:不想设置封闭楼梯间的住宅可以做到11层,不想设置防烟楼梯间的住宅可以做到18层。
防烟楼梯间还需要设置防烟前室和正压送风管道,这些设置都是需要占用公共面积降低得房率的。
《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9.2.2 四级耐火等级的住宅建筑最多允许建造层数为3层,三级耐火等级的住宅建筑最多允许建造层数为9层,二级耐火等级的住宅建筑最多允许建造层数为18层。
耐火等级逐级提高,对构件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超过100m就是超高层建筑了,规范对于超高层建筑的各个专业都有更严格的要求,例如设置避难层,不仅大幅增加造价,还大幅增加了公摊面积,降低了得房率。
2.楼层数和公摊面积
六层以下,只有一个楼梯间,一层的公摊只有十几平米,一梯两户,每户不到十平米,而且可以做到南北通透,算是用起来最好的户型了。
七到十一层,增加一个担架电梯,多五六平米,另外增加管道井和电井,每户分摊增加五平米。
十二层开始要设置消防电梯,但是要增加一个消防电梯前室以及对应的正压送风风井,如果还是一梯两户,每户要增加五六平米的公摊,这时候每户总的公摊就超过20平米了,对于八十九十平米的首置首改产品来说,得房率已经到了75%了。
超过十八层以后,要求每个单元要有两个楼梯间,每个楼梯间都要有前室,同时管井也会大幅增加,基本上会比十八层一下增加二十到三十平米的公摊面积,继续一梯两户是非常不经济的,一户套型总建筑面积80平米的住宅的使用面积不足40平米,得房率不到50%。
所以十八层以上的住宅很少有一梯两户的了。
从结构角度说,11-18层可以采用框剪结构会相对比较经济,18层以上采用剪力墙结构才能够满足设计规范。
超过二十六层,看似一样的户型的建筑含钢率将大幅提升,建造成本将迅速增加。
超过33层的住宅,假定层高2.9米,室内外高差1.2米,建筑总高度已经97米了,如果底部有商业网点,那这就是普通高层的上限了。
超过一百米的超高层建筑就已经没有现行规范依据了,建筑设计需要由国家超限研究会专项审批通过,这对住宅开发来说已经是很不经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