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

志丹高级中学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轮复习已经结束,根据我们学校高三学生起点低、基础差的实际,准确定位教学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历史教学质量。

借鉴以往的经验,我们对一轮复习进行的总结并制定二轮复习计划。

一、一轮复习总结:
主要优点
1.课堂教学路子总体上符合高三一轮复习的特点和要求。

(1)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和教学活动,目的明确,紧紧围绕着巩固落实基础知识这个重点进行。

注意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落实基础,力图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提高基础落实的力度和层次。

(2)教师对讲评课的基本流程和要求理解的透,操作熟练。

表现在:学情了解充分,讲评的针对性强、重点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突出,思维误区得到充分展示;注意结合题目对学生进行方法引导,归类讲评;补偿练习选题典型、针对性强。

2.根据课时少、任务重的新情况,注意落实学生自主预习的前置,并有督促检查措施,增强了课堂教学的主动性、针对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课堂教学中教师提示点拨比较到位,并注意与现实生活沟通,力图使学生真正理解知识,使知识得到活化。

4.教学观念明显转变。

在课堂教学中,注意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思考、总结、落实基础知识。

5.教师合作意识强,注意发挥集体的力量,搞好集体备课。

教案和课堂教学明显体现了集体备课的成果。

存在的问题:教师方面:基础知识复习中重点与全面的关系处理不到位;简单记忆,基础落实的层次低等。

学生方面:观察图、表的能力较差,不能够提取有效信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不能有效的把信息与知识建立联系;迁移和重组知识的能力较差,不能把材料、课本知识以及生活实践知识有效的整合为答案;答题时审题不清,答案不规范。

二、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高三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
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

三、目标
对重点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和结构,使一轮专题复习得到升华和巩固。

四、采取措施
1、深入研究考纲及近年高考题目,把握高考命题趋向,做到复习有的放矢,增强复习的实效。

2、合理划分好专题。

专题的划分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完整性,又要兼顾到高考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3、备课组分工合作,集体备课,加强学习与交流。

根据历史学科的特点,专题复习应集全组之力,集体备课,各位老师应对照自己的任务安排,认真备课,在上课前三天拿出教案和试题。

同时备课组内部多听课,多交流。

4、实施分层教学。

A、B层次班级要求复习完全部专题,并且在A层次创新各种形式,加大培尖力度。

C层次主要是让学生多看教材,扎扎实实搞完第一轮复习,选取几个重点专题讲述。

5、提高课堂效率,杜绝“满堂灌”。

专题的知识梳理,不能由老师包办,要求学生紧扣教材,在老师的布置下,课前或课堂上完成。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规律性问题,得出结论,从而使基础巩固和能力培养同步进行。

6、加强综合备课组活动。

在热点专题探讨、文综考试组题、学生情况分析、综合考试方法等方面加强与政治、地理备课组的合作。

7、加强历史考试方法的指导。

高考试卷中,选择题可是“供分大户”。

因此,学生有必要弄懂选择题的有关规律。

一般来说,选择题可分为陈述型选择题、比较型选择题、材料型选择题,主要考查历史事件、历史阶段特征、人物、概念、文件等要素。

答题时,考生除了要审清题意外,还要善于运用排除、比较等方法,争取用最少的时间做出准确的回答。

由于解析题
在历史考试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所以答好这部分题目也成了获取高分到关键。

一般来说,答解析题可分三步走:首先是读,每道题目考生要读两遍,注意题中提示性文字和材料的出处,弄懂题目当中事件的发生时间和空间;其次是找,在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相似点和相关点后,解题思路就会豁然清晰;最后就是答了,在准确辨别材料观点正误的前提下,要特别提醒学生,要切记按问作答,坚持论从史出,并注意规范书写。

8、练习、考试合理安排。

要精选题目,认真批改,细心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地讲解,提高练习、考试的效果。

9、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注重缓解学生压力,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性的指导。

三、时间安排
1、二轮专题复习(2010年3月下旬-5月初)
二轮专题复习强化能力培养。

以资料书《名师一号——高考二轮总复习﹒专题训练》为基础,着眼于历史知识的纵向和横向联系、比较,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网络结构;培养学生概括、分析、综合、归纳的能力;培养学生审题、答题能力;强化答题规范训练。

精选、精练、精评。

在广泛搜集资料基础上精选试题,课堂上进行限时训练,及时反馈、及时讲评。

增强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并根据练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回归书本、查漏补缺、综合训练、考前指导。

(5月中旬—6月初)
教学进度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