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项目风险管理论文摘要风险投资是指将资金投向于具有巨大增长潜力但同时在技术、市场等各方面存在巨大失败风险的高新技术产业以促进金融、产业、科研相结合的一种投融资行为。
这种被称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知识经济的孵化器”的投融资方式,创造了高科技企业快速成长的神话,促进了知识经济蓬勃成长。
其实质是通过投资于一个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群,将其中成功的项目进行出售或上市,实现所有者权益的变现(蜕资),这时不仅能弥补失败项目的损失,而且还可使投资者获得高额回报。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将项目风险管理的理论、方法、技术和手段运用于风险投资中,从而帮助投资项目管理者有效规避高风险,实现高收益。
全文具体阐述了风险投资中的投资项目风险分析(包括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以及风险管理两大部分内容,试图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管理体系。
0引言根据美国全美风险投资协会的定义,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是由职业金融家投入到新兴的、迅速发展的、有巨大竞争潜力的企业中的一种权益资本。
风险投资的风险与收益一般成正比关系,即风险越大,获利可能性越高。
如何在未知风险的情况下追求最大的收益是投资者普遍关注的问题,因而必须对投资风险进行科学的项目风险管理,才能有效规避风险,获取最大的收益。
1关于风险投资项目风险风险投资项目风险是指由于风险资本投资于项目企业而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这种损失包括投入资本的损失和预期收益未达到的损失。
在风险投资活动中,风险的具体表现形式有:(1)投资于某项目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该项目未能产生收益而造成的损失。
(2)尽管投资项目产生了收益,但是产生的收益低于预期收益。
(3)由于财务等方面原因,为了变现投资而抛售所投资的项目。
(4)由于通货膨胀及不可预料事件的发生而造成的损失。
风险投资的运作是一项承接工程,因而其投资的风险来源也必然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技术风险、财务风险、投资分析风险、利率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和环境风险等。
2关于风险投资中的项目风险管理风险投资中的项目风险管理是指风险投资项目管理者通过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风险评价,并以此为基础合理地使用多种管理方法、技术和手段对风险投资项目活动涉及的风险实行有效的控制,采取主动行动,创造条件,尽量扩大风险投资活动的有利后果,妥善地处理风险事故造成的不利后果,以最少的成本安全、可靠地实现风险投资项目的总目标。
[1]在风险投资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实施项目风险管理一般包括三个过程:即风险识别、风险的分析与评价、风险处理。
风险识别是根据风险投资过程中出现的各种迹象判断所出现的风险属于哪一类,一般都是根据风险投资家的经验及投资理论中对各类风险的描述进行判断。
风险的分析与评价主要是分析风险发生的概率及估算风险发生后预期的风险损失对投资过程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一般采用数学方法和模型,并运用计算机系统。
风险处理的手段通常有三个:风险控制、风险自留和风险转移。
风险控制是采取一定的措施将风险控制在最低的限度以内或者消除风险、避免风险。
风险自留是让风险自生自灭,不采取措施预防或避免。
风险转移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的其他各方。
3风险投资中项目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1)风险识别A.风险投资项目的商业风险识别风险投资项目的商业风险是指风险投资环境的变化或者投资水平的差异所形成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
投资环境和投资水平形成风险投资的商业风险。
其影响因素有:(a)投资项目的类型。
不同类型的高科技企业其投资额不一样,年经营费用不一样,年经营收益也不一样,一般地讲,投资于消费型高科技企业风险要相对于小一些,投资阶段越靠后其风险也就越小。
(b)投资项目的管理水平。
投资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该投资项目收入支出的大小,也决定了该项目抗商业风险的能力。
管理水平高的投资项目,其经营支出低而经营收益高,这样就保证了尽快收回投资,保证了在外部环境变坏的情况下也能维持。
所以管理水平高的投资项目,其抗商业风险的能力就强。
(c)投资项目竞争对手的情况。
所投资项目竞争对手的情况,直接影响到该项目的收益大小,与其商业风险的关系很大。
比如,当有同类型的竞争企业出现后,所投资项目的经营收益必然要受到影响,多数都是经营收益下降,这样就加大了商业风险。
所以,对于竞争对手是否出现,出现时间的早晚等问题,必须在投资之前进行详细研究。
(d)经济景气与政府政策。
经济景气情况,直接影响到某一地区的投资规模和需求量的变化。
某一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若是不景气,会导致该地区原有发展规划和投资计划发生削减,从而加大了投资的商业风险。
同时,政府政策的改变,尤其是调整性政策的出台,必然导致某些项目成为牺牲品,结果导致此类项目的商业风险加大。
针对风险投资项目商业风险的影响因素,一般可采取以下策略来降低投资项目的商业风险:(a)进行组合投资。
(b)选择擅长经营的项目。
(c)控制技术,限制竞争。
(d)在经济上升期投资。
(e)选择能及时变现的项目进行投资。
B.风险投资项目的资金风险识别风险投资项目的资金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及价格水平的变化所带来的资金收益的不确定性。
风险投资公司向风险企业大量注入资金后,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利率水平及其变化的一些基本因素,如通货膨胀、金融政策、财经政策、税收政策等。
其中主要研究通货膨胀这个最基本的因素。
在通货膨胀的时候,利率和价格水平变动,金融采取银根紧缩的政策,利率上升,致使贷款成本随之增加,或难以得到贷款,就会导致风险企业资金紧张,从而带来资金风险。
同时通货膨胀,价格上升,拉动生产中所使用的材料、设备等成本上升,也会带来资金风险。
对于风险投资公司来说,由于通货膨胀引起了股市和汇率波动,会因为股票价格指数的下降或汇率的下滑,使风险投资者承担一定的资金风险。
C.技术成果转化过程中的各种风险这是风险投资中最为突出的一种风险。
其主要种类有:(a)技术风险。
科研成果转化中的新产品、新技术究竟是否可行,在预期与实践之间可能会出现偏差,形成风险。
具体表现形式有技术水平风险、转化风险、配套风险。
(b)市场风险。
即新产品、新技术的可行性与市场不匹配引起的风险。
大量实验证明,市场风险是导致新产品、新技术商业化、产业化过程中断甚至失败的核心风险之一。
(c)知识产权风险。
这在科研成果转化过程中具有特别的意义。
主要指侵权风险、泄密风险。
(d)投入风险。
表现为数量风险和结构风险。
(e)信用风险。
成功的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离不开有效的信用保证结构支撑,组成信用保证结构的各个转化过程参与者是否有能力履行其职责,是否愿意并且能够按照法律文件的规定在需要时履行其所承担的对转化项目的信用保证责任,就构成转化过程所面临的信用风险。
(f)时间风险。
即当一项新产品刚进入商业化、产业化阶段,就被更新的产品和技术所替代而形成的风险。
(g)外部风险。
指相对于科研成果商业化、产业化过程自身而言的各种社会的、政治的、自然的环境所引起的风险。
D.风险投资项目的流动性风险识别风险投资项目的流动性风险即退出风险是指风险投资者从投资项目中退出时所可能遭受的损失。
决定风险投资变现性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条:(a)证券市场的完善程度。
(b)投资项目价值量的大小。
(c)投资项目的发展前景。
(d)宏观经济情况。
(e)风险企业的净现金流量。
降低风险投资流动性风险的策略:(a)建立“第二板”股票市场。
(b)把握好搭配投资比例。
(c)选择容易分段撤资的项目进行投资。
(d)选择有发展前景的项目进行投资。
(e)保证有能力持有风险项目足够长的时间。
(f)操纵风险企业的现金流量。
[2](2)风险估计A.确定型风险估计(a)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分析(Break-EvenAnalysis)通常又称为量本利分析或损益平衡分析。
它是根据风险投资项目在正常生产年份的产品产量或销售量、成本费用、产品销售单价和销售税金等数据,计算和分析产量、成本和盈利这三者之间的关系,从中找出三者之间联系的规律,并确定项目成本和收益相等时的盈亏平衡点的一种分析方法。
在盈亏平衡点上,风险投资项目既无盈利,也无亏损。
通过盈亏平衡分析可以看出风险投资项目对市场需求变化的适应能力。
(b)敏感性分析敏感性分析(SensitivityAnalysis)的目的是,考察与风险投资项目有关的一个或多个主要因素发生变化时对该项目投资价值指标的影响程度。
通过敏感性分析,使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在风险投资项目经济分析中由于某些参数估算的错误或是使用的数据不太可靠而可能造成的对投资价值指标的影响程度,有助于我们确定在风险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重点调查研究和分析测算的因素。
[3] (c)概率分析它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方法来预测和研究各种不确定因素对风险投资项目投资价值指标影响的一种定量分析方法。
通过概率分析可以对风险投资项目的风险情况作出比较准确的判断。
主要包括解析法和模拟法(蒙特卡罗MonteCarlo技术)两种。
B.不确定型风险估计主要有小中取大原则、大中取小原则、遗憾原则、最大数学期望原则、最大可能原则。
C.随机型风险估计主要有最大可能原则、最大数学期望原则、最大效用数学期望原则、贝叶斯后验概率法等。
(3)风险评价A.定性风险评价方法(a)主观风险评价法传统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主要包括:2经理观察法。
即老练的风险投资公司经理根据自己的经营经验,从一个风险企业的生产经营现象上就可以觉察出它的问题所在以及风险程度的大小。
2资产负债表透视法。
是由富有经验的会计师传授下来的通过观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上资金的来源和运用的情况,透视风险企业的风险程度的方法。
2企业股票跟踪法。
这一方法假定风险企业的经营成败状况和风险大小反映在企业发行的股票价格的变化上,于是就按照企业股票的涨跌判断企业风险的大小。
2事件推测法。
是利用风险企业中更为具体的内部和外部环境的信息,对于当前影响企业的较重要事件作出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发展上的推测,并在此基础上确定企业风险的大小。
现代的主观风险评价方法致力于将传统主观方法涉及到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并且设法将传统上的主观方法的定性分析特征转向定量分析上,由此而将主观分析扩展到能够同时完成综合评价风险因素与测量风险临界值的双重任务。
最具代表性的是所谓的“A记分”方法。
“A记分”方法首先试图将与风险企业的风险有关系的各种现象或标志性因素列出,然后根据它们对企业经营成败的影响大小进行赋值,最后将这个企业的所得数值或记分加起来,就可以知道该企业的确切风险程度。
其思路是,企业的经营失败并不是一下子突然发生的,而是有一个逐步滑坡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首先发生一些经营上的缺点或不足,这时虽离失败还很远,但如果不能加以克服,这些缺点就会导致经营上的错误产生;如果错误得不到纠正,企业就会出现明显的破产前征兆,而这时企业假如还不能悬崖勒马,则下一步必然是企业的破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