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1、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义务。
以下关于探望权的说法错误的是(D )。
A.探望权是父母子女之间身份权的一种表现B.属于法定的强制性的权利和义务C.探望权的行使必须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D.属于任意性的权利和义务2、不属于监护的撤销条件的是(D)。
A.监护人未尽到监护的义务B.监护人对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实施了不法侵害C.继续保持监护关系显然对被监护人不利D.依法设定监护的客观情况已经消失3、关于收养和抚养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A.收养关系终止,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拟制血亲消灭。
B.基于抚养事实而产生的拟制血亲关系,可因作为这种拟制血亲存在基础的婚姻关系的解除而终止。
C.收养关系终止,因收养而产生的所有亲属关系消灭。
D.离婚当然消灭因抚养事实业已形成的所有拟制血亲关系。
4、已婚职工探望父母,每( D)年可休一次探亲假?A.一年 B.二年C.三年 D.四年5、没有权利请求人民法院暂停探望权人的探望的主体包括( D )A.子女本人 B.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的一方C.对未成年人负有监护职责的人 D.人民检察院6、甲乙婚后生下一子丙,丙5岁时,甲乙因感情不和离婚,丙由甲直接抚养,乙按月给付抚养费,两年后乙与丁结婚,丙与丁之间的关系是(C)。
A 继父母子女关系B 没有任何关系C 姻亲关系D 养父母子女关系7、甲乙离婚时,儿子丙判给甲抚养,后来甲嫁给丁,丁经过乙的同意后,办理了登记收养手续,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丁是丙的继父,丙与乙的父子关系解除B 丁是丙的养父,丙和乙的父子关系解除C 乙仍是丙的生父,丙可以继承乙的财产D 甲和丁离婚后,丁可以不再抚养丙8、《婚姻法》第21条第2款规定,“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的或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其所称的“不能独立生活的子女”不包括(B)。
A 尚在校接受高中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B 尚在校接受大学教育但没有收入的C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D 尚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但无法维持正常生活的成年子女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继子女成年后,继父母子女关系自动解除B 继子女在生父或生母死亡后,继父母子女关系自动解除C 受继父母抚养成人的继子女,在继父母年老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时,应负担继父母的生活费。
D 与继父母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在生母与继父或生父与继母离婚后,继父母子女关系自动解除10、无配偶的男性收养女性的,收养人与被收养人的年龄应相差(C)以上。
A 3 0周岁B 35 周岁C 40周岁D 38周岁11、夫妻收养子女的,双方都要满(A)A 30周岁B 35周岁C 40周岁D 45周岁12、夫妻一方未与另一方商量擅自收养子女的,另一方不同意的,其收养行为(A)。
A 无效B 有效C 效力待定D 可撤销13、一般而言,为了稳定收养关系,被收养人只能是未满(B)的未成年人。
A 18周岁B 14周岁C 10周岁D 16周岁14、未成年养子女与养父母解除收养关系的,其与生父母的权利义务关系(A)。
A 自然恢复B 经宣告后恢复C 经登记后恢复D 无法恢复15、刘老根有两个儿子,二儿子刘魁16岁时过继给一直支助他读书的刘长根,刘长根是刘老根的哥哥,年近60了仍未娶妻。
三方协议后到登记机关办理了收养手续,登记机关应否予以登记(B)。
A 不应该,因为刘魁已经16岁了B 应该,因为刘老根是刘长根的弟弟,情况特殊C 不应该,因为刘老根自己有能力抚养D 应该,因为刘老根是单身,情况特殊16、未成年人被收养,必须出于不能得到生父母的抚养,不包括以下那个情形(D)。
A 丧失父母的孤儿B 查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C 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D 生父母不愿抚养的子女17、收养人将被收养人抚养成年后,因为不和无法共同生活,养父母可以向法院起诉,下列诉讼请求不能得到法院支持的是(D)。
A 解除收养关系B 以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为由要求被收养人给付生活费C 以养子女成年后虐待养父母为由,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D 以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为由,要求法院将养子女购买的共同居住的房屋判给养18、甲在父母去世后变成孤儿,甲父母生前的朋友若想担任甲的监护人,要经过(C)的同意。
A 孤儿院B 民政部门C 甲所在的居民委员会D 甲的学校19、甲父母双亡,留下了大笔遗产,甲的亲戚朋友争相充当甲的监护人,因此发生争议,有人直接起诉至法院,法院应当(A)。
A 以未经有关单位指定为由驳回起诉B 受理C 驳回诉讼请求D 直接指定20、甲乙是兄弟,他们的父母在一次事故中死亡,当时甲未成年,乙已经在一家公司工作,若下列人员都有监护能力,则甲的监护人由(A)担任。
A 甲的祖父母B 乙C 甲的舅舅D 甲的成年朋友21、甲13岁,乖巧伶俐,逗人喜爱,可惜父母双亡,甲的亲戚和父母生前的朋友都想担任甲的监护人,居民委员会在指定监护人时,应当征求(D)的意见。
A 甲的学校B 法院C 甲的祖父母D 甲22、甲乙二人离婚后不久,乙死亡,留下一亲笔遗嘱,将其全部财产留给她与甲所生的独生女,但特别指定乙的妹妹为其女儿的监护人,声明“绝对不许”其生父为其女儿的监护人。
甲向法院起诉,要求抚养女儿,并作为其监护人,法院应当(A)。
A 接受甲的请求B 驳回甲的请求,指定乙的妹妹为监护人C 驳回甲的诉讼请求,指定女孩的祖父母为其监护人D 驳回甲的请求,指定第三人为监护人23、农村小童甲11岁,父母双亡,祖父母年过80岁,兄姐皆无,其姑夫愿作监护人,但应取得(D)同意。
A 祖父母B 人民法院C 亲属会议D 村民委员会24、甲离婚了,儿子八岁的丙(有许多个人财产)随甲生活,因甲外出经商,委托好友乙代为看护。
一日,乙喝醉了,丙偷跑出去损坏了邻居的高档电器一台。
损害赔偿责任应由(C)承担。
A 甲B 乙C 甲乙共同承担D 甲乙丙共同承担25、甲带着八岁的儿子乙外出玩,遇同村一无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丙,丙无故上前打乙,乙捡起路边的石头追打丙,甲虽奋力阻拦,但丙仍受伤花去医药费2000元,对这2000元(D)。
A 由丙的监护人承担B 主要由丙的监护人承担C 由乙的监护人承担D 主要由乙的监护人承担二、案例分析1、原告甲(女)和被告乙(男)于1988年结婚,婚后生有一女取名吴某,目前正在中学读书。
2001年7月,双方因感情不和,经某市某区人民法院判决离婚。
在离婚判决中确认女儿吴某随其父亲乙共同生活,甲每月负担抚育费200元,至吴某满 18周岁时止。
同时判定,甲可于每个月最后一个周末接吴某到自己家中共同生活1天。
离婚后,甲不但每月将女儿接回家中1次,而且常常到女儿所在的中学看望女儿。
由于原、被告在离婚之前的争吵给女儿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加之吴某对母亲从前喜欢打麻将非常不满,对甲的探望经常流露出冷漠甚至厌烦的情绪。
2002年2月的一个周末,甲将女儿接到自己住处,晚上来了几个朋友一起玩牌,场面一片喧哗,吴某非常反感,认为影响了自己复习功课,背起书包回到自己家中。
此后,甲再到学校看望时,吴某拒绝会见。
在法院判决指定的会见日,吴某也拒绝前往甲家中。
甲认为女儿的表现是由乙指使,2002年5月,甲一纸诉状将乙告上法庭,请求法庭保护其探望权。
乙提出反诉,要求中止甲的探望权。
问:法院应当如何处理该案?参考答案:法院应当支持乙的诉讼请求,驳回甲的诉讼请求,依法中止甲的探望权。
《婚姻法》第38条规定,父母行使探望权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法院可以中止其探望权。
中止的事由消失后,探望权可以恢复。
本案中止探望权的条件和程序均符合法律规定。
2、李某(男)于1992年因酒后驾车、犯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
其妻关某一人抚养不满一岁的儿子李予,生活十分困难。
1993年,李某和关某离婚。
关某为了能顺利改嫁,将儿子送给了蔡某夫妇收养。
蔡某时年41岁,与妻结婚多年未育。
双方达成了收养协议。
当双方到民政部门办收养手续时,被告知还必须征得孩子生父的同意。
在狱中的李某虽毫无心理准备,但苦于自己不能抚养孩子,又不能拖累妻子,无奈在收养协议上签了字。
1997年,李某出狱,借钱做起了买卖。
经过几年努力,日子逐渐富裕起来。
为了领回儿子李予,李某起诉到法院,以当初迫于无奈才同意送养、现在自己有能力抚养为由要求解除收养关系。
问:法院应否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为什么?参考答案:(答案要点)不应当支持李某的诉讼请求。
因为收养关系是合法有效的。
收养的成立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也履行了登记程序。
李某的同意虽然有些无奈,但是其真实的意思表示。
收养关系有效成立以后,不能够随意解除。
3、2004年8月,小明(8岁)的父母在一次车祸中双双受重伤,经抢救无效死亡。
因父母死亡后留下大量遗产,故小明的爷爷、哥哥(20岁)和姐姐(18岁)为抢占遗产,争相要当小明的监护人。
由于争执不下,三人申请居委会指定。
在居委会指定之前,小明暂时和爷爷住在一起。
在此期间,小明在学校打伤小光。
问:(1)对于小光的伤害,谁应负责赔偿?(2)假设小明的父母在死亡之前立遗嘱指定小明的姐姐为监护人,应否获得支持?(3)假设小明有个人财产2000元,其监护人能否在征得小明同意后,将小明的财产捐给贫困山区?参考答案:(1)小光的伤害应由小明的爷爷负责赔偿。
如果小明有财产,应从其财产中首先支付。
因为此案伤害发生时监护人还没有被指定,小明的爷爷是实际的监护人和顺位在先的法定监护人,应由其承担监护责任。
(2)应该获得支持。
虽然我国法律没有规定遗嘱监护这一方式,但未成年人的父母用遗嘱为未成年人在法定监护人范围中指定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并无不利的,应予承认和保护。
(3)不能。
小明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同意的意思表示无效。
监护人除为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财产。
4、王福和王禄均已结婚,与父母分居,单独生活。
1998年2月,他们请来舅父作见证人,达成“赡养协议”:王福负责父亲的生养死葬,王禄承担母亲生养死葬的义务。
2003年6月,其父因心脏病去世。
2004年5月,其母患癌症住院治疗,所需治疗费用甚多。
王禄深感独支不力,与哥哥王福协商,要求哥哥承担一部分医疗费。
王福以“赡养协议”约定了兄弟两人的赡养义务,且他已完成了自己对父亲的赡养义务为由,拒绝再承担母亲的医疗费。
请回答:(1)如何看待王福和王禄的“赡养协议”?(2)王福应否分担母亲的治疗费用?参考答案:(1)王福和王禄之间达成的“赡养协议”,在对父母能充分承担赡养义务、且不违背父母意志时,可以视为父母双方都生存时对赡养具体方式的约定。
但这种约定不等于免除对父母任何一方的赡养义务。
(2)我国《婚姻法》规定:“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时,无劳动能力的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