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年浙江省高考选考生物生态复习练习

学年浙江省高考选考生物生态复习练习

生态复习
一、真题合集
1.(2019.4)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增加化肥的使用
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2.(2019.4)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温度B.氧气的垂直分布C.光的穿透性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
3.(2019.4)在对某自然保护区内甲、乙两个不同物种的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之后,又开展了连续4年的跟踪调查,计算其L值(L=当年末种群个体数量/前一年末种群个体数量),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关于这4年调查期间的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1年末甲乙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一定相等
B.第2年末乙种群数量不一定大于甲
C.第3年末乙种群数量达到了最大值
D.这4年中甲种群每年增加的数量是相等的
4.(2019.11)下列生态系统中最稳定的是
A.沙漠B.苔原C.草原D.热带雨林5.(2019.11)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防治措施的是
A.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B.建立污水处理厂
C.禁止工业废水超标排放D.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
6.(2019.11)下列关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中的植食动物属于不同的营养级
B.陆地生态系统中通常以捕食食物链为主
C.捕食食物链由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组成
D.难降解的有害物质会沿着食物链转移和富集
7.(2019.11)下列关于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包括其粪便中的能量
B.生产者能将约10%的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C.相同条件下恒温动物的体重净增长低于变温动物消费者
D.消费者营养级具有的能量与该级消费者的平均体重成正相关8.(2019.4)冬候鸟秋天飞到南方越冬,使群落的组成发生了变化。

这体现了群落的
A.时间结构B.水平结构C.向光弯曲生长D.分层现象
9.(2019.4)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
..的是
A.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
B.大气中的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
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
D.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10.(2019.4)下列关于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容纳量是种群在该环境中的最大数量
B.环境容纳量会随着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改变
C.环境容纳量由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
D.种群的指数增长会受到环境容纳量的限制
11.(2019.10)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是
A.泥石流频发B.臭氧减少C.酸雨普降D.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12.(2019.4)下列人类活动不会
..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A.多开汽车B.火力发电C.植树造林D.燃煤取暖
13.(2019.10)酸雨产生的多种危害中,不包括
...
A.伤害陆地植物B.破坏水体生态平衡C.产生温室效应D.破坏土壤肥力14.(2019.10)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一片草地B.生物圈C.一个池塘D.一片森林
15.(2019.4)地球上具有最丰富生物基因库的是
A.水稻田B.草原C.荒漠
D.热带雨林
16.(2019.10)种群的数量变化曲线如图中a,b;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出生率等于零
B.当某害虫种群数量达到K/2时,进行杀虫效果最佳
C.若空间充足,种群数量增长一定如曲线a所示
D.若曲线b、变成曲线b2,说明该种群生存环境变得恶劣17.(2019.4)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
..的是
A.种群密度的变动受性比率的影响B.环境容纳量代表种群的最大密度
C.年龄结构可预测种群未来数量的变化D.出生率受种群的遗传特性和环境的影响
18.(2019.10)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的性比率都为1:1 B.种群内的个体都能互配繁殖
C.种群在理解条件下呈“S”形增长D.种群的老龄个体比例过大,预示种群密度将下降
19.(2019.10)图中甲、乙为同一群落中
的两个种群,曲线表示δ(δ=出生率/
死亡率)随时间的变化。

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A.t1和t4时刻乙种群的种群密度相同
B.t2时刻甲、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C.t2和t3时刻乙种群的自然增长率一定相同
D.t2→t4甲种群密度先上升后下降
20.(2019.10)某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大型鱼类种类减少,将导致A.生物群落发生演替B.食物网复杂程度降低
C.食物链的环节增多D.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
21.(2019.10)某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请回答:
(1)该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写出该食物网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2)黑莺在最长的食物链中处于第个营养级。

从能量流动角度看,处于食物链顶位的黑莺种群数量最少、能量也最少,原因是能量流
动是单向的且。

(3)为控制农田鼠害提供依据,可用法调查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

(4)若施用某农药控制三化螟的数量,会导致该农药在黑莺体内积累并对其造成危害。

这种现象称为。

22.(2019.4)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请回答:
(1)蛇在最长的食物链中处于第__ _个营养级。

通常情况下,变温动物所在食物链的营养级的数目比仅有恒温动物的_ _。

(2)在该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随季节更替发生规律性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群落的_ _结构。

若该群落由于火灾被毁灭,经若干年后此地又重新形成新的群落,这种群落演替类型属于。

(3)图中的“→”除表示捕食关系外,还可表示_ _的方向。

(4)若狐侵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保持相对稳定,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_ _能力。

23.(2019.10)某苔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1所示,其能量流动过程如图2所示。

请回答:
(1)图1中的生物构成了条食物链,其中处于第二个营养级的生物有种。

(2)图1中生物体内DDT浓度最生物是。

(3)图2 中,甲代表的生态系统成分是。

能量从第一个营养级到第二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用图2 中的字母表示)。

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通过的同化实现的。

24.(2019.4)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该食物网中,藻类固定的能量可通过_______条食物链传递给绿鹭。

绿鹭分别处于第_______个营养级。

(2)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_________,但对划蝽的影响并不大,这是由于该食物网教复杂,生态系统的_______功能较强。

(3)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分析,鲶鱼粪便中的能量(填“能”或“不能”)直接被水蚤利用。

在该食物网中,体形较大的鲶鱼数量比水蚤的少,其原因是_____。

25.(2019.11)某湖泊生活着金鱼藻、浮萍、芦苇等生物,并长期养殖鯽鱼。

回答下列问题
(1)从湖岸到湖心依次生长着芦苇、浮萍和金鱼藻等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____结构。

动、植物残体主要落在__________层发生腐败和分解。

若从湖底裸地开始逐渐演替为陆生群落,这种演替属于__________演替。

(2)用标志重捕法调查鲫鱼种群密度,若调查期间有些个体身上的标志丢
失,则该种群密度的估测数值会__________。

当鯽鱼被大量捕捞后,其K值将__________。

(3)在保证食物充足、环境适宜的条件下,该湖泊中鲫鱼种群的增长方式为__________。

26.(2019.4)某生态系统碳循环的部分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的字母_______表示大气中的CO2,由于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含量夏季______冬季。

(2)CO2被生产者吸收转变成体内物质进入生物群落,再被图中的A、B 的和C的分解作用以及E的燃烧,转变成CO2后再重新循环。

若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处在正常演替过程中,生产者
吸收的CO2量______整个生物群落排放的CO2量。

(3)若将本题图修改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示意图,可将D的含义改为__________,其他字母及文字代表的含义不变,还需要修改之处有:增加“光→A”、取消“→E→D”、____________
27.(2019.4)【加试题】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生产量和生物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陆地生态系统的总初级生产量随着维度的增加而增加
B.顶极群落的净初级生产量小于同类型的非顶极群落
C.因海洋生态系统中以捕食食物链为主而导致生物量为倒金字塔形D.食高等植物的消费者比食单细胞藻类的消费者具有更高的次级生
产量
1—20:ADDDD DCADB DCCBD DBDDB
21.(1)水稻水稻→黑线姬鼠→黑莺(2)五传递效率约10%(逐级递减)
(3)标志重捕(4)生物放大22.(1)五多(2)时间次生演替(3)能量流动(4)自我调节
23.(1)10 3 (2)北极狐和雪鸮(3)分解者b/a×100% 生产者
24.(1)8 4、5和6 (2)下降自我调节(3)不能鲶鱼所处的营养级比水蚤的高,获得的能量较少25.(1)水平底泥原生(2)偏大基本不变(3)逻辑斯谛增长
26.(1)D 低于(2)呼吸作用大于(3)非生物环境取消D“→”A
27.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