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班组长考试题库

班组长考试题库

班组长考试题库一、判断题1.《煤炭法》第7条明确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2.安全第一,是强调安全、突出安全、安全优先,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3.“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前提条件和根本途径。

(√)4.现场操作过程中,当生产和安全发生矛盾时,安全必须服从于生产。

(×)5.“综合治理”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手段和方法。

(√)6.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活动的主体,在安全生产中承担主体责任。

(√)7.只要双方自愿,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8.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从业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批评、检举、控告或者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

(√)9.生产经营单位有权要求不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

(×)10.劳动者工伤的,用人单位有权要求解除劳动合同。

(×)11.职业病病人变动工作单位,其依法享有的待遇消失。

(×)12.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具备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不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13.把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和职业危害因素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会有负面影响,引起恐慌,增加思想负担,不利于安全生产。

(×) 14.职工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

(√)15.职工应依法接受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掌握所从事岗位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16.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于24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17.发现矿井有透水征兆时,应当立即停止受水害威胁区域内的采掘作业,撤出作业人员到安全地点,采取有效安全措施,分析查找透水原因。

(√)18.瓦斯矿井必须装备煤矿安全监控系统,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必须24h连续运行。

(√)19.对需要经常移动的传感器、声光报警器、断电控制器及电缆等,由采掘班组长负责按规定移动,严禁擅自停用。

(√)20.安全生产责任制是企业最基本的安全制度,是岗位责任制的组成部分。

(√)21.作业规程是操作人员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现场操作的技术依据,它是固定不变的,不随工作面的变化而变化。

(×)22.所有煤层的顶板都具有伪顶、直接顶和老顶。

(×)23.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极易垮落的薄岩层叫直接顶。

(×)24.伪顶多随采随落,所以它都混杂在原煤里,增加了煤的含矸率。

(√)25.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的一层或几层岩层,厚度为1~2m左右,通常由泥岩、页岩、粉砂岩等比较容易垮落的岩层组成。

(√) 26.煤层的直接顶不像伪顶那样容易垮落,但在采煤回柱后很容易自行垮落。

(√)27.老顶一般采煤后长时期内不易自行垮落,只发生缓慢下沉。

(√)28.煤层的厚度是决定煤层开采价值和选择不同采煤方法的主要依据。

(√)29.煤层倾角越大,开采起来越困难。

(√)30.通常将矿井巷道按服务范围不同分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

为一个采区或数个区段服务的巷道,如采区上(下)山、采区车场、采区硐室等都是准备巷道。

(√)31.采煤后废弃的空间称为采空区,又称“老塘”。

(√)32.采煤工作面的采煤工作包括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等五道主要工序,通常称为回采。

(√)33.单排眼就是沿工作面只打一排炮眼,一般用于薄煤层或煤质软、节理发育的煤层。

(√)34.双排眼就是沿工作面布置两排炮眼,两排炮眼的具体布置形式有对眼、三花眼及三角眼等,一般适用于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

(√)35.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如果煤质中硬时可用对眼。

(√)36.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如果煤质比较松软时就采用三花眼。

(√)37.采高较小的中厚煤层,如果煤层上部煤质软或顶板较破碎时可用三角眼。

(√)38.三排眼也称五花眼,用于采高较大的中厚煤层或煤质坚硬的煤层。

(√)39.采煤工作面炮眼的装药量要根据顶板岩性、煤层软硬程度、炮眼深度及位置,结合生产经验和相似条件来确定。

一般顶眼的装药量要多些,约为150-600g。

(×)40.随着采煤工作面不断向前推进,顶板悬露面积会越来越大,为了工作面的安全及正常生产,需要对采空区进行及时处理。

(√)41.采煤工作面必须及时回柱放顶或充填,控顶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时,仍然允许采煤。

(×)42.采煤工作面回柱放顶前,必须对放顶的安全工作进行全面检查,清理好退路。

(√)43.回柱放顶时,必须指定有经验的人员观察顶板。

44.回柱放顶时,放顶人员必须站在支架完整,无崩绳、崩柱、甩钩、断绳抽人等危险的安全地点工作。

(√)45.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及收尾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

46.采煤工作面采用点柱支护时不需要戴帽。

(×)47.采煤工作面备用柱按20-30%考虑并预计采面支柱总数量。

(√)48.直接顶第一次大面积冒落,称为直接顶初次垮落。

(√)49.从开切眼煤壁到直接顶初次垮落时切顶线的距离叫做直接顶初次垮落距。

(√)50.采煤工作面放炮后要及时打好贴帮柱支护煤帮顶板,减少空顶时间。

(√)51.煤层坚硬时可以空顶作业。

(×)52.过断层时要减少炮眼密度,增加装药量,快速地过断层。

(×)53.进入工作面前、放炮后支护前必须进行敲帮问顶。

(√)54.发现顶板来压造成支架失效和巷道变形,必须及时维修,重新加强支护,并保证巷道断面满足行人、通风和运输的需要。

(√)55.工作面采高越大或煤层节理越发育越容易片帮。

(√)56.工作面来压越严重片帮越严重。

(√)57.工作面顶板越破碎片帮越严重。

(√)58.片帮时下落的大块煤炭容易砸伤工作面的作业人员,造成人身伤亡事故。

(√)59.我国井巷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方向是更广泛地应用各种性能的钻车和钻装机并实现动力单一化,提高转载、运输、支护等配套的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60.由矿山压力的作用引起的一系列的自然现象,如顶板下沉、开裂、冒落、工作面和巷道内煤的片帮、底板鼓起、支架变形、破坏、充填物沉缩、煤与瓦斯突出以及冲击地压等现象称为矿山压力显现。

(√) 61.煤层比岩层的坚固性小,由于煤层软,易于片帮,所以掘进断面一般不应大于设计断面。

(√)62.煤层内多含有瓦斯,爆破后又有大量煤尘飞扬,故应慎重选择爆破器材和爆破方法,以免引起瓦斯、煤尘爆炸。

(√)63.对于服务年限短的煤巷,一般可以在掘进的同时,架设永久支架。

(√)64.新巷开掘施工,必须先架设好开口抬棚,要浅打眼、少装药、放小炮。

(√)65.回收支架、支柱、背帮板块时,可以用回柱绞车回柱,也可以手工回收。

(×)66.回收支架时,必须严格遵循“由里往外”逐架回收的原则,严禁人员进入已回收过的无支护的回收点以内巷道做其它工作。

(√)67.架棚支护的巷道,放炮后必须立即在工作面向前移动前探支架,没有采用金属前探梁等临时支护的,一律停止作业。

(√)68.打密集支柱时,每隔10-15m应留一个0.5m以上的安全出口,以便回柱放顶时出料和撤人。

(×)69.掘进工作面有淋水的地段,要加大支架密度,背严帮顶,提高支架的稳定性,防止冒顶事故的发生。

(√)70.掘进上山时应特别注意通风工作。

由于瓦斯的相对密度小,常常积聚在上山掘进工作面附近,如果不采取措施,可能会发生瓦斯爆炸。

(√) 71.巷道支护的作用在于改善围岩稳定状况和控制围岩运动的发展速度,以维护安全的工作空间。

(√)72.木支架按照顶梁与柱腿的连接形式有亲口棚子和鸭嘴棚子两种,相比之下,鸭嘴棚子可以在各种地压条件下使用,所以比亲口棚子使用更广泛。

(×)73.架设点柱时,每根点柱都必须戴帽,柱帽的规格应符合作业规程的要求,柱端平面应向上,与柱帽接触处要用木楔打紧,严禁在一根支柱上使用双柱帽和双楔子。

(√)74.在掘进工作面10米内、地质破坏带附近10米内、巷道交叉点附近10米内、已经冒顶处附近10米内,都是容易发生顶板事故的地点,巷道支护必须适当加强。

(√)75.凡违反党和国家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令、条例、规程、制度和有关规定的,均属违章指挥。

(√)76.临时轨道轨距误差不大于10mm、不小于5mm,轨道接头间隙不超过10mm,内错差、高低差不大于5mm,水平误差不大于10mm。

(√)77.可以使用1台局部通风机同时向2个作业的掘进工作面供风。

(×)78.矿井瓦斯是煤矿生产过程中,从煤、岩内涌出的以甲烷为主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的总称。

(√)79.井下引爆瓦斯的火源主要有电气火花、爆破火源、撞击或摩擦产生的火花和井下明火(如煤炭自燃、井下吸烟、电焊、气焊、化纤衣服摩擦产生火花以及雷电通过电话线、轨道、金属管道等传导到井下)。

(√)80.凡是发生在煤矿井下及地面井口附近、威胁到煤矿井下安全生产和人员生命安全的火灾统称为矿井火灾。

(√)81.矿尘的危害主要是会导致尘肺病,引起燃烧和爆炸,污染劳动环境,加速设备磨损并缩短精密仪器使用寿命等。

(√)82.煤矿井下运送爆破物品时,电雷管必须由放炮员亲自运送,炸药由放炮员或在监炮员的监护下由熟悉爆破安全知识的人员运送。

(√)83.装配引药必须在顶板完好、支架完整、避开电气设备和导电体的爆破工作地点附近进行,严禁坐在爆破材料箱上或电气设备开关上面装配引药。

(√)84.探水过程中,在钻进时,如发现煤岩松软、片帮、来压或钻孔中水压、水量突然增大,以及有顶钻等异状时,必须停止钻进,拔出钻杆,现场负责人员应立即向矿调度室报告,并派人监测水情。

(×)85.为节省时间,可以在残眼内继续打眼。

(×)86.为避免断钎伤人,钻眼工要精神集中,时刻注意钻进情况,如发生断钎时,钻眼工应立即停风,防止断钎伤人,要注意把胶皮风管和凿岩机接头接牢,以免脱落伤人。

(√)87.开钻时要先开风后开水,停钻时应先停水后停风,缺水或停水时,立即停止钻眼,严禁打干钻。

(×)88.钻底眼时,应注意清除眼口的碎矸,钻好的底眼应妥善保护好。

(√)89.钻眼时禁止戴帆布和线手套,工作服袖口应扎好,系好钮扣,以免被钻杆咬住。

(√)90.钻完眼后,把所有工具撤至规定的存放地点摆放整齐,风水管拖离工作面并盘圈护好。

(√)91.工作面存在瞎炮未处理时不得钻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