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教学建议
信息窗一
3、发挥好教师的作用。 讲解平均分;根据课堂生成,
灵活调控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 把物体两种分的过程,体验平均 分的含义。
4、利用现实素材,强化平均分的操作练习。
教学建议
信息窗二
知识点:除法的初步认识。
地位:教学重点 特点:平均分—除法
信息窗二
1.加强操作,进一步认识平均分,为学习除 法奠定基础。
本单元的知识
1-5的乘法口诀
利用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 问题
后续学习的知识 6-9乘法口诀
单元素材
单元教材编写特点 •素材富有童趣,激发兴趣。
•借助儿歌编制口诀,降低记忆 难度。 •突破传统,以5当头 。
单元教学建议
1、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1)引导学生编儿歌。 (2)引领学生掌握口诀的编制方法和结构。
后续学习的知识 学习笔算乘法
单元素材
单元编写特点
•强调自主编制口诀。 •逐步加大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的分量。 •口诀句数增加,编写结构发生变化。
单元教学建议
•要尽可能的给学生自主编制口诀的时间和 空间,培养学生的迁移学习能力。 •在每一个信息窗的关键处教师可稍加指导。
•重视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1、通过测量,巩固所学长度单位。 2、通过对测量数据的分析, 感受人体中的数学。
3、提高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活动目的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1、明确测量目的,掌握测量方法。 2、加强指导,使活动有序进行。
3、重视分析比较,引领发现规律。
教学建议
第六单元 小桥流水人 家
方向与位置
教材地位
已学的知识
信息窗一
1.重视学生经验,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景由一个方 向辨别其它三个方向。
情境图—现实情景—情境图
2、引导学生经历“实际绘制学校平面图—充 分交流—体会统一必要性—讲解统一“规 则”—根据规则绘制”的过程,了解地图方位 的绘制方法。
教学建议
信息窗一
3、放手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表述线路,学会看简 单的线路图,并进行适当的评价。
本单元教学建议
1.加强直观操作,在操作中体验,在体验后提升。
2.把握好教学要求:除法算式结论借助操作或观察 获得。
信息窗一
知识点:理解平均分。
地位:是认识除法的基础
特点:分—平均分—两种分法,两 法对比。
信息窗一
1.在实际分一分的过程中认识平均分。
2、借助学具操作,探索平均分的不同方法, 从不同的角度体验平均分的含义。
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在原标准的基础上增加了“发现问题”(《课程 标准》(修订稿))
信息窗一
知识点:求相同加数的和。感受用加法计算有 时是繁琐的.
地位:乘法初步认识的准备课
信息窗一
1.适当放手,适时引领,引导学生经 历用连加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适当增加加数的个数,感受用加 法计算的局限性。 3、利用好信息窗和身边的素材, 上足一节课,加大练习量,积累教学建议 感知。
信息窗二
5、练习时注意: 加强操作、观察和算式的联系,深化除法的意义的理 解。
教学建议
信息窗三 知识点:关于0的除法。
地位:是除法意义的补充。
信息窗三
1、明确分得是什么,然后放手给学生。
2、创设情境,补充例子,进一步深化对 0的除法的认识。 3.充分讨论、交流,发现规律。
教学建议
信息窗四 知识点: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把握好教学要求:对乘法口诀的计算, 第一学段结束,逐步达到在1分钟内能够准 确计算8-10题,正确率95%即可。
5、重视“求几个几是多少”问题教方学法建的议概括 和总结。
第三单元 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
教材地位
已学的知识
直观认识平 面图形
本单元的知识
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
辨认直角、锐角和钝 角
后续学习的知识
4、要充分利用身边素材。
教学建议
信息窗二
知识点:辨认从正面、上面和侧面观察 到物体的形状。
信息窗二
1、了解学生,尊重差异,做好观察情境图和设计 实际观察活动的结合。
2、准确把握教学要求。(不要求画图)
教学建议
实践活动—我喜欢的地方
教学建议 1、准确利用方位词描述情境图。 2、把自己喜欢的地方画出来,和同学们 交流。
路,不要求列综合算式。
教学建议
谢谢
单元素材
后续学习的知识 学习乘法口诀
单元教学建议
1、关注信息窗中的副信息。(下同)
2、要树立单元教学思想:
单元整体分析—确定重点和关键—在重点关 键处突破—重视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下同)
3、重视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下同) 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教师直接发现并提出给学生示范。
知识点:7的乘法口诀,利用乘法 口诀解决问题。
信息窗二
充分放手,加强交流,适时引导学生 以口算作编制口诀的依据,自主编制口 诀。
教学建议
信息窗三
知识点:8的乘法口诀。 特点: 口算加法难度增大 口诀记忆难度大 口诀句数增多
信息窗三 教师制作加法表引领学生用加法表做为编 制口诀的支撑。
教学建议
信息窗四
应的加法算式获得。
注意问题
信息窗三
1、 充分放手,适当引领,促进迁移。
2、创设情境,经历由加到乘的过 程,补充算式,发现规律。
教学建议
信息窗三 要尽可能提供较为丰富的事实材料, 不失时机地渗透“事实—归纳”思想, 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
注意问题
第二单元 看杂技
表内乘法(一)
教材地位
已学的知识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课程标准》(修订稿)
教学建议
2、绿点:适当放手,重视交流。
信息窗二
1、要通过大量的练习,使学生理解乘法 意义。
(1)经历乘法和加法算式的相互转化过程。 (2)体会乘法算式一般意义下的双重性和在具 体意义下的唯一性。
2、把握好教学要求:乘法算式的结果有对
信息窗一
知识点: 6的乘法口诀,用6的乘 法口诀解决问题。
地位:承前启后
信息窗一
1.先学后教,适当放手, 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 过程中,编制6的乘法 口诀。
2、重视引导学生寻找 记忆规律。
教学建议
信息窗一
3.结合情景,借助直观,初步体会乘加运 算的运算顺序,学会乘加式题的计算.
教学建议
信息窗二
信息窗四
1、指导学生获取有用信息。
2、解决问题的过程多样化,不求从一个起 点开始,但要引导学生会用算式表示。
3、强化两个红点内容的比较, 初步体会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 4、自主练习:加强算式和操作的联教系学。建议
信息窗五 知识点: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信息窗五
1、重视学生解决问题的分析思路。 2、把握教学要求:理解分步解决问题的思
教学建议
信息窗一
3、发挥教师作用, 引领学生编写乘法口诀, 初步掌握编制方法和口 诀的结构。
4、用足时间, 夯实基础。
教学建议
信息窗一
5.适当放手,适时点拨,通过迁移学习2的 乘法口诀。
6、注意拐弯口诀意义的理解。
7、寻找记忆规律,充分交流,不拘一 法。
8、补充1的乘法口诀,完善知识结构。 教学建议
3、提供素材,引导学生比较、分类,教教师学适建时议
讲解直角。
信息窗二
知识点:角的大小比较 作活动角,实际操作。
2、充分交流比较角的方法,但不宜择优.
3、提供素材,比较、分类, 适时讲解锐角和钝角。
4、练习把握好教学要求,不要随意
增加难度。
教学建议
实践活动—我们身上的小秘密
继续学习角的有 关知识
单元素材
信息窗一
知识点:认识角、认识直角。
信息窗一
1.重视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或身边的角)、找出 实物角的共同点,为抽象几何角奠定基础。
2、适时讲解,由物到图,将感性认识提升为几 何模型,并重视表象形成,培养空间观念。 空
间观念: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 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能够想象出空间物体的方 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等。(课 标修订稿)
3、学生(或教师)提供的喜欢的平面图,在 小组内交流。
第五单元 森林里的故 事
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地位
已学的知识 学习除法的开始
本单元的知识 理解平均分 初步认识除法 关于0的除法 利用除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用两步计算解决问题
后续学习的知识 进一步学习除法
单元素材
教材结构特点
两种分法对比出现,但不截然分开,对除法的意 义反复强化。(第五、七单元)
青岛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册主要内容
数与代数领域 乘法除法的初步认识 表内乘法、除法 混合运算
空间与图形领域 角的初步认识 方向与位置
统计与概率领域: 分类统计与可能性 两个实践活动
第一单元 看魔术
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材地位
已学的知识 加减法
本单元的知识 初步认识乘法 有关1的乘法 有关0的乘法
信息窗二 知识点:初步认识乘法。 地位:单元教学重点。
信息窗二
1.红点:充分放手,解决问题,进一步体
会学习新知的必要性;经历个性表示过程,培
养创新意识;适时讲解,学习乘法算式及读
写法。
学生学习应该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
数学的重要方式.
2、逐步放手,使学生经历“数学信息—乘法算式 —乘法口诀”的过程,切实掌握口诀编制方法, 为第四单元的学习奠定良好的知识和思维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