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与应用”重点学科申报报告
一、“管理科学与应用”专业建设的学科理论背景
通常,在学科建设的理论中,首先是在学科门类的框架下设立该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然后在一级学科下设立相关的二级学科,以确定各学科的专业方向。
以经济学科为例,经济学是一个独立的学科门类,下分理论经济学与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
在应用经济学下,又有金融学、保险学、金融工程、投资学等二级学科。
管理学作为一级学科,是从应用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中独立出来的一个新型学科,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到目前为止,在管理学一级学科下,并未构建二级学科,而是直接按照应用领域的结构构建出若干个具体的应用型学科,会计学、工商管理、旅游学等学科是这些应用型学科的代表。
由此而论,在管理学的学科领域,如何构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并将各专业方向同管理学的二级学科联系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学科系统,是我们从事管理学理论研究和教学的一项很重要的任务。
本系从学科建设的高度出发,认为将管理学的理论建设与管理学的应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构建一个以管理学理论教育为背景的多专业并存的应用型专业,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建立以管理科学理论为中心,以应用型专业为主体的学科体系,树立大管理、多能力的育材思路,整合传统专业方向的结构,建立新型的教学结构,将是非常有意义且非常必要的事情。
在我院树立构建管理学的学科体系的思想,促进理论型学科与应用型学科体系的建设,是学科建设发展的必然过程,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推动力,并将非常扎实地巩固学院及专业的教育地位。
本着这种理念,我们提出以下的设想:第一,把管理学的理论作为学科门类的建设提到一定的高度,这就是“管理科学”的概念。
第二,突出本院管理学系在学科应用方面的特色。
因此,把管理学的学科建设定位在“管理科学及应用”是十分合理的,作为应用型专业,其下再分解为各专业,如会计学与电算会计、电算会计与工商、电算会计与旅游、人才信息与人力资源管理等。
这样,管理系将可建成以管理科学理论为基础,以各行业管理技术为核心的,一级学科的理论与二级学科的应用相衔接的具有较高平台的管理学本科教育基地。
二、“管理科学与应用”设置的理由
在众多的应用管理学学科中,以管理理论为基础的,因应用领域的专业化需求相配合而组成的应用学科,较为成功的有《管理科学与工程》,该学科已在较多的学院开设多年,并培养出了大量的在工科领域中卓有成就已成为专家和学者的人才,该专业是以工科如水利、建筑、汽车制造、铁路等工程或工业领域为目标而设置的新的应用型专业。
但是,到目前为止,以经济管理,行政管理和组织管理等领域为目标的应用型管理专业,却未见发展,这些领域往往直接由各行业和业务活动为主题来设立专业,如会计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等。
我管理系也是按此思路来设置本系的专业的(目前已设置有会计、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四个专业),显然,这种参照其他学
院的专业来设置本院专业的方式是存在着很大的风险性的,第一个风险是专业取向雷同,大家都上同样的专业,免不了自相残杀,争夺生源和就业资源,第二个风险是放弃对管理学基本理论的研究和教育,放弃学生管理素质的培养和管理潜能的挖掘,单方面强调应用专业的理论和应用的教育,使学生思维模式简单化,就业门路狭隘。
目前,各高校同类专业的学生在人才市场上难受欢迎,各用人单位十分顾忌人力资源再培养的成本支付能力,毕业生在就业场频遭拒用的情况大量存在。
第三个风险是使专业淘汰率居高不下,随着重点院校对专业的重新设计和研究的深化,处于劣势的一般院校的这些雷同专业必然会相形见拙,很快出局。
如果我们能认清这种形势,重新审视问题,从更加理性的角度思考专业设置的问题、矛盾和方案,就能在众多的旧潮流的思维中找到新的路径。
具体到本系,就是要建立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应用型专业为主体的管理专业体系,培养在管理学理论上具有造化,在专业技术的理论和应用上具有才华的双素质人才,提高本系学生在社会和职场的竞争能力,打造新的专业品牌,把管理学专业办好办扎实。
三、“管理科学与应用”专业的培养目标
“管理科学与应用”专业的学生首先应树立以管理理论与管理实践为主题的学科专业思想。
具体而言,即:应培养既有管理理论与素质,又懂行业理论与技术的管理者。
以会计行业为例,传统的培养目标是以高级会计从业人员为对象的。
而在管理科学与应用的专业思想中,会计业务能力与素质的培养只是管理者进入管理层和管理领域的
一个通道,它的最终目的是要成为企业的财务主管或总监,从事企业经济活动管理的领导者和管理者。
所以,我院管理系的学生培养目标应是:以会计理论与技术为特长的具有领导才能和高级管理素质的公司理财专家,企业的财务主管或总监;以工商理论与技术为特长,具有创新思维的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的企业家;以旅游理论与技术为特长的具有旅游资源和市场开发潜力的创业者;以人力资源理论与技术为特点的,具有人力资源系统资源整合能力和团队领导精神的人事工作者。
这些思想最终可体现为一种双能培养的机制:管理的理论素质和管理者的潜能是一个能力,专业技术理论与专业技术素质是另一个能力。
四、“管理科学与应用”专业的设计方案
基于本系的专业资源及教学大纲的安排,建立管理科学与应用专业应以开办试验班为起点,首先完成专业计划的设计和试验,然后逐渐引入学科管理的机制,如编写教材,组织实验实训课程,编撰教学大纲等等,最后完善专业建设。
试验班可以“大管理双能试验班”为概念提出,在试验班的组建上,应考虑到目前新生招生的专业科目特点,具体按照各专业现行的理论课程和专业课设置计划,并浓缩在大一大二集中力量完成教学任务,搭建学生的专业技术理论与技术的平台,并在此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具有管理素质和潜能的生源对象,挖掘和发现在他们在完成大一大二课程的基础上,挑选人材组建试验班,在大三大四的教育过程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教育方法,在校内加强管理理
论和素质的理论教育和实训能力培养,在校外参加企业,行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管理活动,提高从业影响能力,激发管理潜能,在实业界扩展教育理念和影响。
为增加试验班学生的专业理论内容,拓展专业技术能力,可适当调整这些学生在大三大四中学习的专业内容,比如入校时是学会计专业的,可在后期学工商,在入学时是学旅游的,可在后期学会计等等,以扩充其专业技术的素质结构。
五、问题和建议
1.经费支持;
2.场地配置-----校企关系的沟通;
3.师资的再培养;
4.实验基地的建设;
5.实试及关训教学计划的编写和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