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取代基效应
δ
Y
CR3 H
CR3 X
CR3
方向: 吸电子诱导效应:-I;给电子诱导效应:+I
一、诱导效应的涵义和特征
特点: 1. 起源于电负性差别;
2.一种静电作用,在键链中传递只涉及到电 子云密度分布的改变,即主要是键的极性 的改变,且极性变化一般是单一方向的;
3.传递有一定距离,经过三个碳原子以后, 已极微弱(短程)
在有机物分子中,由于电负性不同的取代基的影 响沿着键链(单链或重键链)传递,致使分子中 的电子云密度,按取代基相对于氢的电负性强弱 所决定的方向而偏移的效应,叫诱导效应(I)。
δ-
δ+
δδ+
δδδ+
X
A
B
C
一、诱导效应的涵义和特征
诱导效应( inductive effect,I)
+I
标准
-I
δ
δ
δ
一、诱导效应的涵义和特征
若α-H被吸电子基(如-Cl)取代后,羧酸的酸性增强。
诱导效应具有加合性。
吸电子基距-COOH越远,对RCOOH的酸性影响越小。
诱导效应是短程的。
1-1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 二、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
(一)确定方法 1.通过测定取代酸、碱离解常数确定
诱导效应 (σ, π) 共轭效应 ( π-π, p-π) 超共轭效应 (σ- π,σ- p)
场效应 (空间传递)
空间效应 (位阻效应)
有机物因取代基不同而对分子性质产生的影响
称为取代基效应。归纳起来,取代基效应可以分为 两大类。一类是电子效应,包括场效应和诱导效应、 共轭效应。另一类是空间效应。
1-1 诱导效应(Inductive effect) 一、诱导效应的涵义和特征
(二)影响诱导效应相对强度的有关因素
3.饱和程度 与碳原子相连的原子,若是同种原子但饱和程
度不同,则不饱和程度高的吸电子能力强。 –I效应:
-C≡CR > -CR=CR2 > -CR2-CR3 =O > -OR ≡N > =NR > -NR2
(电负性:CSP > CSP2 > CSP3)
键的偶极矩比较:C-O, 2.87D; C=O, 8.0D
①-I:-NO2 >-N(CH3)2 >-CN >-F >-Cl >-Br >-I >-OH
②+I: -C(CH3)3 > -CH2CH3 > -CH3
二、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
2.通过分析NMR化学位移确定
化学位移δ大,电子云密度低,取代基-I强。 * 电子密度大,屏蔽大,需要的外加磁场H高,即δ小;
而带负电荷的基团比同类型的不带电荷的基团给电子能 力强得多。
eg. -I效应:-NR3+ > -NR2 +I效应:-O- >- OR
同类基团电荷的变化可改变诱导效应的方向或强度。
COOH CH2
COOH
eg.
, -COOH为另一-COOH的吸电子基;
电离后,变成-COO-,对另一羧基而言为给电子基。
电子密度小,屏蔽小,需要的外加磁场H低磁场强度H(↗)
二、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
a
ab CH3CH2Br
b
吸收强度
6
5
4
3
2
化学位移
1
0
二、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
卤代烃的1H-NMR δ值:
1H-NMR
CH3-F CH3-Cl CH3-Br CH3-I CH3-H
δ 4.3 3.2
(CH3)3COH > (CH3)2CHOH > CH3CH2OH > CH3OH > HOH
三、烷基的诱导效应
2. 烷基与不饱和碳相连,仍存在吸电子诱导效应, 但此时存在σ-π超共轭效应(给电子的),且共 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总体表现为给电子基效应。
2.2
2.2 0.23
CHCl3 CHCl2 CH3Cl
δ 7.3 5.3
3.1
诱导效应具有加合性。
二、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
3.通过测定偶极矩确定(偶极矩u/10-30(c.m) 根据同一个烃上用不同的基团取代所得不同化合
物的偶极矩,可计算出基团在分子中的诱导效应,从 而排出各基团的诱导效应强度次序。
1.周期律 同周期中,-I效应自左至右增加。 eg. -I: -CR3 < -NR2 < -OR < -F 在同一族中,-I效应自上而下降低。 eg. -I: -F > -Cl > -Br > -I;
-OR > -SR
(二)影响诱导效应相对强度的有关因素
2.电荷
带正电荷的基团比同类型的不带电荷的基团吸电子能力 强得多;
C的氧化数
0
1H-NMR δ
-1
-2
1.90
1.37
C H3 HC H
H
-3
0.86
H HC H
H
-4
0.23
三、烷基的诱导效应
烷基的电负性:
H -CH3 -CH2CH3 -CH(CH3)2 -C(CH3)3
电负性: 2.1 2.2 2.21
2.24
2.26
脂肪醇在气相中的相对酸性顺序与溶液中相反:
第1章 取代基效应
教学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电子效应(诱导、共轭、超共轭)的基
本概念(定义、方向、强弱、传导); 2.掌握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对性能的影响; 3.了解场效应的概念及其对化合物性能的响; 4、学会用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解释和预测有机
反应。
课时安排:3~4h
第1章 取代基效应
电子效应 取代基效应
优选取代基效应
Advanced org. chem.
内容提要: 1-2 共轭效应(Conjugative effect)
一、共轭体系的分类 二、共轭效应的涵义和特征 三、共轭效应的相对强度 四、动态共轭效应 五、共轭效应与反应性
1-3 空间效应 (Steric effect) 1-4 取代基效应应用实例
三、烷基的诱导效应
目前认为烷基的诱导效应方向取决于与什么样的基 团相连。如果与电负性比它小的基团相连,则表现 出-I,如果与电负性比它大的基团相连,则表现 出+I。
1.烷基与饱和碳原子相连,诱导效应为吸电子基。
H3C
C H3 C CH3 C H3
H3C
C H3 C CH3 H
H3C
C H3 CH H
甲烷的一取代物的偶极矩
取代基 μ(D)(在气态) 取代基 μ(D)(在气态)
—CN
3.94
—Cl
1.86
—NO2 —F
3.54
—Br
1.78
1.81
—I
1.64
可以看出这些基团的负诱导效应(-I)的顺序为: CN > NO2 > Cl > F > Br > I > H
二、诱导效应的相对强度
(二)影响诱导效应相对强度的有关因素 (取决于电负性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