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 第一章 %会计的概念: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以凭证为依据, 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技术方法, 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系统, 连续, 综合地核算与监督, 并向相关会计信息使用 者提供符合会计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要求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属于管理范畴。 %会计的基本特征: 1.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 会计拥有一系列专门方法(会计核算,会计分析,会计检查) 3. 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4. 会计的本质就是管理活动 %会计的职能:进行会计核算,实施会计监督,评价经营业绩,预测经济前景 %基本职能: 会计核算: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计算和报告等环节, 对特定主体(或特定对象)的经济活动进行记账,算账,报账,并为各有关方面提供信息的 功能。(反映职能) 5 个环节:确认,计量,记录,计算,报告 3 项工作:记账,算账,报账 7 种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账簿,财产清查,成本计算, 编制会计报表 除事后核算,还包括事前核算(经济预测,分析和参与经济决策)事中核算 会计监督: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的同时,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及考评等方法, 对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真实性, 合理性, 合法性所实施的审查, 促使经济活动按规定的要求 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 (控制职能) 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是会计监督的基础, 没有核算所提供的各种信息, 监 督就失去了依据; 会计监督是会计核算的保证, 没有严格的会计监督, 就难以保证会计核算 所提供的各种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特定主体的资金运动或价值运动 %工业企业为例: 资金的投入: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债权人投入的资金 资金的运用(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以生产过程为核心的供应,生产,销售的循环与周转 资金形态一次转变: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产品资金—结算资金—货币资金 资金的循环:从货币资金形态又回到货币资金形态 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而复始地循环 资金的退出:偿还债务,上缴税金,向所有者分配利润,经法定程序减少资本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是指应当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事项。 %经济业务事项:各单位在日常生产经营和业务活动中的资金运动 经济业务: 又叫经济交易, 企业与其他单位或个人之间发生的各种经济利益的交换 (购买固 定资产) 经济事项:企业内部发生的具有经济影响的各类事项(无形资产摊销) %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1 款项和有价证券的收付(会计控制的重点) 2 财物的收发,增减和使用(会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3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4 资本的增减 5 收入,支出,费用,成本的计算(反映经营成果,盈亏状况) 6 财务成果的计算和处理 7 需要办理会计手续,进行会计核算的其他事项 细则:(1)款项和有价证券是流动性最强的的资产。 款项:是作为支付手段的货币资金,包括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货币资金如: 银行汇票存款,信用卡存款 有价证券:表示一定财产拥有权或支配权的债权;如国库券,股票,企业债券 ( 2)财物是财产物资的简称, 是指企业用来进行或维持生产经营活动且具有实物形态 的经济资源,如: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自制半成品,产成品,房屋,机械 设备, 设施,运输工具等固定资产。 融资租赁的设备是企业财物; 而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 设备不是,属于季节性或临时需要而发生的资产租赁,是一种短期租赁形式。 (3)债权:一个单位收取款项的权利,包括各种应收预付款项 债务:一个单位付款的义务,包括借款,应付预收款。 ( 4)资本:是投资者为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投入的本金 资本专指企业的所有者对企 业净资产的所有权,因此亦称所有者权益(会计意义对资本的理解)
( 5)收入:是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 与所有者投入资 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以及转让无形资产使用权取得的收入 ) 支出: 指财政总预算, 行政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履行法定职能, 发挥其特定功 能时所发生的各项开支, 以及企业和企业化的事业单位在正常经营活动外的支出或损失。 企 业的支出包括: 购买原材料, 固定资产, 对外投资, 以及正常活动以外的对外捐赠, 罚款等。 费用: 企业在日常活动形成的, 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 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 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包括生产费用,期间费用 生产费用: 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生产产品, 提供劳务等所发生的,能够用货币计量, 并且按规 定可以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的生产耗费 期间费用: 企业在一定期间内所发生的, 按规定不能计入产品或劳务成本, 而是直接计入当 期损益和资金耗费,包括: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也称营业费用) 成本:企业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是按一定的产品或劳务对象 所归集的费用, 是对象化的费用。 如企业在生产产品, 购置商品和提供劳务所发生的各项直 接耗费:直接材料费,直接人工费,商品进价以及燃料,动力等其他直接费用 & 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 (6)财务成果: 指企业, 事业单位等在一定期间内通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 利润或发生的亏损。包括:利润的计算,所得税的计算和缴纳,利润分配或亏损弥补 %会计基本假设(基本前提) 会计主体: 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是会计确认, 计量, 报告的空间范围。 (为谁记账) &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持续经营: 在可预见的未来你, 会计主体将根据正常的经营和既定的目标持续经营下去; 即 在持续经营前提下, 会计主体不会破产清算, 所持有的资产将正常运行, 所富有的债务将正 常偿还。 &如果说会计主体是一种空间上的界定,那么,持续经营是一种时间上的假设 &固定资产可以根据历史成本进行记录,并分摊到各个会计期间或相关产品的成本中 &意义:使会计原则建立在非清算基础之上,从而为解决常见的资产计价和收益确认问题提 供了基础。 会计分期: 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若干个较短的会计期间, 即人为地把 持续不断的企业经营活动过程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等间距的会计期间。 意义: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 才产生了当期和以前期间,以后期间的差别, 为权责发 生制,戈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等会计原则奠定了基础 货币计量:在会计核算中,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还包括币值不变 &货币的属性:货币是衡量其他一切有价物价值的共同尺度 货币是交换的媒介物 货币是价值的贮藏物 货币是债权债务的结算手段 唯有货币可以进入复式记账系统 &会计制度规定:企业的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 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 境外企业向国 内有关部门编报会计报表,也应折算为人民币 %会计基础 会计基础:会计以什么标准来确认, 计量,报告企业的收入和费用,其目的是为了更加真实 地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按应收应付还是实收实付作为确认,计量报告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标准,分为: 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应计制)是以权利或责任的发生与否为基础来确认本期的收入费 用,而不是以款项的实际收付作为记账基础。 收付实现制(现金制):是以收到现金或支付为标准,来记录收入的实现和费用的发生 &企业不宜采用收付实现 制,其主要适用于行政事业单位,各级人民政府的财政会计和不实 行成本核算的事业单位会计 &权责发生制从时间上规定会计确认的基础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会计要素:称会计对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 &会计要素为会计分类核算提供了基础, 也为财务报表构筑了基本框架,因此会计要素也成 会计报表因素。
要素 资产 负债 概念 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由
企业拥有或控制,预期会给 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企业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 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 业的现时义务 如果把资产理解为企业的权利,那么负债就可以理解为企业的义务 特点 1•资产由企业过去交易或事 项
形成 2. 资产是由止业拥有或控制 的资源 3.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 济利益 1. 负债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 务 2. 负债的清偿预期会导致经 济利益流出企业 3. 负债是企业过去交易或事 项形成的 同时满足的两个条件 1.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
很可能流入企业 2. 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 可靠地计量
1.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 很可能流出企业 2. 未来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 能够可靠地计量
分类 资产按其耗用或变现时间的 按其偿还速度或偿还期限的 长短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 资产 按是否具有实物形态分为:有 形资产和无形资产 流动资产:指通常在一年内或 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 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 债 流动负债:通常在一年内或超 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 还的债务 长期负债:偿还期限在一年或 超过一年的营业周期以上的 负债
补充 无形资产是企业拥有或控制 的不
具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 的非货币性资产(专利权,商 标权,著作权) 商誉属于不可辨认资产
现时义务 法定义务:具有约束力的合同 或法律法规规定的义务:应缴 税款 推定义务:根据商业惯例公开 承诺或旦布政策而导致企业 将承担的义务:保修服务
要素 所有者权益 定义 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 权
益。公司制企业又称股东权益,即公司股 东在企业中所享有的股东权益 关系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净资产)
特点 1•除非发生减资,清算或分派现金股利等现 象,
企业不需要偿还所有者权益 2•企业进行清算时,只有清偿完所有债务之 后,才能把剩余的资产分配给所有者 3•所有者凭借所有者权益能够参与企业的利 润分配 形成来源 1•所有者投入的资本企业的资本, 包括构成企 业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也包括投入 资本超过注册资本或股本部分的金额 所有者 2•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 不应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 (减少),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 的总流入(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 利益的总流出) 3•留存收益 是企业历年实现的净利润留存于企业的部分 划分四个项目 (投资者的初始投入成本)实收资本,资本 公积;(企业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 润 与负债区别 1•一般情况下,负债需要偿还,而所有者权益 不
需要偿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