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费支出清单
2016年,学校根据这两个制度结合事业单位工资改革趋势,对津贴补贴等发 放管理进行了全面调查统计,对发放的依据、范围、标准、资金渠道等进行了调研, 对发放的历史原因、合理性与现实情况等进行了分析,经重点领域自查整改领导小 组多次研究,就清理整改规范形成了一致意见。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进行了专 门研究,同意印发了《意见》。
求
发放。
发放管理要求:对劳务费发放行为的要求
1 劳务费应按《个人所得税法》的规定缴纳个人所 得税,由计财处代扣代缴。
2 劳务费通过“财务收入申报系统”申报发放,采 取无现金方式支付。确因特殊情况需以现金支付 的,应书面如实说明情况,有关负责人批准。
执行《意见》应把握的重点
1.各单位不得从事业经费、专项经费以及自主收入或超预算向本单位 教职工发放劳务费,“双肩”挑干部不得从本单位(设岗单位)领取 劳务费;
Contents
目 录
一、劳务费的概念 二、规范的对象 三、发放条件与原则 四、发放项目与标准 五、发放管理要求 六、把握的几个重点 七、执行《意见》的效应问题
《意见》关于劳务费的概念
劳务费 一般是指个人独立从事各种非雇佣劳务的所得。
立足学校实际情况,是教职工履行工作职责以外,独 立的、自由的劳务活动所得,即指非工资性的收入。 特点
应该是一次性、金额不固定的劳动报酬。
《意见》规范的对象
规范的对象 根据经济责任审计和巡视反馈的普遍问题,经对工资外发放给在岗在编教职
工的各类费用进行全面统计分析,对其他学校管理情况进行调研,这些费用可以 划分为值(加)班补助、改革性补助、劳务费、津贴补贴、绩效奖励等五种类型。
为严肃财经纪律和为规范管理提供制度遵循。学校陆续印发了以下文件: 《关于规范劳务费支出管理的意见》(校财发〔2016〕448号) 《关于规范公务移动通讯费管理的通知》(办发〔2017〕3号) 《关于规范津贴补贴发放管理的通知》(党办发〔2017〕3号) 《值班、加班补助管理办法(试行)》(校办发〔2017〕19号)
分别对相关费用进行规范
《意见》规定的发放条件与原则
发放条件 教职工从事正常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之外,
参与特定工作或参与非职责范围内的有关工作等、学 校现行薪酬制度或工作量没有体现的,可以领取一定 数额的合理劳务报酬。 基本原则
合理合规、标准(金额)适当、发放规范
条件 与原则
《意见》规定的发放条ຫໍສະໝຸດ 、原则与标准 2.党政管理(业务)干部参学校各单位组织的相关活动,不得领取劳务 费,以专家身份参加科技项目或特定活动的可以合规领取劳务费;
3.科教人员不得从本人主持的各类项目资金中领取劳务费,以专家身参 加其他单位组织的有关活动可以合规领取劳务费。
关于执行《意见》的效应问题
发放劳务费有一定的历史原因,执行《意见》涉及的是利益调整与治理能力等深层次管理 问题,会对日常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也会有影响一些教职工情绪。
发放条件
教职工从事正常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之外,参与特定 工作或参与非职责范围内的有关工作等,学校现行薪酬制度或 工作量没有体现的,可以领取一定数额的合理劳务报酬。
发放原则 规范统一,标准适当,内外有别
发放标准 学校对劳务费项目进行了整合与归类,对标准进行了合理统一,
制定了““劳务费支出清单” 供各单位合规发放劳务费时参考。
修订背景
2012年2月,中纪委印发了《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 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纪发〔2012〕4号)。
2013年6月,监察部、人社部、财政部、审计署联合发布了《违规发放津贴补 贴行为处分规定》(监察部令31号)。
这两项制度共同构成了比较完备的违规发放津贴补贴行为党纪政纪责任追究体 系,是经济责任审计和政治巡视的重要制度遵循。
请输入文字描述这里
谢 谢!
附件:劳务费支出清单
2.凡属各单位工作职责及教职工岗位职责范围内 的工作,参与者均不得发放劳务费;
党政管理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参加各类会议不 得领取劳务费。
1.教职工参加学校各类工作会议、教 学科研活动等,不得发放劳务费。
《
意
见
》
禁
规
止
定
性
的
规
发
定
放
管
理
3.各单位不得以值(加)班补助、酬金、
要
津贴补贴、奖励、等形式替代劳务费
适应全面从严治党新要求,规范劳务费支出管理是学校落实主体责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和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
各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做好财经纪律的宣传和解释工作,疏导压力、 释放活力;以创新的精神对标改革方向,调整管理思路、完善机制、提高治理能力,系统 协调处理好历史与发展问题,合理合规激发教职工工作热情和提高待遇。 总之,要做到发的放心、拿的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