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中考数学汇编-等腰三角形

2018中考数学汇编-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一、选择题 1. (2018•山东枣庄•3 分)如图是由 8 个全等的矩形组成的大正方形,线段 AB 的端点都 在小矩形的顶点上,如果点 P 是某个小矩形的顶点,连接 PA、PB,那么使△ABP 为等腰直角 三角形的点 P 的个数是( )

A.2 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分析】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 【解答】解:如图所示,使△ABP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点 P 的个数是 3,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正确的找出符合条件的点 P 是解题的关键. 2 (2018•山东枣庄•3 分)如图,在 Rt△ABC 中,∠ACB=90°,CD⊥AB,垂足为 D,AF 平分 ∠CAB,交 CD 于点 E,交 CB 于点 F.若 AC=3,AB=5,则 CE 的长为( )

A. B. C. D.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出∠CAF+∠CFA=90°,∠FAD+∠AED=90°,根据角平分 线和对顶角相等得出∠CEF=∠CFE,即可得出 EC=FC,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得出 答案. 【解答】解:过点 F 作 FG⊥AB 于点 G, ∵∠ACB=90°,CD⊥AB, ∴∠CDA=90°, ∴∠CAF+∠CFA=90°,∠FAD+∠AED=90°, ∵AF 平分∠CAB, ∴∠CAF=∠FAD, ∴∠CFA=∠AED=∠CEF, ∴CE=CF, ∵AF 平分∠CAB,∠ACF=∠AGF=90°, ∴FC=FG, ∵∠B=∠B,∠FGB=∠ACB=90°, ∴△BFG∽△BAC,

∴=, ∵AC=3,AB=5,∠ACB=90°, ∴BC=4,

∴=, ∵FC=FG, ∴=, 解得:FC= , 即 CE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以及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关键是推出∠CEF=∠CFE.

3. (2018•山东淄博•4 分)如图,P 为等边三角形 ABC 内的一点,且 P 到三个顶点 A,B,C 的距离分别为 3,4,5,则△ABC 的面积为( ) A. B. D. 【考点】R2:旋转的性质;KK:等边三角形的性质;KS: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分析】将△BPC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60°得△BEA,根据旋转的性质得 BE=BP=4,AE=PC=5, ∠PBE=60°,则△BPE 为等边三角形,得到 PE=PB=4,∠BPE=60°,在△AEP 中,AE=5,延 长 BP,作 AF⊥BP 于点 FAP=3,PE=4,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到△APE 为直角三角形, 且∠APE=90°,即可得到∠APB 的度数,在直角△APF 中利用三角函数求得 AF 和 PF 的长, 则在直角△ABF 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得 AB 的长,进而求得三角形 ABC 的面积. 【解答】解:∵△ABC 为等边三角形, ∴BA=BC, 可将△BPC 绕点 B 逆时针旋转 60°得△BEA,连 EP,且延长 BP,作 AF⊥BP 于点 F.如图,

∴BE=BP=4,AE=PC=5,∠PBE=60°, ∴△BPE 为等边三角形, ∴PE=PB=4,∠BPE=60°, 在△AEP 中,AE=5,AP=3,PE=4, ∴AE2=PE2+PA2, ∴△APE 为直角三角形,且∠APE=90°, ∴∠APB=90°+60°=150°. ∴∠APF=30°,

∴在直角△APF AP=,PF=AP=. ∴在直角△ABF )2+()2=25+12 . 则△ABC •AB2=•(25+12 .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以及旋转的性质:旋转前 后的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 离相等.

4. (2018•江苏扬州•3 分)如图,点 A 在线段 BD 上,在 BD 的同侧做等腰 Rt△ABC 和等 腰 Rt△ADE,CD 与 BE、AE 分别交于点 P,M.对于下列结论: ①△BAE∽△CAD;②MP•MD=MA•ME;③2CB2=CP•CM.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① C.①② D.②③ 【分析(1)由等腰 Rt△ABC 和等腰 Rt△ADE 三边份数关系可证;

(2)通过等积式倒推可知,证明△PAM∽△EMD 即可;

(3)2CB2 转化为 AC2,证明△ACP∽△MCA,问题可证. 【解答】解:由已知:AC=AB,AD=AE ∴ ∵∠BAC=∠EAD ∴∠BAE=∠CAD ∴△BAE∽△CAD 所以①正确 ∵△BAE∽△CAD ∴∠BEA=∠CDA ∵∠PME=∠AMD ∴△PME∽△AMD

∴ ∴MP•MD=MA•ME 所以②正确 ∵∠BEA=∠CDA ∠PME=∠AMD ∴P、E、D、A 四点共圆 ∴∠APD=∠EAD=90° ∵∠CAE=180°﹣∠BAC﹣∠EAD=90° ∴△CAP∽△CMA ∴AC2=CP•CM ∵AC=AB ∴2CB2=CP•CM 所以③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在等积式和比例式的证明中应注意应用倒推 的方法寻找相似三角形进行证明,进而得到答案. 5(2018·湖南省常德·3 分)如图,已知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ED 是 BC 的垂直平分线, ∠BAC=90°,AD=3,则 CE 的长为( )

A.6 B.5 C.4 D.3 【分析】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 DB=DC,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求出∠C=∠DBC=∠ABD=30°,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 【解答】解:∵ED 是 BC 的垂直平分线, ∴DB=DC, ∴∠C=∠DBC, ∵BD 是△ABC 的角平分线, ∴∠ABD=∠DBC, ∴∠C=∠DBC=∠ABD=30°, ∴BD=2AD=6, ∴CE=CD×cos∠C=3,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 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

6. (2018·台湾·分)如图,锐角三角形 ABC 中,BC>AB>AC,甲、乙两人想找一点 P, 使得∠BPC 与∠A 互补,其作法分别如下: (甲)以 A 为圆心,AC 长为半径画弧交 AB 于 P 点,则 P 即为所求; (乙)作过 B 点且与 AB 垂直的直线 l,作过 C 点且与 AC 垂直的直线,交 l 于 P 点,则 P 即 为所求 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叙述何者正确?( )

A.两人皆正确 B.两人皆错误 C.甲正确,乙错误 D.甲错误,乙正确 【分析】甲:根据作图可得 AC=AP,利用等边对等角得:∠APC=∠ACP,由平角的定义可知: ∠BPC+∠APC=180°,根据等量代换可作判断; 乙:根据四边形的内角和可得:∠BPC+∠A=180°. 【解答】解:甲:如图 1,∵AC=AP, ∴∠APC=∠ACP, ∵∠BPC+∠APC=180° ∴∠BPC+∠ACP=180°, ∴甲错误; 乙:如图 2,∵AB⊥PB,AC⊥PC, ∴∠ABP=∠ACP=90°, ∴∠BPC+∠A=180°, ∴乙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正确的理解题 意是解题的关键. 7.(2018•湖北荆门•3 分)如图,等腰 Rt△ABC 中,斜边 AB 的长为 2,O 为 AB 的中点,P 为 AC 边上的动点,OQ⊥OP 交 BC 于点 Q,M 为 PQ 的中点,当点 P 从点 A 运动到点 C 时,点 M 所经过的路线长为( )

A. B. C.1 D.2 【分析】连接 OC,作 PE⊥AB 于 E,MH⊥AB 于 H,QF⊥AB 于 F,如图,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 的性质得 ,∠A=∠B=45°,OC⊥AB,OC=OA=OB=1,∠OCB=45°,再证明 Rt△AOP

≌△COQ 得到 AP=CQ,接着利用△APE 和△BFQ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得到 AP=CQ, QF= BQ,所以 BC=1,然后证明 MH 为梯形 PEFQ 的中位线得到 ,即可判定 点 M 到 AB ,从而得到点 M 的运动路线为△ABC 的中位线,最后利用三角形中位 线性质得到点 M 所经过的路线长. 【解答】解:连接 OC,作 PE⊥AB 于 E,MH⊥AB 于 H,QF⊥AB 于 F,如图, ∵△ACB 为到等腰直角三角形,

∴AC=BC=AB= ,∠A=∠B=45°, ∵O 为 AB 的中点, ∴OC⊥AB,OC 平分∠ACB,OC=OA=OB=1, ∴∠OCB=45°, ∵∠POQ=90°,∠COA=90°, ∴∠AOP=∠COQ, 在 Rt△AOP 和△COQ 中

, ∴Rt△AOP≌△COQ, ∴AP=CQ, 易得△APE 和△BFQ 都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