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灌注桩检测方案

灌注桩检测方案

威泰文化娱乐中心项目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温州威泰建设有限公司
2018年3月20日
威泰文化娱乐中心项目桩基工程
质量检测方案
1 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温州市瓯海区新桥街道,地下一层,地上5 层,商业用房。

总建筑面积为7717.08山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5408.27 m?,地下建筑面积
为2308.81 m)。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值6度,建筑抗震重要性类别丙类,
耐火等级地上二级,地下室为一级。

建筑物室内地坪设计标高± 0.000 相当于黄海高程系绝对标高4.8M。

桩基础采用简易钻孔灌注桩, 工程桩总数为156根,抗压桩主筋10C16、
加强箍C12@2000箍筋A6@100/250有效桩长上部38m长度内设置。

抗拔桩主筋
10C16、加强箍C12@2000箍筋A6@100/250钢筋笼通长设置,桩径均为为700mm钢筋笼伸入承台640mm桩身砼坍落度18〜22cm桩身采用C30商品砼。

1.1 试验项目和数量
根据设计要求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荷试验:2根
根据设计要求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荷试验:2根
根据规范要求灌注桩工程检测数量不少于总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
每柱下承台检测数量不少于1 根,本工程低应变动力检测数量为:156根
1.2 测试依据: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2试验原理及仪器设备
2.1低应变检测
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原理是:在桩顶进行垂向激振,弹性波沿着桩身
向下传播,当桩身内存在明显波阻抗差异界面 (如桩底反射、扩径、缩径、
断裂、离析等),将产生反射波,经接收、放大、滤波和资料处理即得到来 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号。

根据桩底信号,计算桩身应力反射波速,判 断桩身完整性及其缺陷类型及部位。

2L
V
P T
1 '
L 2 V
Pm t r
桩身全长(m );
2.2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
数学式为:
式中: vp —— 桩身混凝土的波速(m/s );
tr
桩底反射波的到达时间(S );
tr'---- 桩身缺陷部位反射波的到达时间(S );
vpm —— 同一工地内多根已测合格桩桩身纵波速度的平均值 (m/s );
L'—— 桩身缺陷的深度(m )。

根据桩身完整性可将基桩分为以下 4类: I 类
桩:
n 类桩: m 类桩:
桩身完整;
桩身有轻微缺陷,不会影响桩身结构承载力的正常发挥; 桩身有明显缺陷,对桩身结构承载力有影响; 桩身存在严重缺陷。

1)工艺流程
选桩7裁桩7桩头处理7试验设备安放7加载7卸载
2)桩头处理
2.1与地坪标高大致相同的桩无需进行裁桩处理;
2.2高于地坪标高的桩,应在施工方裁桩后打磨平整;
3)试验设备安放
试验设备安装时遵循先下后上、先中心后两侧的原则,安放承压板,然后放置千斤顶于其上,再安装反力系统,最后安装观测系统。

设备安装时的几个要点:
3.1 要求压板底高程与基础底面设计高程大致相同,压板下铺放纸板。

3.2安放承压板或千斤顶时平置轻放,尽量一次置于桩中心;
3.3确保反力系统、加荷系统和承压板传力重心在一条垂线上,各部件牢固连接;
3.4 安装观测系统的观测支架和仪表等部件时,保证各部件之间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4)反力
本次试验采用锚桩作为反力。

5)加载和卸载
本次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按《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
执行,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用液压千斤顶进行加载,荷载大小由0.4 级精密压力表控制,50mm亍程的百分表测读基桩沉降量。

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技术要求为:
1). 加载分级:10 级;
2) . 加载:分十级加载;
.观测时间间隔:5、10、15、15、15min,以后每隔30min测读一
3)
次;
4) .沉降相对稳定标准:当1小时内的桩顶沉降量不超过0.1mm并连
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 开始,按1.5h 连续三次每30min 的沉降量计算);
5). 终止条件:
i).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
且桩顶总沉降量超过40mm;
ii). 某级荷载作用下,桩顶沉降量大于前一级荷载作用下沉降量的
倍,且经24h 尚未达到相对稳定标准;
iii). 已达到设计要求的最大加载量;
iiii ). 当荷载-沉降曲线呈缓变型时,可加载至桩顶总沉降量60〜80mm。

6). 卸载:每级卸载量为加载时分级荷载的2 倍,逐级等量卸载,每级
荷载维持1h,按15、15、30min测读桩顶沉降量,卸载至零后,测读时间
间隔为15、15、30、30min……,维持时间为3h。

2.4 单桩竖向抗拔静载试验
2.4.1 从成桩到开始试验,桩身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

试验前,对试桩
做低应变动测检验,确认其质量合格后方可正式试桩。

2.4.3 试验加载方式:采用慢速维持荷载法,即逐级加载,每级荷载达
到相对稳定后加下一级荷载,直到试验终止。

2.4.4 加载与上拔观测:
1)加载分级:每级加载为预估极限荷载的1/10。

2)上拔观测:每级加载后间隔5、10、15、15、15min 测读一次(记录),以后每隔30min 测读一次。

3)相对稳定标准:每一小时的变形值不超过0.1mm并连续出现两次(从分级荷载施加后第30min开始,按1.5h连续三次每30min观测值计算),
认为已达相对稳定,可加下一级荷载。

3.4.5 终止加载条件: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1) 桩顶荷载达到钢筋强度标准值的0.9 倍。

2) 某级载荷作用下,桩顶上拔量为前一级荷载作用下的 5 倍。

3) 累积上拔量超过100mm。

4仪器设备
我中心拟在本工程中采用RSM24FDr程动测仪、静载荷试验配套设备、高应变配套设备。

5现场试验注意事项
1 现场试验记录保护
1)试验记录未经过工程负责人的同意,任何人不得抄录、复印或带离
试验现场。

2)试验记录必须由试验在岗人员保存,应防止浸水,禁止乱放、乱画,严防记录丢失,每组试验结束后及时交到工程负责人手中。

2 安全生产
1)非工作人员及与试验无关的人员不得随意进入试验现场,试验人员进出场地要佩戴安全帽。

2)试验过程中,必须确保试验设备和人身安全,当反力系统不牢固,
堆重平台倾斜时,必须暂停加荷,并及时通知工程负责人进行处理。

现场用电必须用电缆或可靠无漏电的电线接电源,严禁采用明线接电源,或在试验场地任意接扎零线。

3)在测试过程中,若发生突发故障或受外界干扰(如停电)时,首先应
保证人员的安全,立即停止加压,必要时应御掉部分或全部荷载。

关闭系统,排除故障。

故障排除后根据实际决定继续或终止试验,将故障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6报告编写
现场试验结束,根据技术要求、有关规范及试验记录进行资料整理和试验技术报告编写,其内容包括工程概况;场地工程地质概况;基桩施工;试验及分析方法;试验数据及资料整理分析;结论;附图。

7质量保证体系
1)质量体系除按照《计量认证/ 审查认可评审准则》外,还按照
GB/T19001-2000-ISO9001:2000 标准运行,具有较为完善的一套质量管理体
系。

质量方针是:
严格管理、科技为本、质优守信、求真公正。

2)质量承诺
1、管理严格,纪律严明,以计量认证的质量要素,按照国家规范和地
方行业标准进行检测,以优质的服务和良好的信誉,为业主把好建筑工程质量关,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通过明确各级人员的质量职责,严格监督,检查验收各工作的完成
质量,自觉接受建设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等单位监督、检查,确保
优质、安全作业、文明的完成试验目的。

该工程总工程师进行技术指导, 由工程试验人员现场管理。

每项工作按要求进行,加强试验过程的监控与检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