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授信客户风险防控和化解管理办法.

授信客户风险防控和化解管理办法.

附件:
中信银行绍兴分行授信客户风险防控和化解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贷后管理,提高授信风险防控水平,完善和健全风险化解处置工作机制,加快不良贷款化解处置进程, 提高管理效能,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一、客户分类的标准
(一第一类客户。

出现但不限于以下情形之一的授信客户列为第一类客户:
1、五级分类已列入后三类,需通过清收退出的客户;
2、已列为预警客户,出现清偿性危机的客户。

(二第二类客户。

出现但不限于以下情形之一的授信客户列为第二类客户:
1、贷款不能按时还本付息,表外授信出现垫款,其他银行只收不放或已发生逾期和欠息的客户;
2、法定代表人或高管人员被捕、失踪,企业涉及法律诉讼,账户被查封或冻结的客户;
3、主业经营状况不佳、现金流不充裕、受担保链影响、存在重大风险隐患、出现明显预警信号的客户;
4、五级分类列入后三类的客户(除列入第一类的客户外;
5、已列入预警管理的客户(除列入第一类的客户外。

(三第三类客户。

出现但不限于以下情形之一的授信客户列为第三类客户:
1、企业生产经营尚能维持,还本付息正常。

但由于内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经营困难或风险苗头已经显现,如销售放缓、利润下滑、库存上升、应收账款增加、负债率居高不下、投资过度、资金紧张、主业不突出、有民间借贷嫌疑、企业高管有不良行为等等;
2、企业自身经营正常,风险程度较低,但担保措施较弱的客户;
3、五级分类已列入关注类的客户。

二、客户分类的认定程序
(一业务主办机构根据授信客户分类标准、风险状况,提出分类理由,上报信贷管理部。

(二信贷管理部会同风险管理部,提出客户分类的审核意见。

(三分行信审会负责对信贷管理部提交的客户分类方案进行审议,经信审会成员讨论后,最终确定客户分类结果。

三、客户分类管理的要求和职责
(一第一类客户
对这类客户实施退出管理。

成立由分行领导、机构负责人、主办客户经理、分管信审员组成的风险化解和处置工作小组,由分行领导任小组组长。

小组各成员职责:
1、主办客户经理职责:对这类客户实施高频度的动态跟踪,通过各种途径掌握各种动态信息,为我行制定落实风险化解方案提供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主办客户经理每周至少一次实地走访企业,保持与实际控制人的密切联系;及时跟踪和记录客户风险动态,及时上报预警信息和风险情况,提出风险化解和处置的初步方案;不定期进行贷后检查,按月上报《客户风险排查表》,写出授信客户风险状况和处置情况报告。

2、分管信审员职责:协助主办客户经理及时跟踪风险动态,分析和调整风险化
解和处置预案,提出化解方案调整意见和相关建议,协助主办客户经理做好化解方案实施工作;督促指导客户经理按月完成贷后管理和五级分类工作,及时审核和上报贷后检查资料。

3、机构负责人职责:全程参与风险监控;参与贷后检查;针对风险化解工作中的
问题,及时调整化解策略;根据客户风险度,积极组织开展风险化解和处置工作。

4、风险化解和处置小组组长职责:
(1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调和沟通,及时组织小组成员开展风险排查,提出化解措施和具体实施方案;
(2根据分行制定的风险化解工作目标和方案,落实分工,明确职责,分步组织实施;
(3全面参与客户的风险化解和处置管理工作。

5、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及时组织召开风险化解和处置工作会议,提出相应的工作意见,形成风险化解实施方案,定人员、定时间、定进度、定措施,并督促组织实施。

(二第二类客户
对这类客户实施预警管理。

各机构、风险管理部、信贷管理部、会计管理部要根据杭州分行预警客户管理办法,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并成立由支行行长、支行分管行长、信贷管理部或风险管理部人员、主办客户经理组成的风险防控小组(风险
防控小组组长由分管风险副行长指定。

各经办机构要按月组织召开动态分析会,提
出风险转化的对策和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着力做好担保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整合授信笔数,控制授信期限,把握退出时机。

小组成员及各机构、部门职责:
1、主办客户经理职责:
对单一客户:
(1按贷后管理尽职要求,跟踪并检查客户,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发现风险预警信号;
(2对发现的预警信号提出初步评估意见和处理方案;
(3及时填报《预警信号报告及处理表》,上报本机构负责人和分行信贷管理部,并及时将预警信号登录在信贷管理系统中;
(4按月开展贷后检查,按月上报《客户风险排查表》;重点分析客户的资金链、经营链、投资链、担保链等风险状况,写出风险评估报告;
(5严格执行分行最终确定的风险预警处理方案,并及时报告处理效果和最新情况。

对集团客户(关联企业:
(1各集团客户主办客户经理负责分析集团公司及关联企业的预警信号对整个集团授信风险的影响,写出风险评估报告,并提出预警及风险防控和处置的初步方案;
(2各集团客户子公司的主办客户经理负责对分管客户的预警工作,一旦发生预警,除按规定流程处理外,还应直接将有关情况报分行信贷管理部,并在分行的统一安排下协同主办行落实预警处置方案。

2、机构负责人或分管行长职责:
(1督导客户经理完成日常贷后管理和风险预警工作;
(2对发生的预警信号进行风险评估,对预警处置方案进行审核,组织、跟进并实施预警处理方案;
(3直接参与预警客户的贷后管理和风险预警及化解工作;
(4每月组织召开预警客户情况分析会。

3、分管信审员职责:
(1在日常信用审查、贷后管理过程中关注预警信号,评估预警信号对客户还款能力的影响,合理确定授信方案;
(2与主办客户经理经常保持联系和沟通,及时了解预警客户的动态信息,协助主办客户经理按月开展贷后检查,协助主办客户经理执行最终确定的风险预警处理方案。

4、风险防控小组组长职责:
(1及时组织风险防控小组成员召开风险分析会;
(2明确授信风险点,提出风险转化的对策和方案,并切实组织实施;
(3落实风险防控小组成员的分工和职责,督导小组成员做好贷后管理和风险防控工作。

5、风险管理部职责:
(1协助经办机构分析、核实和评估预警信号风险状况;
(2协助信贷管理部对各机构提交的预警化解方案进行审核,参与制定风险预警化解方案。

6、信贷管理部职责:
(1协助经办机构分析、核实和评估预警信号风险状况;
(2对各机构提交的预警化解方案进行审核,提出具体意见,参与制定风险预警化解方案;
(3及时将重大预警信号提交给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向风险管理委员会汇报预警信号的发现和处理情况,以及风险预警工作开展情况;
(4按月组织召开全行预警客户情况分析会。

7、各机构营业部职责:
(1负责监控授信资金划拨使用情况;
(2对大额异常或用途不合规的信贷资金划拨及时向本机构负责人报告;
(3监控客户还本付息的履约情况,对异常情况及时向本机构负责人报告。

8、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
分行风险管理委员会定期组织召开预警客户风险分析会,充分分析和评估客户授信风险,明确风险防控对策,提出分阶段的风险化解实施计划。

(三第三类客户
第三类客户为观察类客户。

根据客户风险状况,采取调整担保结构、压缩、退出和维持授信等管理措施。

对这类客户成立由各经办机构行长或分管行长和主办、协办客户经理组成的风险排查小组。

小组成员及各机构、部门职责:
小组成员职责:
1、主办和协办客户经理职责:
(1要严格按贷后管理规定要求,切实做好授信到期管理、逾期管理、授信台账管理、信息资料收集更新、贷后首次检查、定期检查和五级分类等工作;
(2加强对客户的资金链、经营链、投资链、担保链的动态风险排查;
——重点分析担保链风险状况,全面核查、分析、评价授信客户的或有负债风险状况,核查和分析授信客户对外担保总量及被保证人的风险状况;核查和分析授信客户保证人的对外担保总量和结构、保证能力和质量,分析有无不良趋势和其他风险状况。

——关注其他银行对该客户的授信政策及其变动情况;银行贷款逾期及收息情况;民间借贷情况;诉讼及财产保全情况。

——强化第二还款来源,争取财产抵押,减少保证类授信。

(3)形成书面的授信方案调整意见。

2、机构行长和分管行长职责:(1)按照全面深入、实地检查、实事求是的原则,组织小组成员对授信客户、关联企业、集团内成员企业的资产、负债、效益的真实性进行核查,深入识别和分析各类风险点,并针对风险点,提出调整授信方案和担保结构的措施;(2)督促并组织主办和协办客户经理落实授信调整方案和强化担保的具体措施。

3、相关部门管理职责:分行信贷管理部和风险管理部要督促相关机构和部门落实对观察类客户的管理措施,并对有关措施及对策实施动态跟踪,切实加强审查审批环节法律风险和操作风险的防范。

各机构营业部经理要做好授信客户日常信贷资金划拨和账户管理,如发现用途不合规的资金划拨和账户异常往来的情况,要及时向本机构和部门负责人汇报。

分行信审委定期组织召开观察类客户风险点分析会,并提出相应的管理意见。

四、客户分类的动态管理要求(1)对第一类客户实施退出管理,不再上调分类类别。

(2)对第二类客户必须在解除预警后才能调整类别。

(3)对第三类客户如需增加授信,必须要按程序上报调整理由,并在调整为正常类后方可增加授信。

类别的调整必须经分行风险管理部和信贷管理部审核,并提交分行信审会讨论审议后确定。

五、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施。

中信银行绍兴分行 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