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郭媛媛辽宁大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系,沈阳(110036)E-mail:241404110@摘要:本文通过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招生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分析现有成熟的权限管理实现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限冲突的扩展权限管理方法,还给出了系统的功能模块设置构架。
关键词:软件开发过程,网上录取系统,权限管理1. 引言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应用,为招生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可靠的、标准化的生源数据来源。
但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与各高校身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实现数据共享;(2)不能适应招生改革变化,如无法实现推荐生的跟踪管理等;(3)功能相对简单,无法实决策分析等重要功能。
本文通过系统需求分析,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招生管理信息系统,并在分析现有成熟的权限管理实现技术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权限冲突的扩展权限管理方法,保障了系统的安全机制,建设了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高校招生管理系统。
2. 研究背景2001年4月10日,由清华大学研制的“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专家鉴定。
该系统通过CERNET网将全国三十一个省级招生办公室和超过一千所的高校连接起来,四百多万考生,实现了从招生生源计划管理、考生信息采集与录入、电子化档案制作、招生现场信息管理到高校网上录取、对考生录取信息查询、监控、分析等环节全过程的计算机管理。
该系统从一九九六年开始研制,历时五年,在全国多省份高校成功进行了试点,全国有超过百分之八十的高校参加了网上录取工作,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学校实行了异地远程网上录取,网上录取的学生占当年招生总数的百分之五十四,从2002年开始,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已全部实行网上录取[1]。
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的网络体系如下图1示:图1 全国高校招生系统网络结构现有的教育部招生管理系统,为招生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可靠的、标准化的生源数据来源。
但存在几方面的问题:(1)与各高校自身的信息系统相互独立,无法实现数据共享;(2)不能适应招生改革的变化,如无法实现推荐生的跟踪管理等;(3)功能相对简单,无法实现决策分析等重要功能。
致使在录取过程中高校要重复录入并管理,严重的影响了工作效率。
本系统的设计就是解决这些矛盾,通过各种功能的实现保证数据的一致性。
几年来,作为招生录取方式的重大变革,网上录取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了社会的支持和肯定。
高考录取事关广大考生的命运,是涉及到千万考生的头等大事。
为“办人民满意的高考”,各高校应当尽快建立一套适合本校的招生管理系统,提高招生工作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为科学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提高学校形象,在竞争中把握先机[3]。
同时,通过招生管理系统的数据积累从而建立完备的学生基本信息表,为学生学籍管理、成绩管理、就业管理等系统提供统一的基础数据,为学校管理的全面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此可见,建设满足个性化需求的高校招生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3. 基于权限冲突的扩展权限管理方法权限管理是系统实现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但现有权限管理方法都是基于某一指定应用系统的。
独立的应用系统在开发时都必须开发出单独的权限管理功能。
且不同的权限管理方案造成了不同应用系统之间权限管理模块不能通用的问题。
为实现权限管理,本系统中设置了五个表:用户信息表,角色信息表,界面模块信息表,用户角色对应表、模块角色对应表,较好地实现了模块操作权限和用户分离,模块与权限的n:n关系和用户与角色的n:n关系也得以充分体现,从而实现了不同程度信息敏感度的各种访问需求。
表1 用户信息表表2 角色信息表表3 界面模块信息表表4 用户角色对应表表5 模块角色对应表将这种新的权限管理方法应用于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能较好地满足产品开发人员提出的系统访问控制需求。
从而有效地杜绝“一支笔”的行为,为系统的安全机制提供了保障,同时冲突机制的使用,使系统在权限分配上更加灵活。
同时程序员在开发时可以不用过多的考虑程序安全性问题,只需要遵循系统的安全准则即可。
基于角色对用户进行访问控制,一方面简化了权限管理,避免直接在用户和数据之间进行授权和取消;另一方面有利于合理划分职责,用户只有其所应具有的权限,这样可以避免越权行为。
此外,系统支持动态地修改用户权限,考虑了访问权限不是静态,而是动态的情况。
4. 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1系统目标招生管理信息系统开发应用是为了满足高等学校信息化管理的需要,为高等学校信息系统提供基础信息,为高等学校发展决策提供支撑,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
具体目标体现在以下几点:1)建立基于C/S结构的招生管理信息系统,能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院校系统》进行数据交换,提供招生决策分析、推荐生跟踪管理、新生报到注册功能。
2)建立基于B/S结构的招生信息发布系统,能在第一时间发布招生动态信息,提供信息相关者查询。
4.2系统设计4.2.1系统结构图2 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结构图4.2.2系统功能设计招生管理信息系统包含11大功能模块:考生信息维护模块、考生查询模块、新生分班模块、新生报到模块、新生缴费模块、决策分析模块、数据转换模块、通知书打印模块、信息发布模块、用户管理模块、系统维护模块。
主要功能模块介绍如下:(1)考生信息维护模块该模块应是所有工作的前提,管理输入中学推荐的优秀考生、特长生、保送生以及专业考生等信息,形成考生信息表。
该库将与各省招办所导出的数据库相结合,形成完整的信息表。
硕士学位论文。
(2)考生查询模块本模块主要完成对生源的各种查询操作,包含录取查询、新生查询两个子功能,录取查询包括考生查询、推荐查询、决策查询、高级查询四个功能项,新生查询分为个人查询、班级查询两项。
(3)新生分班模块该模块主要完在分班和学号生成工作,可按班级打印全校或各专业的名册或导出相应的数据。
分班可全校统一分班、按专业分班,学号生成可全校统一生成、按专业生成,可导出或打印全校分班名册、分专业分班名册,可打印分档单,为教务、教学和其它工作提供方便。
(4)新生报到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迎新工作中的报到注册以及信息查询功能。
新生报到时,通过录取通知书上的条形码进行电子注册。
本模块还提供报到情况查询,并可将相应信息以各种文件格式提供给相关部门。
(5)新生缴费模块该模块主要向银行提供考生的考生号、身份证号和省份等信息,银行根据数据信息制作银行卡,方便考生缴纳学费和银行与学校进行学费缴纳审核,节省新生报到所需时间。
(6)决策分析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各种决策信息,为学校相关部门的决策和管理提供相关数据。
通过从不同角度对生源状况进行分析,从而为招生计划管理,生源质量评价,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学院、专业等的全面宣传效果评价与决策,特长生、保送生质量跟踪管理以及专业考试成绩管理等提供科学的依据,根据往年招生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学校的发展策略、办学特色、社会需求、办学能力等,确定学校下一年的招生规模人数和比例。
生源分析数据包括省份、性别、年龄、成绩、民族、政治面貌、志愿情况、专业情况、外语状况等。
(7)数据转换模块该模块提供各省招生办数据库与本系统数据库数据转换,形成最终的考生信息表。
也提供本系统数据库转换为其他数据格式,为后继开发提供接口。
(8)通知书打印模块该模块是实现新生录取通知书(条形码作为真伪识别标志)、邮寄单的输出打印,是新生报到注册模块的接口数据输出部分。
(9)招生信息发布模块该模块将招生动态信息以及分班信息在WEB上发布,方便考生、家长及院系查询。
4.2.3数据库设计为实现上述功能,共设计了20个表1)用户信息表T_Yhxxb(表3.1)2)角色信息表T_Jsxxb(表3.2)3)界面模块信息表T_Mkxxb(表3.3)4)用户角色对应表T_Yhjsdyb(表3.4)5)模块角色对应表T_Mkjsdyb(表3.5)6)学生信息表T_Xsxxk7)学生简历T_Xsjl8)体检信息T_Tjxx9)单位推荐库T_Dwtj10)个人推荐库T_Grtj11)成绩表T_Cjb12)用户信息表T_Yhk13)分省计划库T_Fsjhk14)科类代码Td_kldm15)民族代码Td_mzdm16)性别代码Td_xbdm17)省份代码Td_sfdm18)专业代码库Td_zydm19)报名状态代码Td_bmztdm20)院系代码Td_yxdm4.2.4系统网络拓扑图3是辽宁大学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拓扑图,网络采用二层结构:信息交换层:招生管理信息系统WEB服务器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之间采用高性能的快速以太网交换机,提供100Mbps高速接入。
末端访问层:客户端以10M/100M bps访问网络。
校园网用户的数据访问请求不需要通过防火墙,而是由校园网的Cisco三层交换机控制。
[2]三层交换机不仅可以提高路由/交换的速度,而且可以划分虚拟子网,控制流量,设置安全过滤规则进行安全控制。
如可以用以下的语句实现源地址、目的地址和端口的访问控制:Access-list [list number][Permit [deny][protocol protocol key word][Source address source-wildcard mask][Source port][Destination address destination-wildcard mask][Destination port][Log options]图3 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拓扑图在校园网设置了对三层交换机端口的流量监测,一旦发现流量异常及时查找原因,防止网络的崩溃。
这样构建的校园网,既能保证招生管理信息系统的资源共享,又能防止来自内部的蓄意攻击,禁止关键服务器所在的子网被非法IP地址和端口访问[4]。
信息交换层之间进行的数据交换都必须经过防火墙,且招生管理信息系统WEB服务器安装两块网卡,一块接入校园网,进行WEB网页处理,另一块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录取系统相连,通过C/S模式进行数据交换。
图4 招生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结构模型辽宁大学招生管理信息系统具体实现结构模型如图4所示。
5. 总结招生管理信息系统已在辽宁大学使用了将近两年,效果十分明显,大大提高了招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在网上远程录取完成后,系统可及时导入网上录取的考生数据,打印出5500人的录取通知书(并设置打印新生的银行储蓄账号、考生号)、邮寄清单、各类报表等,而且未出现差错。
使以往繁杂的工作在极短的时间内圆满地完成任务,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减少了手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和质量。
录取结束后,系统还可将生源信息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生源质量与招生宣传的效果以及对保送生、特长生、专业考生实行跟踪管理,依此开展招生决策与生源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