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事故活动实施方案
前言
按照现代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理论,所谓安全是指人员伤害或财产损失的风险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而风险是指由危害所致某一特定危险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后果的组合。
企业为了从根本上预防事故的发生,必须不断地消除或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而为了消除或降低事故发生风险,企业必须在事故发生前发现、把握和预知岗位及作业中潜藏的危害,预测并发掘其有可能酿成事故、灾害的潜在风险,提出并实施解决这些风险的方法。
而为了在事故发生前能够发现、把握和预知岗位及作业中潜藏的危害,关键是企业全体员工能够从各自的立场与岗位,积极、主动地共同参与安全生产活动。
所以,企业在完善自身安全生产管理的同时,构建明快、富有团队协作精神、富有预见性和参与性的企业文化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而开展“零事故活动”,则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方法。
“零事故活动”是日本于1973年借鉴当时美国安全评议会开展的“瞄准安全”活动(Zero in on safety),将其与质量控制活动(QC)、创造性问题解决方法(KJ法)等相结合所形成的活动体系。
该活动自1973年在日本开始实施,至今经过多次改良,已成为对日本安全卫生工作具有深远影响力的活动,并被认为是企业消除员工不安全行为、构建良好企业安全文化的有效方法。
2006年10月28日,中日两国政府签署了《加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能力的计划》的合作项目,项目内容之一是在示范地区引入日本“零事故活动”方法,推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促进一线班组自主安全生产活动。
随着中日合作项目的深入开展,并将其成果在全国进一步推广,“零事故活动”对提高我国企业的安全生产水平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发展理念,通过在全市开展“零事故活动”,强化安全生产基层和基础工作,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增强广大员工安全生产意识,有效预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二、概念定义
KYT:K—危险(Kiken),Y—预知(Yochi),T—训练(Training),即危险预知活动,是针对生产特点和作业全过程,以危险因素为对象,以作业班组为团队开展的一项安全教育和训练活动,它是一种群众性的“自主管理”活动。
KYT基础4阶段法,即第一阶段为大家一起预测危险,第二阶段为确定危险重点,又称小组行动目标,第三阶段为对所有的危险提出对策,第四阶段为在短时间内重点实施解决问题的项目与方法。
同时,在4阶段KYT中加入“手指口唱”“手指齐呼”“接触齐呼”等形式。
危险因素有时也称危害因素,是指能使人造成伤亡,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或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对物造成慢性损坏的因素。
危险因素是能量瞬间的意外释放,强调突发性瞬间作用;危害因素是有毒有害物质的泄露、散发,强调在一定时空内的累积作用。
两者不加区分时统称危险因素。
三、活动流程
1、培训
(1)举办厂、车间(工段)级领导参加的KYT活动管理培训班和班组长(作业小组长)、组员参加的KYT活动编写、实施培训班。
(2)培训进行到第5个周期时,将岗位KYT卡纳入日常安全知识学习考试内容加以巩固深化,这是KYT活动培训的一项重要手段。
(3)举办KYT工作交流会。
根据KYT工作开展情况,选择KYT工作搞得好、有代表性的个人、班组、车间在会上进行交流并表彰,不断推进该项工作持续深入开展。
2、建立KYT推动组织
各企业要明确专人负责
3、选择班组进行试点
建立以风险高、工伤事故多、特种作业多、临时作业多的行业为试点进行推广。
4、对零事故活动进行现场指导
组织包括企业本部门、外来单位或安监办对现场进行指导,保证活动正确开展。
5、总结
目的在于对遗漏的项目和条款进行补充、修订,使信息及时反馈,找出不足与差距,提出改进措施,提高KYT卡的时效性。
班组每周在周安会上进行小结,班组长将收集到的KYT卡修订内容进行讨论后交车间汇总。
由车间每两周召集班组长和安全生产骨干对KYT卡片进行讨论、修订,再交厂安全部门。
由安全部门每月召集各职能部门的技术管理人员对相应的KYT卡片进行修订,再交主管厂领导审定后下发执行。
6、推广应用
四、开展零事故活动注意事项
1、班组是企业的最基层单位,处在企业安全工作的第一线,也是安全工作的落脚点。
搞好班组安全工作是企业安全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班组危险预知活动是班组现代安全管理的一种方式。
班组长既是生产的组织者,指挥者,也是安全生产的承担者,因而作为“兵头将尾”的班组长,如何组织好该项活动,就成为搞好班组安全学习的关键。
班组长主要工作在于:首先,要调动全班员工参与此项活动的积极性。
由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空间各不
相同,危险预测也因人而异,因而班组长应以个人为基础,充分发挥个人的特点和优势,协调彼此间的异同。
其次,要深入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
做到晓之以理,喻之以情,激发员工参与此项活动的热情,让所有的组员自由发挥,踊跃发言,毫无顾虑;即使有所顾虑,班组长也应启发诱导。
使得班组危险预知活动,总是在一种活跃、兴奋的气氛中进行,让每一位员工都能自觉、自愿积极参与活动。
2、对危险辨识,采取措施,做到全员职工参与。
全员参加,即大家一起共同,站在每个人的立场与工作岗位角度,主动发掘其所在作业场所中可能发生的一切危险因素,以无事故和无疾病为目标,共同努力做到预先推进安全卫生管理。
3、填写预知危险卡规范,抓住重点,目标明确,措施可靠,有针对性,具体按照:(1)、依据生产作业线编制;(2)、依据设备检修线编制;(3)、依据事故案例编制。
KYT活动突出了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把“不安全不生产,隐患未排除不生产,防范措施未落实不生产”的规定落实到了具体岗位,起到了“我会安全”的作用。
4、活动结束后,企业要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