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年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战略合作协议书

2020年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战略合作协议书

XX 省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

战略合作协议书

(正式文本)

2020 年月甲方:人民政府(地方政

府名)乙方:(合作企业名)

甲方情况:XX 省市(县、区),截至2019 年底,全市(县、区)共有60 岁以上老年人口人,占全市总人口的%。目前全市共有养老服务床位(含社区)

张,其中护理床位占比。本市基本养老床位价格为___ 元/ 月(不含分级护理服务费用),居民每月养老退休金___ 元,可支配收入每月

___元,确定乙方基本养老床位普惠价格的基准水平为___元/ 月(不含分级护理服务费用),并设置10% 的上下浮动调节区间。

乙方情况:企业名称,企业性质,注册时间,注册地,注册资本元,企业员工人。从事养老服务年,现运营管理养老服务机构(含社区)家,床位数张。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持续扩大普惠养老服务有效供给,进一步激发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积极性,推动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

(国办发[2016]91 号)等政策指导下,甲乙双方经协商决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达成如下战略合作协议:

一、总则

第一条【普惠养老】普惠养老服务是面向广大老年人,由市场供给、政策调节的养老服务。专项行动以“政府支持、社会运营、合理定价”为主要遵循,甲乙双方在现行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法律

法规框架下,接受中央部门指导落实国家有关规划和政策,按照《城企联动普惠养老实施方案》开展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赢发展。

第二条【合作周期】甲乙双方合作周期为年。合作周期不少于10 年,如乙方退出经营,应至少提前六个月向甲方提出合作变更申请,甲方或甲方推荐的企业对乙方退出经营的项目有优先回购权。

第三条【合作目标】乙方根据甲方编制的《城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整体规划》定位和需求,将市作为重要投资区域和目标市场,积极参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甲方为乙方在市的投资项目提供方便快捷的政务服务支持和相关优惠政策。力争实现普惠性床位数量明显提升、服务质量明显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通过土地、金融等多种政策,组合支持,推动企业建设运营成本下降、服务价格下降;让更多老年人受益,提高人民群众对社会养老服务的满意度。

甲乙双方在合作期间,乙方将在市新增张医养床位,其中普惠性养老服务床位张,服务质量满足广大老年人需要。甲乙双方的合作将明显推动养老服务业发展,提升养老服务需求满意度,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第四条【合作项目】甲乙双方合作,建设内容主要包括:

养老服务骨干网。项目名称:

新建(含改扩建),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

元,新增床位张。

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项目名称:

新建(含改扩建),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

元,新增床位张。

包含以上两类内容的体系化养老服务项目。项目名称:新建(含改扩建),建筑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

元,新增床位张。

甲乙双方可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补充协议增加或减少具体项目。乙方建设的专业化养老服务机构应根据甲方需求,提供面向周边居民和社区的养老服务、医疗服务和技术指导、人员培训,提升区域内养老服务整体水平。

二、甲方的责任和义务

第五条【必选政策】甲方根据实际情况,与乙方协商,细化落实《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实施方案》附件《地方政府支持政策推荐清单》中16 条必选项和自选项(共28 项)的支持政策。

一、必选项(共16 项)

(一)土地政策。

1. 设置专门的养老用地类别,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指标,区分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优先安排土地利用计划。对于经营性养老用地,通过强制性监管协议杜绝开发商以养老名义进行房地产开发建设。

2. 养老用地出让起价按不高于同类地段工业用地或同类地段医疗用地评估价评估后确定。土地可以抵押,若转让或抵押权实现,只可由

其他养老企业承接。

3. 企业对城镇现有空闲的厂房、医院、校舍、办公用房、培训设施、疗养设施及其他设施等进行改造和利用,举办养老服务机构,可先建设后变更土地使用性质。改造方案经属地政府批准并报相关部门备案后,且连续经营一年以上的,五年内可不增收土地年租金或土地收益差价,土地使用性质可暂不作变更。

(二)规划和报批建设政策。

1. 依法简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开办申报程序,支持合作企业在合作区域内开展连锁化、专业化服务。营利性养老机构增设营业场所时,无需办理分支机构营业执照,实现“一张营业执照,多个经营地址,一次行政许可” 。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可以依法在其登记管理机关管辖范围内设立多个不具法人资格的服务网点。

2. 对于500 张床位以上、规模较大的养老项目,允许企业拿到土地后分期合理开发。

3. 对于需要利用既有建筑开展的养老项目,在无法完整获得旧房历史资料的情况下,可利用房屋建筑结构安全性鉴定报告,代替原始资料。

(三)财税补贴政策。

1. 营利性养老机构和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均可享受床位运营等财政补贴,各类补贴资金作为综合收入的一部分,用于运营和融资等成本支

出。

2. 对养老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免征增值税,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按规定免征企业所得税。

3. 落实社区养老服务税费优惠政策。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机构,取得的收入免征增值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减按90% 计入收入总额;承受房屋、土地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免征契税;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不动产登记费、耕地开垦费、土地复垦费、土地闲置费;用于提供社区养老服务的建设项目,免征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确因地质条件等原因无法修建防空地下室的,免征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为社区提供养老服务的机构自有或其通过承租、无偿使用等方式取得并用于提供养老服务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

4. 对非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全额免征土地复垦费、土地闲置费、耕地开垦费、不动产登记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以及省级设立的其他涉及养老机构建设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对营利性养老机构建设减半收取上述行政事业性收费。

5. 养老机构用电、用水、用气、用热按居民生活类价格执行。

(四)医养、消防及其他支持政策。

1. 将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立(内设)医疗机构优先纳入基本医保联网结算范围。

2. 确定当地一家或多家医疗机构为养老服务支持机构,为养老机构开通转诊就医绿色通道。

3. 按照2018 年10 月1 日起施行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做好

养老机构消防审批服务,建立工作机制,对专项行动项

目采用一事一议,提高审批效能。落实按照耐火等级合理拓展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高度的规定。

4. 建筑面积在300 平方米以下或者投资30 万元以下的养老机构、设施,不需要办理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手续。

5. 建立“时间银行”制度,积极做好志愿者培育工作,定期组织志愿者团队开展养老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养老机构实施“时间银行”模式发展志愿服务,服务内容及志愿者纳入当地民政部门考核,达到一定规模给予适当奖励。

二、自选项(共28 项)

(一)土地政策。

1. 可使用村集体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养老机构建设,由企业与村集体约定土地使用和利益分配方案。

2. 对在养老服

务领域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

方式的项目,可以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作价出资或者入股建设。

3. 政府提供的养老机构用地、用房,距离综合性医院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