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综述

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综述

3. 建构主义理论成熟于 SSK。 对科学的合理性和客观性抱持的怀疑主义态度和 相 对 主义 立 场 构成 了 SSK 的 基本 认 识 论 前 提 。SSK 这 种研究科学知识的方向或策略被称为社会建构论 /建 构主义理论。
二、建构主义的理论渊源
“建构 ”一 词时 下 无 论 在 学 术 还 是 在 大 众 话 语 中 都 颇 为 流 行, 其 在 直 观上 通 常 表示 “由 …… 建 造 、制 作 、构 成 ”等 含义 , “建 构 主义 ”则 有 特定 的 学 术 内 涵 。 作 为 当 代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 建构主 义理论思想来源驳杂, 流派纷呈。
1. 后现 代 社会 理 论 、知识 社 会 学和 哲 学 思 潮 的 汇
流促使了建构主义理论的诞生 在后现代社会, 人类开始对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
化 工 程 ( 包 括 科 技 工 程 ) 的 负 面 效 应 如 环 境 污 染 、文 化 侵略等进行深刻反省和反思。后现代理论的代表人物 福柯( M. Foucault) 等认为知识 成 为社 会 斗 争的 焦 点 , 科 学成为政治的工具, 其客观性和权威性将会受到怀疑。 以曼海姆( K. Mannheim) 为首的传统知识社会学关心的 主题是揭示特定的知识和信念实体怎样受到社会和文 化背景的影响, 但因认为数学和自然科学不为利益所 玷污而将之置于知识社会学的考察之外。既然在后现 代那里科学的客观性已受到怀疑, 而传统知识社会学 又置科技知识于不顾, 那么用建构主义理论来考察科 技的社会建构就成为理所当然了。而约定主义的哲学 本体论和相对主义认识论直接促进了建构主义的研 究, 特 别 是 库 恩 ( T. Kuhn) 等 学 者 的 “科 学 事 实 、科 学 评 价标准和科学理论范式都是相对的、不可通约或非中 性 ”的 结 论 使 得 建 构 主 义 学 者 大 获 灵 感 。
中得以延续: 强调研究人类一切活动要把社会性因素 置于首位, 具有“社会决定论 /建构论”的色彩。
2006 年 9 月 第 7 卷第 5 期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Journal of Shanghai Administration Institute
中图分类号: C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3176( 2006) 05- 086- ( 5)
学术综述
Sep. , 2006 Vol. 7, No5
一、建构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作为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一股重要思潮, 建构主 义理论的产生是与特定的时代和社会背景分不开的。 就 其兴 起 而 言, 它 实 际 上是 后 现 代 社 会 理 论 、知 识 社 会 学 、 哲 学 、 科 学 知 识 社 会 学 ( Sociology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简称 SSK) 以 及 第 二次 认 知 革命 思 潮 汇流 的 结果。
1. 建构主义理论的萌芽 零散 的 、不系 统 的 建构 主 义 思 想 和 实 践 古 已 有 之 , 在 苏 格 拉 底 著 名 的 “助 产 术 ”和 柏 拉 图 的 理 念 论 中 , 都 包含了知识来自于人类思维建构的观念; 此后康德提 出了以先天综合判断来建构知识的认识论思想, 意味 着知识是被建构的; 黑格尔强调理性随社会变迁而变 化的动态性和相对性的观点在今天的建构主义者中得 到了进一步发挥, 不同社会群体的知识多样性和知识 的历时性变迁构成了当代建构主义的主要纲领之一。 维 科( G. Vico) 的 工 作 则被 认 为 与当 代 知 识 社 会 学 中 的 建构主义最为相关, 他清晰表明了人类建构性的观点, 强调从自身角度来观察更广的历史中连续性的模式和 原则。 2. 建构主义理论的近当代渊源 社会学理论建构中的建构主义脉络可以追溯到韦 伯 ( M. Weber) 和 齐 美 尔 ( G. Simmel) 。 他 们 认 为 人 总 是 积极主动地建构社会现实的行动者, 社会是人类意图 的产物。其后的米德( G. Mead) 认为人的认知是在日常 的人 际 交往 和 群 体互 动 中 建构 的 , 个 体 经 由 “一 般 化 他 人 ”来 实 现 对 在 自 我 反 思 过 程 中 构 成 的 社 会 的 认 同 。而 迪尔凯姆( E.Durkheim) 的“应该 从群 体 结 构和 群 体 关系 中寻找思想范畴的起源, 并且这些范畴也是随着社会 组织的变迁而变化的”思想传统则在曼海姆等的思想
建构主730070)
建 构 主 义 ( constructivism) 是 20 世 纪 80 年 代 以 来 兴起的一种试图超越现代主义与后现代思想的科学理 念 , 已成 为 当 代社 会 科 学中 一 种 具 有 广 泛 国 际 影 响 、集 大 成 的 但 也 极 具 争 议 的 思 潮 的 统 称 。哲 学 、社 会 学 等 诸 学科都从学科的角度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了研究, 以 期通过社会性和建构性的整合同时克服现代主义的绝 对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相对主义, 从而指导具体的实 践。本文对建构主义理论研究作一综述。
2. 第二 次 认知 革 命 直接 导 致 了建 构 主 义 理 论 的 产
收稿日期: 2006- 04- 17 作者简介: 罗英豪 男 ( 1977- )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86
罗英豪: 建构主义理论研究综述
生 第二次认知革命是后现代主义革命。它站在后经
验主义的立场上, 认为认知过程是人使用语言和话语 的 结 果 , 语 言 和 话 语 是 社 会 性 的 、人 际 交 流 的 产 物 , 因 此认 知 过 程在 其 根 本意 义 上 是公 开 的 、社 会 性 的 , 即 认 知 存 在 于 人 际 之 间 。这 是 第 二 次 认 知 革 命 的 关 键 所 在 , 也是建构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可以说第二次认知革 命的直接结果是促进了建构主义理论的产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