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政治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专题复习

中考政治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专题复习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
考点16、列举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为加强统治采取的措施,评价他们对历史进程产生的重要影响(C运用)
【复习要求】
1.知道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在位期间为巩固统治采取的措施及对后世的影响;
2.学会用全面地(一分为二)、史论结合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

【课堂导学】
一、找一找,纠正表格中的错误信息。

二、连一连,所采取的措施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秦始皇他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逐渐增强,
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

汉武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大帝国
唐太宗结束了五代以来军阀割据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也导致了后来“积
贫”“积弱”局面。

宋太祖这一时期出现了经济发展、权力集中、思想文化趋于统一的大一统
格局,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三、课堂探究
1. 有人认为:就实质而言,汉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秦朝的“焚书坑儒”是相同的。

你认为上述观点是否有道理?为什么?
2.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四位封建帝王的共同点。

3.我国历朝政治制度的演变
___ 4.例题
材料1:汉初立诸王(诸侯王)……地既广大,且至千里。

—《后汉书·百官志》
材料2: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分)地,……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汉书·中山靖王刘胜》 材料3:
(1)材料1和材料2中汉朝的政治制度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要改变?(用史实说明)(3分)
(2)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哪一政治制度?图二反映的制度有什么优点?(4分)
(3)统治者对政治制度进行创新和完善的目的是什么?(2分)
预习单
班级姓名
【基础知识】
1.秦朝的建立者是?_________
2.谁在位时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____________
3.历史上的“贞观之治”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_______________
4.北宋的建立者是?_______________
5.秦始皇为巩固统治在哪些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制度是?_____________
7.为加强思想,秦始皇推行的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
8.秦朝全国统一的货币为?___________________
9.汉武帝为巩固统治在哪些方面采取了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为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实施了什么措施?_______________
11.为了加强中央对各地官员的监督,汉武帝建立了什么制度?_______________
12.思想上,汉武帝采纳了由谁提出的什么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汉武帝派谁出使西域由此开通了丝绸之路?________________
14.被各族人民拥戴为“天可汗”的人物是谁?_____________
15.宋太祖通过采取哪些措施加强了军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宋太祖采取什么策略,使文人受到普遍重视?_______________
【基础训练】
1.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他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开创“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建立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D.开辟丝绸之路
2.“臣(李斯)请非秦记皆烧。

使……犯禁者四百六十余人,皆坑之咸阳,使天下知之以惩后。

”材料所述事件的主观目的是()
A.兼并六国,完成统一 B.统一思想,巩固统治
C.钳制思想,摧残文化D.整顿吏治,以德化民
3.20 世纪 90 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都、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一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 B.出现了造纸业的事实
C.用泥制陶的事实 D.实行了郡县制度的事实
4.下列中国古代四个历史时期中央行政系统的简表中,属于秦朝的是()
A B C D
5.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一致,汉文字却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
A.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B.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C.文字书写在丝帛和竹简上 D.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6.汉武帝颁布“推恩今”的目的是()
A 惩治地方豪侠
B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C 完善举荐人才制度
D 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7.小明喜欢看电视剧《汉武大帝》,他想知道以下关于汉武帝说法正确的有哪些?()
A、平定“七国之乱”
B、强化了中央集权
C、他采用无为而治的方针
D、他使西汉进入鼎盛时期,出现“光武中兴”
8.创了“开元盛世”,把国家的繁荣推到顶峰的是()
A.秦始皇B.汉武帝 C.隋文帝D.唐玄宗
9.以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而著称的皇帝是()
A.隋文帝 B.唐太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10.(14分)秦始皇是历史上争议颇多的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摘自【西汉】贾谊:《过秦论》(1)材料一中,贾谊认为秦始皇有哪些功绩?(3分)
材料二:《贞观政要》卷八:“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2)材料二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 (1分)其根本目的何在? (1分)
材料三: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价有诗歌一首:“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注:秕:中空不饱满的谷粒。

子厚:柳宗元
《十批》:郭沫若所写的《十批判书》,批判古人,包括秦始皇
(3)请归纳该诗对秦始皇的态度。

(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

(2分)
材料四:时下,我们对秦始皇是少骂一些,还是少赞一些?从历史学上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只要把史实考证清楚,当赞处则赞,当骂处则骂就是了。

但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
我以为还是少赞些为好。

因为,我们要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与韩非、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彻底决裂,所以,我说对秦始皇要少赞些。

——2007年第6期《随笔》
(4)材料四评价秦始皇的基本倾向是什么 ? (1分)据材料四说明其理由。

(1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分,至少答出两点)
(1)材料一中,贾谊认为秦始皇有哪些功绩?(3分)
(1)功绩:结束了春秋战国诸侯国割据混战的局面,灭六国,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的秦王朝;征服岭南,设郡管理,把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北击匈奴,修长城,加强北方边防。

(3分)
材料二:《贞观政要》卷八:“始皇暴虐,至子而亡。


(2)材料二中,唐太宗否定秦始皇的理由是什么? (1分)其根本目的何在? (1分)
(2)理由:秦始皇实行暴政而亡。

(2分)目的:施行仁政于民,巩固统治(2分)
材料三:毛泽东对秦始皇的评价有诗歌一首:“劝君少骂秦始皇,焚坑事件要商量。

祖龙魂死业犹在,孔学名高实秕糠。

百代都行秦政法,《十批》不是好文章。

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返文王。


注:秕:中空不饱满的谷粒。

子厚:柳宗元
《十批》:郭沫若所写的《十批判书》,批判古人,包括秦始皇
(3)请归纳该诗对秦始皇的态度。

(1分)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该观点的看法。

(2分)
(3)态度:肯定(或高度赞扬)秦始皇。

(1分)看法:该观点肯定了秦始皇的功绩和在历史上的地位;但没有看到秦始皇的暴政及其危害。

(2分)
材料四:时下,我们对秦始皇是少骂一些,还是少赞一些?从历史学上来说,这不是个问题,只要把史实考证清楚,当赞处则赞,当骂处则骂就是了。

但从当今社会的现实情况来看,我以为还是少赞些为好。

因为,我们要建设先进文化,就必须与韩非、秦始皇的那一套专制主义政治文化彻底决裂,所以,我说对秦始皇要少赞些。

——2007年第6期《随笔》
(4)材料四评价秦始皇的基本倾向是什么? (1分)据材料四说明其理由。

(1分)
(4)倾向:少赞扬,基本否定。

(1分)理由:秦始皇推行的文化专制主义不利于先进文化建设。

(1分)
(5)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分,至少答出两点)
(5)基本原则:将历史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取一分为二的辩证法进行评价。

(4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