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可研

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可研

目录三、建设规模及目标................................................................................3.厂区总体设计 ..................................................................................2.建议 ..................................................................................................一、总则1.项目名称××××县污水厂提标改造工程2.项目概要2.1建设地点:陕西省延安市××××县2.2工程范围:(1)污水处理工程升级改造污水厂排放标准由《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提高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

(2)污泥提质工程升级改造污泥处理系统由污泥含水率80%提高至含水率60%。

3.编制依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污水排入城镇下水道水质标准》(CJ343-2010)《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9)《城镇污水处理厂附属建筑和附属设备设计标准》(CJJ31-89)《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4—20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二、城镇概况××××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北部,东隔黄河与山西省永和、石楼县相望,南邻延长县,西南、西北与延安市、子长县毗连,北与清涧县接壤,东经109°36′20″-110°26′44″,北纬36°3715-37°5'55″。

全县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9公里,总面积1983.2平方公里。

县城位于县境中部,距延安市112公里,距西安市481公里。

××××县县城历史悠久,素以“文化之乡”誉称,自古便是全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改革开放以来,××××县城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乡建设大幅度前进,巩固了县城的中心地位。

随着永坪镇石油钻采、加工业的不断壮大,永坪镇国民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2005年完成生产总值6.98亿元,同比增长了8.3%;财政总收入16555万元,同比增长了12.4%,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1456万元,同比增长12.35%;完成固定资产43454万元,同比增长35.4%;农民人均纯收入1503元,净增224元,人口自增率控制在3.04‰以内。

××××县县城处县域的中心,现已形成县城为中心向四面辐射的路网结构,使得各乡镇联系便利,使得县城成为全县的物资集散地,商贸集市发达。

××××县县城是全县的政治、文化中心,以农副产品加工和商业贸易为主的县城。

××××县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石油、煤、瓷土、石英砂、石灰石、铁矿石等。

其中石油预测地质储量1800万吨,碳储量775.7万吨,有中国大陆第一口油井诞生地的美誉。

煤炭储量3308.2万吨。

××××县历史悠久,是在隋开皇三年(583),设立××××县,归××××州辖,历经各朝代,至民国初年属榆林,后归陕北省属。

陕甘宁边区直属和延属分区统辖。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隶属陕北行政公署、绥德专区。

1985年11月并入延长县,1961年9月回复县制,隶属延安市。

××××盛产红枣,枣树分布在全县14个乡镇,270个行政村,大面积成片枣林主要集中分布在黄河沿岸的眼岔寺、延水关、土岗三个乡镇。

全县现有枣林面积23万亩,年产量5000吨左右。

××××红枣有鲜食、制干、鲜食制干兼用和青加工四大类49个品种,红枣加工产品有枣酱、蜜枣、枣饮料等系列产品。

××××县境内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雨量不足,气候干燥,冬严寒夏酷暑,四季分明。

平均气温10.6℃,一月份平均气温-5.9℃,七月份平均气温24.7℃,极端最高气温39℃,极端最低气温-21℃,无霜期159天。

年均日照时数2558.5小时,属光热资源高值区之一。

水资源贫乏,年均降水量493.4毫米,61.4%集中在7~9月份,多处于干旱状态。

地下水总量3684万平方米,可开采量1490平方米。

三、建设规模及目标1.工程规模:××××县污水厂规模:3000吨每天;2.进水水质××××县污水处理厂原设计出水标准为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B标准,具体的水质指标如表:表1表1 进水水质指标3.出水水质出水标准为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一级A标准,具体的水质指标如表:表2表2 出水水质指标1.污水工艺方案1.1方案一:方案一工艺流程框图经过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后,污水达到一级B 标改造工程的水质特点,强化有机污染物、总氮、总磷和悬浮物的去除;在前后工程的衔接上,以原有高程系统为基础进行提标改造工程的建设。

污水由低功耗的提升系统送至提标工程,首先进入曝气生物滤池系统,通过生物填料上微生物菌群的共同作用可将污水中有机物及总氮指标进一步去除,同时填料本身可截留悬浮物,实现固液分离,保证达到排放标准。

再自流入过滤系统,将脱落溢出的生物膜截留保证悬浮物浓度达到排放标准,最后进入蓄水池,蓄水池高程参考原有排放出口进行设计,同时蓄水池的水作为曝气滤池和微滤系统的反冲洗水源。

1.2污水方案二:方案二工艺流程框图污水由提升系统送至提标改造工程,首先进入反硝化滤池系统,通过反硝化滤池填料上的生物膜作用,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及悬浮物。

再自流入蓄水池,最后进入过滤系统,将脱落溢出的生物膜截留保证悬浮物浓度达到排放标准。

1.3方案确定通过综合比较两种方案的特性与优势,认为方案1更适合作为本项目的主导工艺,因此,本项目主体工艺确定采用方案1:BAF+微滤。

2.污泥工艺方案污泥石灰处理流程框图含水率80%的污泥利用螺旋输送机送至称重螺旋计量后送入混合反应器中。

同时石灰从储料筒仓中经计量加料送入混合反应器,实现物料的高效均匀混合。

均匀混合后的成品泥利用皮带输送机输出装车外运。

在混合器排气口及出料皮带上安装有废气收集管道。

本系统选用先进成熟的德国原产混合反应器作为核心设备,其脱水污泥最大处理能力1t/h,运行2小时即可满足每天2吨的处理需求。

也可实现24小时连续工作,即开即停,灵活应对远期工艺升级需要。

五、工程设计1.污水工程设计1.1曝气生物滤池整个系统由进水提升池、池底布水区、生物降解区、出水渠、反冲洗设备间、布气布水管廊等组成;主体处理单元分三格,设计滤速2.9m/h,强制滤速4.3m/h,每格尺寸6x4x4.5m。

1.2微滤机系统由以下单元组成:设备主体结构;设备核心过滤系统滤网(316L材质);驱动系统驱动电机、驱动齿轮;反冲洗系统反洗水泵、反洗喷头;配套自控系统。

处理水量3000m3/d。

1.3蓄水池水池有效容积110m3,钢砼结构,结构尺寸11x4x3.5m。

2.污泥工程设计系统由污泥输送系统;石灰供料系统;混合反应系统;成品泥输送系统;废气收集等系统组成。

3.厂区总体设计3.1总平面设计污水处理厂的布置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进水方向、排放口位置、工艺流程和场地的地形特点等原则进行,厂区布置绿化隔离带。

根据××××县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的设计方案,我们将处理设施的选址设在紫外消毒渠附近,利用其周围空地进行废水的深度处理设计。

同时要保持主干道顺畅,方便人流集散及车辆运输,考虑远期工程用地,使近远期构筑物之间结构紧凑,便于生产管理还要缩短管线,降低投资。

力求将各建构筑物按照工艺要求有序有机地结合,创造一个舒适优雅的环境。

3.2 高程设计布置设计的原则:(1)满足生产工艺流程的要求。

处理水经低功耗提升后充分利用重力流经各处理构筑设施,尽量减少提升高度,节约能源。

(2)在满足工艺流程前提下,结合场地自然条件,尽量使填挖的土方平衡,减少投资。

厂区处理构筑物高程设计,原则上避免多次提升以求节能。

3.3 厂区道路、绿化(1)道路道路布置与竖向设计相协调,有利于场地及道路本身排水,并于厂内主要建构筑物轴线平行或垂直,与原污水厂道路连成一体,形成环道,满足工艺流程、运输、安装、检修、消防等要求。

(2)绿化由于提标改造工程会对原污水处理厂绿化景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提标改造确定绿化量。

避免破坏原设置的绿化防护带,以隔离、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对新增构筑物周围密植植物和设置多排乔木,确保提标改造后全厂区绿化面积不小于规定要求。

在建(构)筑物周围及道路两侧种植高大乔木配以低矮灌木丛和绿篱,在空地进行集中绿化,并且点缀些观赏性较强的树种,以点、线、面,平面布置及空间高低错落、前后有序的绿化处理,以形成赏心悦目的园林化景观,提高环境质量。

3.4 厂区综合管道(1)管道分类厂区主要管道主要有污水管、污泥管、空气管、放空管及电缆管(沟)等,具体设计如下: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道,尽量以直线形式连接,缩短距离、减少交叉,埋深要合理。

充分利用地形坡度敷设重力污水管道和雨水管道;当交叉点上管道避让重力管道的原则解决。

污水管:污水管为各污水处理构筑物间连接管及厂区生活污水管,管线布置的原则为管线尽量短、埋深要合理。

放空管各盛水构筑物有条件下均设放空管,便于检修过程排空池体检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