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

2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一章

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通过各种形式的资本 输出,逐渐垄断了中国的工业,控制了中国的金 融、交通运输等重要行业,是使中国在经济上丧 失了独立性,成了西方大国的经济附庸。
四、文化渗透
(一)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
帝国主义的文化 侵略活动,有许多是 披着宗教外衣、在传 教的名义下进行的。 一些西方传教士也积 极参与了对中国的侵 略活动。
德国科隆大教堂
•西方学者论中国文化:
“在近代以前时期的所有文明中,没有一个国家的文 明比中国文明更发达、更先进。”
——保罗· 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中国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保持了一个西方所望尘 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二、清朝中国的衰落与欧洲的崛起
中国 总体状况 封建社会晚期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土地兼并严重 政府财政困难 官场腐败,卖官鬻爵 装备陈旧,军备废弛 闭关自守,闭目塞听 世界(英国) 崛起的资本主义 完成工业革命 生产力水平最高 确立了资本主义 制度 成为海上霸主 加紧殖民扩张
《改订条约》
共计 150多万平方公里
(三)勒索赔款,抢掠财富
资本——帝国主义还向中国勒索巨额赔款, 造成中国严重的财政危机,直接破坏和阻碍中 国的经济发展。
英法联军 火烧圆明园
英国《泰晤士报》的随军 记者写道: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 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 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 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 镶有珠王的时计和宝石,又把 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 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 打碎。
五口通商后的上海
五口通商后的厦门
五口通商后的广州
五口通商后的宁波
五口通商后的福州
(二)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
关税自主权是国家的重要经济主权。但《南 京条约》中规定,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的税率, 要由中英两国“秉公议定则例”,这就开了所谓 协定关税的恶例,使中国丧失了海关自主权。
从19世纪50年代起,外国人逐步控制了中国 海关的行政权。中国海关不仅不能抵制外国商品 倾销和保护民族经济的作用,反而成为外国对中 国进行经济侵略的一个重要工具。
被 英 国 占 领 后 的 香 港
香港 的变 化
《南京条约》签订后,香港岛成为 英国在亚洲的经济基地
璞鼎查(1789——1856年), 英国第一任港督
条约名称 《瑷珲条约》 《北京条约》
地理范围 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 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 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 》
生产方式落后
英 国
鸦 片 战 争 前 比 较
中国
人地矛盾突出
清代人口、耕地的增长及两者的比例变化 年份 人口(万) 耕地面积 人均耕地面积 (顷) (亩/人) 16000 3.43 康熙十八年 5492577 (1679) 31150 2.51 乾隆四十一 7807156 年(1776) 36900 2.14 嘉庆十七年 7913939 (1812) 43610 1.77 咸丰元年 7716254 (1851)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1、延续时间最长
2、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
3、经济兴旺发达 4、政治集中统一
记 里 鼓 车 秦朝郡县制
秘 色 盘
一、古代中国的辉煌文明——西方望尘莫及
(二)中世纪欧洲的落后
• • • • 1、先进罗马文明的沉沦 2、基督教对精神的笼罩 3、城堡限制了对外联系 4、频繁战争的破坏
焚毁前的北京圆明 园景致之一
圆明园鸟瞰图
被毁后的 圆明园
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圆明园),一个 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进行一 场掠夺……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 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 ——录自法国作家雨果
二、政治控制
为了统治中国,帝国主义列强在政治上采 取的主要方式,是控制中国政府,操纵中国的 内政、外交,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 和驯服工具。
(三)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凭借不平等条约所赋 予的特权,把中国逐渐变成了他们的商品倾销市 场和廉价原料基地。 中国的对外贸易, 从1865年开始出 现入超。此后,除 1872年到1876年 曾一度小量出超外, 一直是入超,而且 数额越来越大。
(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不可能 在独立的基础上与外国发生经济往来。帝国主义列 强同中国发生经济联系是为了控制中国的经济,为 自身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
西方列强对我国的大肆侵略
鸦片战争中部分阵亡将领一览
关天培(1781——1841 年),字滋圃,江苏山阳 (今江苏淮安)人
裕 谦
陈化成(1776——1842 年),字莲峰,福建同安 人
第一次鸦片战争形势图
两次鸦片战争对比示意图
八国联军侵华示意图
(二)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
每次战争后,资本——帝国主 义都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 攫取在中国的经济、政治特权,破 坏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 南 京 条 约 》 签 订 现 场
清政府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现 场
《天津条约》签订现场
《马关条约》签订现场
《辛丑条约》 签订现场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部分不平等条约内容一览
《 中 法 黄 埔 条 约 》
《中美望厦条约》 《 虎 门 条 约 》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南京条约》对我国领土主权的破坏
文化中心主义与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乾隆皇帝过寿,英国君主乔治二世派遣使者表示祝 贺并且要求通商。乾隆皇帝回信:“吾天朝大国物产 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 朝所产茶叶,丝斤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 恩体恤。”
英国礼品共590余件,都是当时先进科技成果。清 王朝本着“厚往薄来”的原则,赏赐英王及使臣、随员 一行丝绸绒、瓷器、玉器及各类工艺品三千多件。
经济 具 体 表 政治 现 军事
外交
二、清朝中国的衰落与欧洲的崛起
(一)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原因何在 :
• 1. 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小农经济束缚 和限制生产力的发展。 • 2. 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抑制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生机和活力。 • 3. 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社会结构阻碍了 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4.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体系限 制了人们思想的发展。
----见曹树基编《中国人口史》第五卷,页831; 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辑,页60。
武器装备落后
22万八旗和66万绿营,武器落后,处 在以刀矛弓箭为主的“冷兵器”时代。
清军使用的鸟枪,枪长2.01米, 射程约100米,射速为l-2发/分钟, 且质量低劣,严重老化,有的使用了 166年尚未更新换代。而英军则配备 了在当时世界上相当先进的伯克式前 装滑膛燧发枪和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 膛击发枪。前者枪长1.16米,射程约 200米,射速为2-3发/分钟;后者枪 长1.42米,射程约300米,射速为3-4 发/分钟。 清军安炮最多的战舰,其火炮数量也 只相当于英军安炮最少的军舰。
正是包括义和团在内 的中华民族为反侵略所进 行的前赴后继的战斗,才 打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 和灭亡中国的图谋。
第三节
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 族意识的觉醒
一、反侵略战争的失败及其原因
从1840年至1919年的80年间,中国人民对 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顽强的抵抗,但是这些战 争都以失败而告终。从内部因素来看,主要有 两个方面:一是中国社会制度的腐败;一是中 国经济技术的落后。
二、粉碎瓜分中国的图谋
(一)边疆危机和瓜分危机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最终目的,是要瓜分中国、 灭亡中国。 19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 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过渡,出现了列强争夺 殖民地的狂潮。这期间,中国也成为帝国主义关注 的对象。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中法战争、中日战争以 及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逐渐蚕食中国的领土。
(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 还勾结清政府镇压中国 人民的反侵略反封建斗 争。 为了镇压中国的太 平天国农民起义,他们 不但向清政府供应军火, 甚至还直接组织军队对 太平军作战。
义和团廊坊大捷图
(三)扶植、收买代理人
为了进一步深入控制中 国政治,资本——帝国主 义列强还特别注意在中国 政府中扶植、收买自己的 代理人。
1841年5月,英军 在广州郊外三元里一带 进行抢掠时,遭到当地 人民的激烈抵抗。此战 大大显示出中国的人民 的爱国气节。
三 元 里 人 民 的 战 斗 旗 帜
三元里人民缴获的英军军服和武器
(二)爱国官兵的反侵略斗争
在历次反抗外国侵略的战争中,爱国官兵都表现了 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给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前八 列国 队联 军 在 天 安 门
(一)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 国政治的控制是逐步实现的。
鸦片战争期间,列强通过 清朝的妥协派如琦善、耆英、 伊里布等人来施加压力。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英 法联军采取又打又拉的手法胁 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 条约。
耆英(1790——1858年),爱新觉罗 氏,字介春。
(一)社会制度的腐败
1840年以后,统治中国的清王朝,从皇帝到官 员,许多都是昏庸愚昧,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 御敌之策。 不少将帅贪生怕 死,临阵脱逃。他们 大都害怕拥有舰船利 炮的外国侵略者,甚 至为了自身的私利, 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 的利益。
字叶 昆名 臣琛 , 湖 北 汉 阳 人 。 年 , (1807——1—859 )
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一、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历程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压迫中国人民 的过程,同时也是中国人民反抗它们的侵略、 压迫的过程。为了捍卫民族生存的权利,中 国人民在长时间里进行了不屈不挠、再接再 厉的英勇斗争。
(一)人民群众的反侵略斗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