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文化-军事刑律
箙,弓,矢,箭,族,張弛
箙,裝箭的筒形器。 弓,一种帶弦,一种不帶弦。 箭,《說文》:箭,矢竹也。 《方言》:箭,自關而東謂之矢,江淮之間謂之鍭
,關西曰箭。郭璞註:箭,竹名,因以爲號。 《字統》:大身大葉曰竹,小身大葉曰箭。 族,箭頭。古代箭的存放,都是以固定的數量捆束
在一起。《詩經》:角弓其觩,束矢其搜。 《禮記》鄭玄注:弓弩久張則絕其力,久弛之則失
執、圉、報
幸,所以驚人也。从大从������。一曰大聲也 。凡幸之屬皆从幸。一曰讀若瓠。一曰俗 語以盜不止爲幸,幸讀若籋。
執,捕罪人也。从丮从幸,幸亦聲。 圉yǔ,囹圄,所以拘罪人。从幸从囗。一
曰圉,垂也。一曰圉人,掌馬者。
報,當罪人也。从幸从������。������,服罪也。 ������jū,窮理罪人也。从幸从人从言,竹聲。
禽,像畢,捕鳥獸的狩獵工具,下有長柄, 上像網。后加聲符“今”。
《說文》:禽,走獸縂名也。 獸,《說文》:守備也。這種狩獵工具和方
法只是捕捉四足工具,或與陷阱配合使用。 獸與狩實為一字。
干,單
同一字 像前有杈頭的木棒,捕獲野獸的工具。 戰 獸(狩),從單從犬。
焚,田
以火燒林。《說文》:燒田也。即焚燒叢林 以狩獵。
食之。 館,后起字。
兵、戒、戈、戟、戍
兵,從斤從廾。斤砍伐工具,既是勞動工具 也是作戰武器。
《荀子·議兵》:古之兵,戈、矛、弓、矢而 已矣。
戒,手持戈。 戟,《說文》:有枝兵也。 戍,守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戉鉞,戊,戎,戚
《說文》:大斧也。 《虢季子白盤》:賜用戉,用征蠻方。 《禮記·王制》:諸侯賜弓,然後征。賜鉄戉
旋、旅、旗、旌
旋,從㫃 從足。
法
法,刑也。平之如水,从水;������,所以觸不 直者;去之,从去。
������,解������,獸也,似山牛,一角。古者決訟 ,令觸不直。象形,从豸省。凡������之屬皆从 ������。
水,凖也。北方之行。象眾水並流,中有微 陽之气也。凡水之屬皆从水。
下,苑何忌取其耳。 《說文》:馘聝,軍戰斷耳也。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獻俘授聝。
戰
從單從戈 單同干 干戈相向。 《說文》:戰,斗也。
守衛 圍攻 同理:受
韋、圍、衛
或、域、國
由或分化出域和國
檄
傳達軍情的文書。 從木,用木片。 板檄。 合檄。
汉字与文化-军事刑律.ppt
軍
從車從包省 《說文》:軍,環圍也。四千人爲軍。 朱芳圃《殷周文字譯叢》:古者車戰,止則
以車自圍。 駐扎 轅門:古代軍營以兵車圍成一圈之後,在出
入処仰起兩兵車,使其車轅相向,故稱“轅門” 。《周禮》鄭玄注:仰車以其轅表門。
師、官、館
������,一說山,一說臀,一說馬鞍。 帀,周也。 官,館舍。《管子》:上收而養之疾管而衣
其体。
矛、盾
矛,《周禮》:刺兵。 盾:遁也,避刃以隱遁。
甲,冑,介
甲,《說文》:甲,東方之孟,陽氣萌動。 從木戴孚甲之象。《釋名》:甲,孚甲也。 萬物解孚甲而生。
《釋名·釋兵》:甲,似物有孚甲以自禦也。 胄,《說文》:兜鍪也。一從頭盔從革,一
從頭盔從目。
畢,禽擒,獸(狩)
畢,從田從畢。田表畢的用途,狩獵。上像 網,下像長柄。
《甲骨文合集》:翌戊午焚,擒? 田,像圍獵的陣容。進入農業社會,狩獵與
農耕緊密配合。先火田獲獸,而後就勢耕种 。
取,馘
取,《說文》:取,捕取也。 《詩經·豳風·七月》:“取彼狐狸,為公子裘
。” 《周禮·夏官·大司馬》: 大獸公之,小獸私
之,獲者取左耳。 《左傳·昭公二十六年》:林雍羞為顔鳴右,
,然後殺。 戊,兵器。郭認爲是戚之古文。 戎,從甲從戈。 戚,斧類兵器,比鉞小。《說文》:戉也。
殳
《說文》:以杸殊人也。禮,殳以積竹,八觚,長 丈二尺,建於兵車,車旅賁以先驅。
(《周礼·夏官·司右》郑玄注:“五兵者,戈、殳、 戟、酋矛、夷矛”
漢人訓釋多曰殳無刃。 《詩經·衛風·伯兮》:伯也執殳,為王前驅。 湖北隨縣曾侯乙墓出土21件殳。 中国古代一种用于撞击的长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