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宪法学第1阶段测试题

宪法学第1阶段测试题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测试卷考试科目:《宪法学》第1章至第4章(总分100分)时间:90分钟____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填空(每空1分×14=14分)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这说明了宪法在国家整个体系中所处的地位。

2.我国现行宪法规定,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制度。

3.实行法制是民主宪政的要求。

4.宪法规范特点中的最高性是指宪法的和。

5.宪法为普通法律的制定提供了立法和立法。

6.关于宪法的修改方式,大体上可分为和。

7.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

8.国家性质一般是指国家的。

9.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和。

10.国家权力的归宿,特别是的归宿问题是政体的核心。

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10=10分)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组成的政治联盟中,包括()。

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2.对宪法的形式分类,可分为()。

A.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 B.刚性宪法和柔性宪法C.钦定宪法和民定宪法、协定宪法 D.资本主义宪法和社会主义宪法3.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由()。

A.人民选举产生 B.公民选举产生 C.居民选举产生 D.民主选举产生4.典型地采用三权分立权力制约原则的国家宪法是()。

A.英国宪法 B.美国宪法 C.法国宪法 D.德国宪法5.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法律和其他议案由全国人大以全体代表的()。

A.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B.过半数通过C.四分之三以上通过 D.五分之一以上通过6.我国宪法的解释体制属于()。

A.特色解释体制 B.专门解释体制 C.立法解释体制 D.司法解释体制7.中国国民党政府在大陆时期制定的《宪法》有()。

A.《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草案》(简称“五五宪草)C.《关于宪草问题的决议》 D.《中华民国宪法》8.在中国历史上由人民代表机关正式并公布实施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

A.《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9.在我国,人民政协的基本职能是()。

A.民主参与 B.政治协商 C.民主监督 D.参政议政10.我国现行宪法对国家性质的规定,其内容体现为()。

A.工人阶级为领导 B.以工农联盟为基础C.实行人民民主专政 D.是社会主义国家三.判断正误并改错(每题2分×10=20分)1.宪法学是法学的分支学科,属于法律的范畴。

()2.人民主权原则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天赋人权”学说。

()3.“依法治国”,首先是指依行政法律治国。

()4.我国宪法规定,宪法实施的监督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

()5.由于英国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因而它从无文字记载。

()6.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宪法规定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作出。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8.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也是我国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

()9.两党制是指一个国家只存在两个政党。

()10.在我国,对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不能行使选举权。

()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4=16分)1.违宪2.宪法惯例3.国家制度4.一院制五.简答(每题5分×4=20分)1.简述我国82宪法的主要特点2.简述宪法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3.简述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即无产阶级专政4.简述我国宪法对人民主权原则的主要规定六.论述(每题10分×2 =20分)1.论述我国宪法关于权力制约原则的规定和蕴含2.论述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参考答案:一.填空(每空1分×14=14分)1.法律2.根本3.内在4.最高法律地位、最高法律效力5.依据、原则6.通过修正案、重新制定7.根本活动准则8.根本属性9.全国人大、地方各级人大10.主权二.不定项选择(每题1分×10=10分)1. ABCD2. ABC3. D4. B5. B6. C7. ABD8. A9. BCD10.ABCD三.判断正误并改错(每题2分×10=20分)1.错误(1分)改为:宪法学是法学的分支学科,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

(1分)2.错误(1分)改为:人民主权原则源于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主权在民”学说。

(1分)3.错误(1分)改为:“依法治国”,首先是指依宪治国。

(1分)4.错误(1分)改为:我国宪法规定,宪法实施的监督权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1分)5.错误(1分)改为:虽然英国的宪法是不成文宪法,但并非是说它从无文字记载,而是说它没有一部统一的宪法典。

(1分)6.错误(1分)改为:我国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宪法规定,不是1999年宪法修正案作出,而是2004年宪法修正案作出。

(1分)7.错误(1 分)改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分)8.错误(1分)改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不是我国国家机关的组成部分,而是政治协商和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

(1分)9.错误(1分)改为:两党制,不是指一个国家只存在两个政党,而是指一个国家的政权实际上由两个较大的政党轮流执政。

(1分)10.错误(1分)改为:在我国,对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而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准予行使选举权。

1分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4=16分)1.违宪的特定含义是指国家机关制定的法律、法规或规范性文件(1分),以及国家机关、武装力量、各政党、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单位(1分)所作出的决议、决定或者所进行的活动(1分)同宪法精神或者宪法条文相抵触、相违背(1分)。

2.宪法惯例,是指在国家的长期政治实践中形成(1分),涉及国家制度和社会制度等根本问题(1分),且由群众普遍认可(1分)而具有一定约束力的习惯和传统(1分)。

3.国家制度,是指一个国家的统治阶级通过国家的法律、政策等(1分)确立的有关国家本质和国家形式的制度的总和(2分),主要包括国体、政体、政权组织形式和国家结构形式等方面的内容(1分)。

4.一院制,是指代表机关或代议机关的职权(1分),由单一的代表机关或代议机关组成(1分),统一行使代表机关或代议机关的职权(1分),不存在其他代表机关或代议机关的一种政治制度(2分)。

五.简答(每题5分×4=20分)1.我国82宪法的主要特点有:第一,它把上升成为理论的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总的指导思想,既明文记载于序言之中,又贯穿于整个宪法的始终,使之成为立国的根本(1分)。

第二,它不仅把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国体和政体再次肯定下来,而且还规定人民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以充分保证人民在国家中的主人翁地位和权力(1分)。

第三,它不仅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目标和任务,确认了以公有制为基本特征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而且也为经济体制改革规定了原则和方向(1分)。

第四,它不仅从政治特征和经济特征上确认了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而且建立在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新认识、新发展的基础上,从精神特征上规定了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目标和具体内容(1分)。

第五,它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分析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健全和完善了旨在确保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管理国家的权力以及使国家机关能够更有效地领导和组织社会主义建设的国家机构体系(1分)。

2.宪法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主要有:第一,宪法自身的内容是否切合实际是个前提条件,倘若一部宪法的规定与现实的情况相去甚远,也就无从谈及其贯彻实施,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1分)。

第二,政治是否稳定,社会是否安定,这是宪法能否切实实施并发挥其实际作用的重要因素(1分)。

第三,经济是否持续稳定地增长,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1分)。

第四,普通立法是否完备,则是宪法实施的必要条件,也是发挥宪法实际作用的重要因素(1分)。

第五,人们的法律意识是否普遍得到增强,这既是实行法治的重要因素,也是宪法能否得以实施并发挥作用的思想观念上的因素(1分)。

3.人民民主专政的实质即无产阶级专政主要体现为:第一,两者的理论基础是一致的,即都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1分)。

第二,两者的领导阶级是一致的,即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1分)。

第三,两者的政权基础是一致的,即都是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最高原则的国家政权(1分)。

第四,两者的国家职能是一致的,即都担负着对内对外的职能,对内镇压敌对势力的反抗和破坏,进行经济文化建设;对外防御外敌的侵略和颠覆活动,支援世界爱好和平的正义事业(1分)。

第五,两者的历史使命是一致的,即终极目的都是消灭阶级和剥削制度,最终实现共产主义(1分)。

4.我国宪法对人民主权原则的主要规定有: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分)。

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分)。

第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分)。

第四,“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1分)。

第五,国家还通过完善各项法律制度保障宪法和法律的实施,使全体人民的各项民主权利得以充分实现(1分)。

六.论述(每题10分×2 =20分)1.第一,我国宪法关于权力制约原则主要有: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1分)。

二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1分)。

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1分)。

四是,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都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1分)。

五是,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1分)。

第二,我国宪法关于权力制约原则的主要蕴含有:一是,在整个国家体系中,人民代表大会居于首位,其他一切国家机关都从属于人民代表机关,人民代表机关又从属于人民(1分)。

二是,国家机构内部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最终都必须对人民负责(1分)。

三是,权力制约的关系是十分明确的,即不实行“三权分立”的原则(1分),而是从人民到人民代表机关、再到其他国家机关的一种“单向制约”以达到平衡(1分)。

四是,在人民代表机关统一行使国家权力的前提下,对于国家的行政权、审判权、检察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都有明确的划分,使国家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都能够协调一致工作(1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