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五四青年节活动策划方案
导读:本文大学五四青年节活动策划方案,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
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活动背景:
五月,鲜花怒放;五月,百鸟声喧。我们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五四国际青年节。
九十三年前-1919年5月4日,满腔热血的华夏青年掀起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
"五四"运动,这是中国青年运动的开端,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帷幕。此后中
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断壮大,积极投身于中国反帝反封建运动;放眼九十年后的
今天,赋有时代使命的共青团员奋战在建设祖国的第一线,把自己的青春献给
了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热土。属于中国的伟大时代到来了!
二、 活动目的:
纪念"五四"运动九十三周年,重温光荣岁月,激发青年团员的爱国爱团的热
情,颂扬民族精神,使得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们铭记历史,不忘五四"爱国、进
步、民主、科学"的精神,沿着先辈的光荣路程,为完成自己的青春使命不断努
力;
展现我校共青团员和青年学生的全方位的文化底蕴和素养,展现我校素质
教育的优秀成果,丰富学生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 活动主办单位:
南华大学青志总队
四、 活动承办单位:
南华大学各青志分队
五、 活动对象:
南华大学全体学生
六、活动时间:
二零一六年三月三十日至五月五日
七、 活动流程:
1.筹备阶段:
时间:3月30日至4月12日
A: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由主办方负责召集校艺术团及各院文艺负责人召
开会议。会上应听取各学院负责人的意见和建议,对策划中尚不完善之处进行
修改,力求完美;同时,根据各学院不同的优势和想法确定其节目形式内容的大
概方向,并开始排练。
B:活动宣传:
(1)口头宣传:各院接到通知后,积极向全院同学进行宣传,动员同学认真
准备参加;
(2)媒介宣传:主要以校团委和我院宣传部制作的精美宣传海报,以及喷绘,
包括商家提供的宣传板以及网上公告的形式为途径,达到活动前期预热效果。
C:主持人的确定:可由各院推荐的主持候选人中间进行选拔。主持人应在
本期间着手准备主持词,并由专人进行训练,以求晚会当天达到效果。
2.审查阶段:
时间:4月16日至5月2日
4月16日:对所有节目进行初审。期间,筹备会成员及专业嘉宾、导演可
对节目提出可行性建议。
4月27日:对所有节目进行复审,并审查主持人。主要是对节目的质量上
以及节目之间的主持词串联进行严格的审核,确保整台晚会的最终效果。
4月29日:确定最后上场的节目及节目的顺序。
4月29日-5月1日:落实舞台、舞美、道具、灯光、背景等方面的准备工
作情况;进行后勤保障工作,包括演出当晚会场布置用品的采购等。
3.晚会阶段:
彩排:5月3日晚7:00 全体演职人员到场,并要求演员妆容及服装均到
位。
正式演出:5月4日晚7:00,晚会正式开始。
八、活动预期效果:
1.各项准备工作扎实落实
2.各分队积极配合
3.各学院同学积极配合
4.晚会气氛活跃,节目精美
5.使同学们感受到青年应有的朝气努力追寻自己的梦想并为之不懈奋斗。
九、活动总结
十、经费预算:
展板费用:120元
海报;商家提供
晚会邀请函:20张 共计20元
矿泉水:20瓶 共计20元
晚会门票:1500张 (商家提供)场地费用:100元
租音响费用:500元
主持人服装租赁费用:200元
其他项目:150元
【附】
五四青年节的意义
五四青年节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
舞台。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此开始深入工人群众,促进了马克
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从组织上和思想上作了准
备。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
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
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五月四日为中国青年节。
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战线上的斗争,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和封建阶
级的旧文化的斗争。在“五四”以前,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西
学与中学之争,都带着这种性质。那时的所谓学校、新学、西学,基本上都是
资产阶级代表们所需要的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说基本上,是说
那中间还夹杂了许多中国的封建余毒在内)。在当时,这种所谓新学的思想,有
同中国封建思想作斗争的革命作用,是替旧时期的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服务
的。中国资产阶级的无力和世界已经进到帝国主义时代,上阵打几个回合,就
被外国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和中国封建主义复古思想反动同盟所打退。旧的资产
阶级民主主义文化,在帝国主义时代,已经腐化,已经无力,它的失败是必然
的。
“五四”以后则不然。在“五四”以后,中国产生了完全崭新的文化生力
军,这就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共产主义的文化思想,即共产主义宇宙观和
社会革命论。五四运动是在一九一九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劳动运动的真正
开始是在一九二一年,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之后,即在民族问题和
殖民地革命运动在世界上改变了过去面貌之时。这支生力军在社会科学领域和
文学艺术领域中,不论在哲学方面,在经济学方面,在政治学方面,在军事学
方面,在历史学方面,在文学方面,在艺术方面(又不论是戏剧,是电影,是音
乐,是雕刻,是绘画),都有了极大的发展。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
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
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
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五四青年节”实际上已固定成一种文化符号,具有象征意义。其象征意
义主要是对国家命运的担当,对社会问题的激情破解,对各行各业的唤醒与创
造。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同历史时期,都蕴含着时代的精神和感召力,引导
着中国青年运动发展的方向。
“五四青年节”每年一次 ,或隆重或简朴 ,但其节日的意义永在。“五四青
年节”包含着两层含义 :一是纪念“五四运动”,一是作为青年的节日。两者共
同构成了包含深厚历史与现实内涵的精神原动力 ,它既是对历史承诺的担当 ,
也是对实现社会与人生的叩访 ,更是对未来历史的观照。
什么是五四精神呢?有的认为是爱国主义,有的认为是民主与科学,有的认
为是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有的认为是理性精神、个性解放,有的认为是勇于
探索、追求真理,有的认为是破旧立新的革命或变革,有的认为是彻底的反帝
反封建,等等。这些说法都是有道理的,事实上也是联系在一起的。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
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
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
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
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