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中科院大连旅顺科技创新园规划
1. 项目背景
随着大连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商贸、旅游、金融、信息产业的迅速提升,大连城市发展空间将“北拓西进”,支撑城市发展的第二产业也将西移,由新金州城区,高新产业园区和旅顺开发区等构成大连市新城区的雏形已经显现,加快推动区域整合,实现优势互补,联动发展,建设高效统一管理职能、具有鲜明时代性的现代化新城区将是区域
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旅顺口区将按照大连市
主城区的要求,拓展城市规
模、调整空间布局、强化环
境优势,努力把该区建成花
园式城区。
依据主体功能区
划和旅顺口区社会经济发展
导向,将该区未来全域划分
为西北部临港产业区、旅游产业区、科技创新区、都市农业区、生态宜居区和自然保护区六大功能区。
为推进全域城市化进程旅顺加快建设“五城一都”其中之一即为加快建设科技创新城。
根据2010年旅顺口区政府工作报告,旅顺口区要建设绿色工业产业集群。
重点推进旅顺经济开发区、中科院大连旅顺科技创新园、大连旅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长城三涧工业园区、双岛湾临港绿色产业园区建设。
该项目就是在上述背景下提出的。
2. 规划概况
中科院大连旅顺科技创新园规划占地面积 5.8km 2,大连市旅顺口城区与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间,凤河入海口处,旅顺口区东南部,老铁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东临旅顺口港湾,西接旅顺经济开发区和旅顺新港。
科技创新园交通十分N
创新园
便利,园区距旅顺新港4公里,距烟大火车轮渡码头5公里,距大学城4公里,距土羊高速公路5公里,距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45公里。
科技创新园将以科技创新、中式孵化和成果转移为主要内容、以高科技产业化为目标,在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一流研发水平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成果及产品。
科技创新园未来一定要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区域创新体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业化为目的、企业为主体、人才为核心、公共研发体系为平台,形成辐射周边,拓展海内外区域创新体系。
3.区域环境概况
⑴自然气候
旅顺口区具有北温带季风气候特征。
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降雨集中,季风明显,风力较大。
年平均气温10.2℃,最低气温-21.1℃,八月份平均气温24.1℃,最高气温35.7℃,全年无霜期平均190天,最大冻土深度70~95cm,年平均降雨量614.5mm,60~70%降雨集中在夏季,年平均蒸发量在1300~2000mm 之间,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4~72%。
旅顺处于东亚季风范围。
图3.2给出了各季节和全年的风向玫瑰图,表3.7和表3.8给出了历年各月平均风速和最大风速及风向,由表可见,常年平均风速为3.7m/s,一年中以4月份平均风速最大,达到4.7m/s,9月份最小,为2.7m/s。
总体来说,本区风速不是很大。
夏季主导风向为SSE,冬季主导风向为N;春季风较大,夏季风较小,但差异不是很大。
定时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18.7m/s,出现在8月份,风向为ESE风;次大风速出现在4月份,风向为ENE。
最大风速一般以偏北风和偏东风为主。
各月≥17m/s的大风日数以3月最为集中,月平均出现4.4日;2月、11月次之,分别为4.0日和3.6日。
⑵社会环境
旅顺口区:位于辽东半
岛最南端,属于大连市辖区。
东临黄海、西濒渤海,南与
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北依大
连,距大连市45km。
境内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