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普法的会议记录二时刻:20xx年5月27日地方:实验楼c206考勤:迟到:素萍请假均亮、婉娜、宛平第一环节案例分析案例1、童某,男,32岁,原系某厂采购员。
林某,女,28岁,同厂工人。
童某于1997年因贪污罪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
1999年10月,童又起意强奸厂里的同龄女少年平某,并同其姘妇林某商议,由林以请平某帮助修理缝纫机为名,将平某诱至林家中。
晚饭时,童、林二人设法用酒将平某灌醉,林某有意离家去别处睡觉。
童某正欲行奸时,平某惊醒,大喊救命。
童某惟恐被邻居发现,用手扣住平某的嘴,被平某狠咬一口。
童又生恶念,用手猛扼平某的颈部,致平某窒息死亡。
林某次日回家,发觉平某已死,惊恐之余,承诺为童某掩盖罪行。
当晚,童、林二人将平的尸体装入麻袋运送到郊外,投进了江里。
依照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咨询题:(1)童某的行为构成何罪?秦:强奸未遂罪、有意杀人罪(2)林某的行为构成何罪?秦:诱骗罪(?无此罪名)(3)对童某与林某依法应当怎么处罚?秦:童某应判以死刑林某应判以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简要回答处罚的原则即可) 漫:撤销缓刑、数罪并罚。
答案:(1)童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未遂),有意杀人罪。
(2)林某的行为构成强奸罪(未遂),包庇罪。
(3)童某与林某构成强奸的共同犯罪,其中童某应为主犯,林某为从犯(帮助犯),因此关于林某的强奸罪能够从轻、减轻工业或者免除处罚。
关于童某,因其强奸罪与有意杀人罪发生在贪污罪缓刑的考验期内,故应撤销缓刑,把贪污罪3年有期徒刑与强奸罪(未遂),有意杀人罪三罪实行数罪并罚;对林某则应以强奸罪(未遂)、包庇罪两罪进行并罚。
2、裁判要旨共同犯罪中,犯罪行为所造成的危害结果超出共同预谋犯罪范围的行为,亦即实行过限行为,应当依照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所实施的行为,结合其主观有意,分别予以定罪。
案例2被告人谢吉瑞与本村村民谢祥瑞系亲兄弟,谢吉瑞排行老四,谢祥瑞排行老三,两家因在谢祥瑞家原宅基地上堆放杂物等琐事产生矛盾,关系长期别和。
6月20日13时许,谢祥瑞因为宅基地的情况在其门口别提名的谩骂,谢吉瑞认为是骂自己的。
随后,谢吉瑞将其大亲孩子谢乾、二亲孩子谢可可、女婿胡传争等人召集到家中,提出预备与谢祥瑞家打架,并安排谢乾与谢可可负责打谢祥瑞之子谢自立,其负责打谢祥瑞,并提出别要使用“家伙”。
后谢吉瑞到谢祥瑞家南侧的土路上谩骂,两家发生吵骂继而厮打。
在厮打过程中,被告人谢乾掏出事先藏在身上的匕首朝谢祥瑞的颈部、胸部、腹部、背部捅刺5刀,将其捅倒在地,又见谢吉瑞、谢可可与谢自立在谢祥瑞家东侧的河沟内厮打,遂持匕首过去朝谢自立胸部、背部捅刺3刀,后被村民拉开。
被害人谢祥瑞被捅刺后当场死亡,被害人谢自立送往医院救护后脱险。
被告人谢乾作案后潜逃,于6月24日在苏州市火车站打电话向沛县公安机关投案。
素:谢吉瑞、谢乾、谢可可、胡传争四人构成有意伤人罪共同犯罪,此外谢乾还构成有意杀人罪本案中,谢祥瑞因为宅基地的情况别提名谩骂,被告人谢吉瑞认为是骂自己的,而纠集其亲孩子预备打谢祥瑞,并提出别要使用“家伙”,其主观有意算是揍谢祥瑞一顿,以缓解其心中的怨恨,并非要致谢祥瑞于死地,不过损害的有意,并无杀人的有意。
而被告人谢乾作为实行犯,别计后果持刀延续捅刺,致一人死亡一人重伤,主观上具有杀人的有意,应当承担有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谢乾的行为差不多超出了与谢吉瑞共同预谋的有意损害的范围,属于共同犯罪中实行犯的实行过限行为,被告人谢吉瑞尽管是本案的组织者,但关于谢乾的杀人行为,其事先并疑惑,故别应对谢乾的有意杀人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而仅应承担有意损害罪的刑事责任。
案例3、辛案例8黄某所在单位因经济别景气进行大幅裁员,黄某所以下岗。
黄某在单位与其副厂长刘某别和,因此,黄将下岗的原因归咎于刘从中作梗。
所以对刘怀恨在心,向来找机报复。
黄将此想法告知并且下岗的本单位工人李某,李某亦对刘某别满。
二人经商量后,决定先将刘某杀死而后劫机飞往美国。
1999年10月,二人购买了“xx”式手枪两支,于10月、11月进行两次登机试验。
12月11日二人再次预谋,决定于12日晚杀死刘某全家而后劫机飞往台湾。
11日中午,黄某与李某共同出资购买机票两张。
11日晚,李某因惧怕而寻到刘某,告知其黄、李二人的杀人、劫机打算。
并同刘一起到公安机关报案。
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于12日凌晨将黄某抓获。
咨询题(1)黄、李的行为构成何罪?德民:认为黄某和李某是共同犯罪,他们的行为构成有意杀人罪,非法买卖枪支罪和劫持航空器罪(2)二人的犯罪是犯罪准备、未遂、既遂依然犯罪中止?(3)二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和地位怎么?正确答案(1)黄、李的行为构成非法买卖枪支罪、有意杀人罪、劫持航空器罪。
非法买卖枪支罪中的“非法买卖”是指行为人违反有关法律法规,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金钞票或者实物作价,私自购买或者销售枪支的行为,本罪在主观上要求必须是明知枪支而买卖。
本案的两名被告人为实施杀人行为而特意购买了枪支,在主观上二人是明知的,在客观上二人实施了购买枪支的行为,因而二人的行为构成非法买卖枪支罪。
黄、李二人因下岗事由而对刘某生恨,进而要将其杀死,同时预备了工具、进行了踩点,其在主观上有杀人的有意,客观上差不多为杀人作预备,所以其行为又触犯了《刑法》第232条的规定,构成有意杀人罪。
劫持航空器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种严峻的刑事犯罪。
它是指行为人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办法劫持航空器的行为。
本案中,二被告人差不多制定了劫机打算,进行了登机试验,预备了劫机工具,所以二人的行为依照《刑法》第121条的规定,构成劫持航空器罪。
(2)二人的购买枪支的行为差不多完成,属于犯罪既遂。
二人的有意杀人、劫持航空器的行为属于犯罪准备。
所谓犯罪准备是指为了实施犯罪而预备工具、创造条件的行为。
被告人为了实施杀人行为,积极购买了枪支,制定了打算,但是并未着手实施杀人行为,因此,被告人的杀人行为不过处于犯罪的准备时期。
至于劫持航空器的行为属于犯罪准备,其理由是:(1)客观上黄、李二人差不多实施劫持航空器的预备行为,如购买枪支、购买机票等;同时黄某在尚未着手实施劫持航空器的行为时停止下来,由于黄、二人尚未登机。
因此自然尚未实施暴力或者其他办法的劫机行为;(2)从主观察,黄实施准备行为是为了劫持航空器,且其在准备时期停顿下来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即被公安机关抓获。
因此,黄、李二人的行为属于劫持航空器罪中的准备行为。
被告人李某的行为属于犯罪中止。
犯罪中止的三个特征是:①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停止了犯罪活动。
这个地方的犯罪过程是指从开始劫持航空器到劫持航空器行为的完成。
②行为人停止了犯罪是自动的,即处于自己意志以内的原因。
所谓自动性是指,行为人自认为当时能够实施和完成犯罪,出于本人意志而停止犯罪。
③行为人停止犯罪具有完全性。
即行为人完全放弃了原来的犯罪意图、停止了犯罪行为。
李某在购买机票未来由于惧怕,主动向刘某及公安机关告知了犯罪事实,并协助公安机关抓获了黄某,其在主观上是完全放弃了犯罪意图,在客观上是主动放弃的犯罪。
所以属于犯罪中止。
固然,由于黄、李是共同犯罪,因此作为李某来说,要成立犯罪中止,李别仅要自己中止犯罪,还要劝说同案犯中止犯罪并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本案中,李某符合这一条件的要求。
(3)二人在本案的共同犯罪中,均为主犯。
理由是:尽管是黄某先提出犯意,但李某在共同犯罪中也作用积极。
共同出资购买枪支、共同出资购买机票、共同策划、共同进行犯罪试验。
因此二人的作用相当,均为主犯。
案例4某为原某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涉嫌犯罪,于1998年12月经某市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检察院向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查明:1997年10月,省海药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海药公司)为了解决因包括名额在内的种种因素而迟迟未能解决的上市咨询题,托付其下属的房地产公司经理林某为该公司股票上市打通关系。
经过熟人介绍,林某将5万元以李五成名字登记的海药公司内部职工股股金收据,连同李五成的身份证在10月下旬的一天晚上送到辛某家中,辛当即收下,未付股金款。
11月27日辛某在省证券委送审的海药公司申报国家证监会的报告上,签署了接受的意见。
后经查明,海药公司本身是符合上市公司的法定条件的,1998年6月辛某指使某子辛某某托付海南进展银行证券部陆续卖出股金收据,得款193192.04元,尚有73股留在账户上。
依照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咨询题:(1)辛革被逮捕在程序上是否合法?别合法。
(人大代表是否是国家工作人员?)(2)辛某是否构成犯罪?假如构成犯罪则某罪名是什么?构成受贿罪(林某是否构成行贿罪?金额多少才构成受贿罪和行贿罪?)(3)怎么处理辛某的违法所得?上缴国库(4)海药公司及林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什么原因?构成单位犯罪(答案是别构成单位犯罪,存在疑咨询)。
行贿罪成立的条件之一:以谋取别正当利益。
林某是否为海药公司谋取别正当利益?答案:(1)逮捕辛某在程序上是别合法的。
因为依照宪法以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辛某应经过该省人大主席团或者常委会许可后,方受逮捕与审判,未经此程序,则属违法。
(2)构成受贿罪。
辛某身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之便为海药公司谋取利益,并收受贿赂,数额巨大,已构成受贿罪。
(3)辛某违法所得193192.04元及73股股票应当追缴,并一律上缴国库。
(4)别构成犯罪,因为海药公司行为虽有别当,但并非为谋取别正当利益,别属单位行贿罪。
并且,林某因属于代表其单位行为,也别构成犯罪。
(存在疑咨询)案例5、1997年夏,原济南海关副关长高某认识了港商李勇健,二人交住紧密。
1998年春,高、李二人合谋从香港空运575只瑞士高档手表至济南入境,受高某指使,海关调查处副科长刘某明知该批物资未办理任何报关手续,却予以放行,经查该批手表价值人民币1774746.24元,偷逃关税763494.8元。
1998年8月,高某、李勇健寻到浪潮通讯电子有限公司合谋进出口传呼机成套散件(税率25%),但伪报成集成电路(税率6%)以落低报关费用。
9月12日第一次进货时,高某亲自去机场接货,刘某受高的指使第二次去接货,使物资顺利通关,经查该的货价值人民币19867110.3元,偷逃关税3019800.9元。
后案发,高、刘二人被捕,李勇健在逃。
依照上述案情请回答下列咨询题:(注意答题技巧!!)(1)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什么原因?构成犯罪,走私。
(2)刘某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什么原因?构成渎职罪。
(3)假如构成犯罪,应对高某定何罪?(4)高某称其并未直接参与各项活动,请求从轻处罚是否成立?走私一般物资罪。
高某在走私活动中起到要紧作用,从轻处罚别成立。
(5)对刘某处罚时应注意什么情节?从轻处罚(6)浪潮公司是否有犯罪行为?怎么处罚?构成单位犯罪、偷逃关税罪、双罚制答案;(1)高某构成犯罪,因其担任副关长期间,违反海关法规,伙同他人走私,走私物资价值和偷逃税额超地法定犯罪数额,已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