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小榄镇餐饮业油烟污染的危害中山市小榄中学高二(2)班谢文泉梁家敏指导老师: 潘新水摘要:小榄镇是珠三角经济重镇之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第三产业蓬勃兴起,特别是餐饮业发展尤为迅猛,但其规划建设与管理严重滞后,大部分餐饮企业建在居民楼下,产生的油烟、噪声污染严重影响了周围居民正常的生活,因此餐饮业的油烟、噪声污染扰民问题就成为近年来环境信访群众投诉最多的环境问题之一.本文试从小榄镇餐饮业油烟污染现状探讨其带来的危害,并尝试分析其应对措施,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对此污染的重视,以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 环境法; 城市; 饮食业; 油烟污染; 法律控制;英文关键词: Soot nuisance; Legal Control; Urban; Catering Trade一、小榄镇餐饮业现状随着小榄镇经济的快速发展,餐饮业布满大街小巷,小摊点星罗棋布,大排档见缝插针,据调查(见下表),我镇包括酒店、大排挡等正式的餐饮点已达500多家,还有许多无牌无证的汤点铺不包括在内,其造成的燃煤废气、油烟、噪声、污水、恶臭、垃圾等污染,严重扰民并污染环境,已成为当前环境污染问题投诉的重点和热点,并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并列为我镇居民所厌恶的两大公害。
我镇部分地区的餐饮业分布情况二、油烟污染成因(一)油烟所含成分是污染的罪魁祸首餐饮烹调产生的油烟气直抽外排,烟气中的各种短链醛、酮、酸、醇等有害气体扩散,污染周围环境,影响居民健康.油烟污染危害不浅,食油包括豆油、菜籽油、色拉油、花生油等植物油和猪油等动物油,前者主要成份为亚麻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流动性好。
后者主要成份为饱和脂肪酸甘油脂,流动性差。
食油中主要成份的沸点在300度左右,高沸点的食油汽化时逐渐形成大量青烟,再往油中加入食品所含水分急剧汽化膨胀,其中部分冷凝成雾和油烟一起形成可见的油烟雾。
与此同时,气体燃料(液化气)、液体燃料(轻柴油)或固体燃料(固体酒精)热分解生成气相析出型烟气,与之混合时在离开锅灶上升过程中继续与空气分子碰撞,温度迅速回落,饱和蒸汽压下降,形成含冷凝物的气溶胶排入大气环境中。
食用油和食物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油脂及食物本身所含脂质热氧化分解,食物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等反应的终产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二次反应产物主要有醛、酮、烃、酯、脂肪酸、醇、芳香族等,对人体健康有较大危害。
因此,烹调油烟污染机理的研究,对于推行经济可行、切实有效、适合国情、降低污染的技术和设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餐饮业存在的问题是污染的助推器1. 有关餐饮业环境管理法律法规不完善 .虽然餐饮业的油烟、噪声污染扰民问题已成为市区群众投诉最多的环境问题之一,然而至今为止,关于餐饮业环境管理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善。
虽然《广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城市饮食服务场所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装置,做到达标排放。
油烟净化装置排放口的高度和位置应当不影响周围居民生活环境。
”,但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无法据此实施行政处罚。
目前,在执法实践中,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据国务院1998年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来执行,将餐饮业作为建设项目同样对待。
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第一批)》,餐饮业依据营业面积的大小以及所处的位置是否处于敏感区来填报《环境影响报告表》或《环境影响登记表》。
这对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并不难,但对于餐饮业的业主来讲,理解这些条款就不那么直观和简便,即使了解这些规定的业主也以法律规定不明确为借口,为其违法行为辩解。
因此,在现实生活中90%以上的餐饮业没有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手续,更谈不上环境污染治理配套设施以及竣工验收,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扰民现象也就是必然的结果。
2 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机制在实地调研中我们了解到,餐饮业的业主普遍认为,他们都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卫生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证和税务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纳税登记证。
他们认为,既然这些政府部门给他们发了“三证”,就说明政府允许他们营业,他们是合法业主,同时他们也向国家纳税了,为国家做了贡献,现在已经开业了,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却认为他们是违法经营,要对其进行行政处罚,他们不能理解,也接受不了。
在行政处罚过程中,他们申辩道,在办理“三证”手续的时候并没有哪个部门告之他们要办理环境保护手续,既然都是政府部门,为什么不能一次性告之他们应办理的所有手续?到今天才知道违反了《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要受到行政处罚;如果他们早知道的话,就不会违法开这个餐饮店,或者象办理其他手续一样来办理环境保护相关手续了。
诚然,餐饮店的业主不知道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不能成为他们不守法的理由,责无旁贷地必须对他们的违法行为承担法律责任,但他们申辩的理由也值得我们反思。
在一些地区,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对餐饮业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处理的同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还继续对没有办理环境保护审批手续的餐饮店颁发营业执照的现象依然存在。
由此反映出行政执法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配合机制,因而不能从源头上控制餐饮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结果是滞后的环境行政处罚,这就更加剧了餐饮业环境管理的难度和执法成本3. 规划不合理导致餐饮店整改处于尴尬局面虽然许多餐饮店业主都诚恳地请求要给他们整改的机会和时间,但事实上,许多餐饮店建在住宅区或者居民楼的底层,受于条件的限制,有些餐饮店根本无法整改。
其原因在于,城市在快速发展,而规划则跟不上变化。
特别是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开发的热潮,许多原有工业小区,乡镇工业园区,一些老企业的周边,甚至有些企业内部改变用地性质也建起商品房,许多餐饮店就建在商品房的底层。
然而,这些商品房在设计和建造的过程中,根本就没有考虑到餐饮店的环境污染问题,没有预留餐饮店油烟污染的专用通道,这也是目前普遍遇到的尴尬局面。
当前,相当大部分的环境投诉热点、难点都是因为规划不合理问题造成的。
由于餐饮业与居住区距离过近,噪声、油烟污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身心健康,群众反映强烈,致使环境污染投诉居多不下。
三、油烟污染的危害(一)油烟对环境污染的危害1. 餐厅厨房虽“小”,但隐藏的污染很“大”。
以每个厨房每天排放200克至300克油烟估算,而目前小榄餐饮业厨房拥有量约有2000个,每天的油烟排放量400-600公斤,将室内的污染单纯地转移到室外,并不是治本之道。
传统的抽油烟机只有抽排功能,没有净化功能,含有大量有害物质的油烟未经处理抽排到室外,会更大范围地对大气造成污染。
有统计显示,目前我国年食用油消费量在1600万吨左右,预计到2010年将增长到1900万吨左右,这些食用油在烹饪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油烟。
2. 大量的餐饮业厨房,餐饮企业每天所排放的油烟,已成为大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正成为影响大气质量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污染源.(二)油烟对人类健康的危害1. 饮食业油烟是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和PM10(颗粒小于10μm的可吸入颗粒物)的主要来源之一。
油烟对人的健康危害极大,被人体吸入后使呼吸道黏膜损伤,并降低人体免疫功能。
眼睛遭受油烟刺激后干涩发痒、视力模糊、结膜充血,易患慢性结膜炎;鼻子受到刺激后黏膜充血水肿,嗅觉减退,可引起慢性鼻炎;咽喉受刺激后出现咽干、喉痒,易形成慢性咽喉炎等等。
有关资料显示,在致肺癌因素中,烹调油烟是仅次于“深度吸烟”烟雾到达呼吸道深部的危险因素。
如果消除吸烟和烹调油烟的危害,可使肺癌减少85%。
中国许多妇女不抽烟却患上肺癌与长期接触厨房油烟不无关系。
2. 专家曾经指出:较高浓度的油烟气可以引起大鼠肺部炎症和组织细胞损伤;短期接触烹调油烟会引起肺活量明显下降,证实了较高浓度的油烟气具有肺脏毒性,影响细胞免疫功能及存在着能引起基因突变、DNA和染色体损伤等不同生物学效应的细胞遗传毒性物质3. 另外,医学界还发现家庭主妇易衰老,易患心血管病、脑血管病、消化道疾病(如直肠病等),专家们认为这是脂肪氧化物毒害的结果。
四、远离油烟污染(一)我们身边的油烟污染由于客观和历史的原因,我镇的饮食业单位缺乏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饮食业数量多,分布广,油烟呈间歇性排放,成分复杂,局部污染严重。
一般分布在人口密集的居住区内,或盘踞在“上住下商”的商住楼底,或与住宅为邻。
饮食业多为个体经营,存在小、散、乱等特点,环保管理难度很大。
而且目前我镇大部分饮食业油烟都是无组织排放,未经任何处理直接低空排放,仅有少部分比较大的饮食业单位在环保部门的要求下安装油烟净化设备、建有排烟管道和抽风设施,但效果也不尽如人意。
对周边群众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环境纠纷不断,甚至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
(二)关于油烟污染的国家政策为贯彻执行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进一步加强对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国家环保总局2000年2月29日发布《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现已上升为:GB18483—2001),规定了饮食业单位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备的最低去除效率;2000年9月30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关于加强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监督管理的通知》(环发[2000]191号),严令要求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局(厅)和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环境保护局将油烟污染问题列入正常环境管理工作范围;2001年6月4日,国家环保总局发布《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技术要求及检测技术规范》(HJ/T62—2001),规定了饮食业油烟净化设备去除效率等性能的技术要求和检验规则。
(三)解决油烟污染的对策1. 加大宣传,强化监督。
通过多种形式宣传有关油烟治理的法律法规,增加餐饮业审批工作的透明度。
同时通过人大和政府法制部门的法律监督,政协的民主监督,社会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督促各部门切实承担起法定职责。
2. 加强协调,齐抓共管。
环保、卫生、工商等部门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做出行政许可,克服在餐饮业管理中存在的“重审批、轻管理”现象,从源头抓好, 同时引入公众参与机制。
各职能部门之间建立联合执法治理污染协调机制,齐抓共管。
3. 加快科研,创新技术。
科研单位要加强研究,尽快推出使用成本低、油烟治理效果好,治理效率高,且能消除气味对居民影响的油烟净化装置及其维护、保养等附属产品。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技术创新力,加强环境污染的治理和生态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结语:中国历来提倡“民以食为天”,传统饮食文化的复杂、特殊,各类烹饪技术繁多,与其他国家不同,煎、炒、炸、烤类食物较多。
特别是现在,随着小榄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水平的逐渐改善,餐饮业的迅速发展,饭店、宾馆的日益增多,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日益严重的油烟污染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而饮食业油烟已成为小榄大气环境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为改善小榄大气环境质量,建设环境保护生态镇,防止油烟扰民,笔者认为:1、环保部门应加强对饮食业的监督管理,加大环保执法力度,督促饮食业油烟排放限期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