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现代电子商务信息有限公司质检部生产工艺流程及检验规范二OO七年七月修订产品质量检验规范一、检验内容:1.原材料入库检验2.生产过程控制3.半成品检验4.成品检验(试车检验)二、规范要求:1.原材料入库检验:a.原材料入库要切实符合合格分承包方单位生产。
检验原材料的合格证及批量的要求。
b.原材料入库时,库房要及时通知检验员检验。
c.检验员应严格按照《原材料检验规范》和工艺、图纸文件要求,进行原材料入库检验。
并在《原材料入库检验单》上做好记录。
d.检验员判定为合格的产品,填写入库单,判定为不合格的产品,要及时通知库房,并填写不合格单。
e.对原材料批量入库要求抽检,抽检按SQL:(1~25只抽3只、25~50只抽13只、50~1500只抽8只、1200~3000只抽13只、3000~12000抽32只),原材料合格率应不小于98%。
f.检验员在原材料性能等无法作出判断时,要通过技术部讨论、会签,在使用时,要做好详细试验跟踪。
g.对原材料新产品要进行电、温度等性能试验,测量工具和环境要求在达不到试验性能要求,必要时,可申请专业机构进行试验,并出相应检验报告。
h.检验员认为必要情况下,可对原材料库房定期抽检。
i.原材料供方要进行年评,对批量不合格产品,采取让步接受、退货。
降级使用和取消分承包方的办法途径。
2.生产过程控制:a.操作员工应严格按照产品工艺文件图纸要求生产、安装、加工。
认真填写装配、检验记录单。
测量数据要求详实、准确。
b.操作员工在操作时,应认真做好产品质量的自检、互检和主动送检。
c.产品批量加工生产时,第一点要求做到首检。
通电检验、调试,以避免不合格产品的批量生产。
d.产品在做更改时要有技术部出示的技术文件更改单签字有效后,方可加工生产。
e.精密原材料安装生产时,注意做好必要的防静电措施,确保产品合格生产。
f.产品流入下工序时,要求做好标示,保证不合格不流入下一道工序。
g.认真填写随工单号,确保产品数据批量无误。
3.半成品检验:a.清查半成品数量、批号无误。
b.严格按照《半成品检验规范》及工艺规程对产品检验。
要求无漏焊、虚焊、假焊、错焊等。
c.判断为合格的产品要放置合格品标示,判断为不合格的产品,要进行隔离,另行堆放,并放置不合格标示。
d.认真填写随工单号及做好记录。
4.成品检验(试车检验):a.产品外观要求无划伤、掉漆、脱落、龟裂等现象。
b.严格按照工艺规程及试车要求规范检验,认真填写调试、检验数据记录。
c.产品要按工艺文件要求,入库前要通电老化操作。
并做好老化记录。
d.判定为合格产品放置合格品标示,判定为不合格产品要进行重新调试检验。
e.不合格产品进行的返工、返修,报废处理情况,要认真填写故障单。
f.产品经检验员签字后,方可入库。
g.仪器和检验设备要经过测量机构校验审核,确保产品质量和测量的准确性,每年要组织年审校验。
h.出厂产品实施全检,确保产品出厂合格率为100%。
PX流动电子警察系统(高清D型)检验规程一、系统前端(主机)安装检验1.检查机箱内各部件应安装到位。
主要部件为:工控机、高清晰度相机、CS R-28测速雷达、无线路由器、电器控制板。
2.检查机箱外观喷塑完好无明显划伤;机箱门和锁转动自如,无阻涩感;胶水无外溢现象。
3.检查机箱内导线应连接完好,走线合理整齐,各种连接件应固紧无松动现象。
4.特别注意雷达天线安装应与机箱侧壁保持平行且紧固,用力无法扳动;相机安装应与机箱顶部保持平行,且坚固不易上下扳动,但用力应可使相机在左右方向稍微移动。
5.电器控制板上的各项开关挡位应清楚标明,拨动时无阻涩感。
二、系统前端(主机)通电检验1.机箱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30秒左右应正常上电,电器板上绿色指示灯点亮,雷达控制器正常自启动,高清晰度相机后部绿色电源指示灯应点亮。
2.在限高速20km/h时,轻击1024Hz的音叉在雷达天线前方10厘米处测试,雷达应显示23公里/小时,报警峰鸣器应发出响声。
3.将电源开关置于关闭位置,电器板上绿色和红色指示灯点亮都应点亮,延时60秒左右,系统自动关闭电源。
三、闪光灯检验1.检查闪光灯外壳无明显划伤,紧固件无松动(尤其要注意连闪线插座是否固紧)。
闪光灯应能安装在三脚架上。
2.通电后打开电源开关,闪光指示灯应在2秒以内点亮,按试闪按钮应闪亮,并在2秒内闪光指示灯点亮。
3.连接连闪线到测试设备上,通过计算机发触发信号,闪光灯应与触发信号同步点亮。
试闪20次。
4.注意闪光灯充电完成后的电流声音是否异常,应该充电完成后声音不是很大。
若声音很大,则此闪光灯电路板可能有问题,退回车间处理。
5.如发生爆保险丝现象,则换一个保险丝进行加倍测试,再爆,则此闪光灯视为不合格。
四、附件检验小附件应放置在附件包中,三脚架另外放置。
按照下表逐项校对是否齐全。
五、软件功能检验(PX流动电子警察系统(高清D型)服务端)所有功能都可通过PX流动电子警察系统(高清D型)服务端程序进行。
1.点击“系统设置”应能输入客户端IP地址。
2.“启动服务”功能:点击“启动服务”,系统在30秒内应能连接PX流动电子警察系统(高清D型)客户端,界面上显示“连接正常”、“雷达正常”、“相机正常”客户端数据存储盘容量、闪光灯打开或关闭等信息,抓拍状态应处于“停止抓拍”状态。
3.“设备控制”功能:点击“设备控制”可进行“工作地点”、“路口方向”、“雷达测速方向”、“限高速值”、“起拍加”等信息设置。
这些信息应在抓拍图片上正确显示。
点击“启动抓拍”界面上显示“正在抓拍”。
设置完成后,用音叉拍摄几幅图片,应能自动上传,并有报警声响(雷达校验值应在23±1之间)。
点击“停止抓拍”界面显示“停止抓拍”,使用音叉将不拍摄图片。
4.数据上传功能:关闭服务后用音叉测试拍摄5幅图片,然后再启动服务,连接成功后点击“上传记录”,系统将客户端的5条记录能上传,通过查询功能应能查到刚才所拍摄的5幅图片。
5.查询功能:点击“查询记录”分别检查按照车速百分比、车牌、已处理、未处理、全部能够查询。
6.道路编辑:在此功能下能够添加、修改、删除道路信息。
7.违法行为编辑:点击“违法行为”应能对违法行为的有关说明、代码等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
8.打印设置功能:在此功能下应能对打印处罚单的内容进行编辑。
9.导出图片功能:点击“导出图片”系统应能将当日的图片导出到C盘SAVE文件夹中。
10.处理记录功能:点击小图片或双击记录条,进入“处理记录窗口”在正确输入车牌后,点击“现场处罚”应能弹出打印预览界面,退出打印界面后,对应的记录条前应打上勾,且在重新启动服务端时,处理标记不丢失。
在“处理记录窗口”应能输入车牌、车辆型号和驾驶证号。
11.视频调试功能:应能观察到实际的路面活动图像,调节曝光系数和增益系数应有明显作用。
12.闪光灯功能:将相机对着较黑处,点击“视频调试”后再关闭“视频调试”,使界面显示“闪光灯打开”连接闪光灯,用音叉调试拍摄图片,闪光灯应点亮。
13.关闭设备:点击“关闭设备”后,客户端应能关闭,服务端界面连接显示应为红色。
14.统计数据:点击“统计数据”后,输入需要进行数据统计的日期,再点击统计按钮,应能显示出在相应日期内抓拍记录的数据。
15.数据维护:此功能主要是可以删除数据库中除了当天以外的任何一天之前的无效数据。
六、路检1.白天上路进行拍摄,要求:拍摄60公里/小时以上限速的车头图片20张,车尾图片20张,特别注意图片的清晰度和亮度。
2.晚间上路进行拍摄,要求:拍摄60公里/小时以上限速的车头图片20张,车尾图片20张,特别注意图片的清晰度。
(可去掉此步骤,只需试一下视频触发是否与闪光灯同步即可)3.检验完拍摄去车或来车的情况之后,将雷达设置成与拍摄方向的相反方向来进行测试,观察是否会出现误拍。
4.在车内检测无线传输距离,要求在关闭机箱门的情况下,距离应能达到30米。
5. 统计抓拍率,记录在检验表中;路检图片以主机编号为文件夹名进行存档,以便备查。
七、笔记本检验1. 检查笔记本的外观有无破损、划伤;2.计算机设置是否按安装步骤设置好,程序及驱动是否备份好;3.检查笔记本电源电池是否可用,能否充电及是否可以在电池状态下工作;4.检查笔记本在接逆变电源状态下,触控板工作是否正常;5.检查安装单是否填写完整,信息是否齐全。
八、系统主机、闪光灯及笔记本电脑的回库检验采点式系统主机、闪光灯及笔记本电脑的回库检验可参见本规程前七项检验规定。
一定要注意系统附件及笔记本电脑配件的检查。
九、基本安全使用兆欧表测量电源正极对机壳的绝缘电阻应大于2MΩ;(系统检验表)十、测速误差1、在无任何运动目标的空旷路段拍摄车头,测速雷达信号发射轴线与被测车辆速度矢量之间的夹角为20度角。
2、使用一套雷达放置在道路中间,与测试车辆行驶方向相平行,测量测试车辆的实际速度。
3、在测速雷达的测速范围内选择30km/h、60km/h、120km/h三个速度点检验,每个速度点重复测量5次,取算术平均值为测量值。
4、将该值与放置在道路中央的雷达测得的速度相比较,之差值即为测速误差。
(系统检验表)十一、电压波动性1、使用直流稳压电源供电,调节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为10.5V,使用1024 Hz的音叉在雷达前方10厘米处作测试,拍摄图片应正常,速度应为24±1km/h。
2、调节直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为14.5V ,使用1024 Hz的音叉在雷达前方10厘米处作测试,拍摄图片应正常,速度应为24±1km/h。
(系统检验表)十二、常温老化测试将系统正常通电,开启服务,常温下老化12小时后测试系统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PX流动电子警察系统(车载型B)检验规程一、系统外观及配件检查1.1 车载型B系统配件检查,详见下表;Q/POXI-310-A-2006 PX流动电子警察系统(车载型B)检验规程版/次:A/0 页次:2/31.2 外观要求:1.2.1各类配件应表面整洁、光亮,不应有凹痕、划伤、裂缝,不应有影响使用效果的变形;1.2.2表面漆、镀层无气泡、龟裂和脱落;1.2.3金属零件不应有毛刺、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1.2.4文字标识应齐全清晰,字迹不易去除。
二、基本功能检验2.1 限速、报警功能:检查系统是否具有速度设定功能;当目标运动的速度超过设定速度时,测速仪应发出报警信号并被系统抓拍;2.2 笔记本电脑检验。
2.2.1外观检验:检验要求参见本规程第1.2款;2.2.2笔记本系统设置检验:检验要求详见《流动电子警察(车载型B)安装步骤》;2.2.3车载型B软件功能检验,主要是:软件的的与设置,视频图像调节,自动抓拍(车头、车尾),手动抓拍,视频录像,视频暂停,当前记录设置,数据维护与查询,基本设置,号牌识别,关闭系统,自动导入与导出,后台号牌识别,后台图片导出的功能的检验;另外移动稽查、视频触发、车流量检测、黑名单对比、网络设置为选检项目,当客户有此特殊需求时方须检验;(具体操作方法可参见《PX流动电子警察系统(车载型B)用户手册》)2.3 系统抓拍单元要求:2.3.1响应时间应小于50ms;2.3.2拍摄距离可调,摄像机可以搬运调整位置,方便对不同违章进行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