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飞机原理与构造第三讲低速空气动力学基础(2)
飞机原理与构造第三讲低速空气动力学基础(2)
19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翼型在不同迎角下的压强分布
2011-12-8
20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翼型在不同迎角下的压强分布
2011-12-8
21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压力中心: 压力中心:
升力作用线与翼弦的交点。 升力作用线与翼弦的交点。
吸力
压力
2011-12-8
22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压力中心(CP) 压力中心(CP)位置随迎角改变的变化
L
主要有两条途径: 主要有两条途径: ——增大上缘(上弧线)曲率; ——增大上缘(上弧线)曲率; 增大上缘 ——飞机以一定的迎角飞行 飞机以一定的迎角飞行。 ——飞机以一定的迎角飞行。
ps1 ps2
V1
S1
S2
V2
2011-12-8
5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的升力 迎角: 定义为气流速度矢量 翼弦之间的夹角 迎角: 定义为气流速度矢量与翼弦之间的夹角,当气 气流速度矢量与 之间的夹角,
n V
0.99V
2011-12-8
31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附面层
2011-12-8
32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层流和紊( 层流和紊(湍)流:
a 层流
b 层流开始破坏
c流动趋于紊流
d 紊流
细致地调节细管中红水的 流速, 流速,当它与主流管内水流速 度相近时, 度相近时,可以看到清水中有 稳定而清晰的红色水平流线, 稳定而清晰的红色水平流线, 表明这时主流管中各水层互不 干扰地流动。 干扰地流动。这种水流叫做层 流。
2011-12-8
25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相对厚度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相对厚度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相对厚度增加,最大升力系数增加,临界迎角减小。 相对厚度增加,最大升力系数增加,临界迎角减小。
相对厚度增加
2011-12-8
26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翼型前缘半径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翼型前缘半径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后掠翼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后掠翼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平直机翼的最大升力系数更大,升力系数曲线斜率越大, 平直机翼的最大升力系数更大,升力系数曲线斜率越大,临 界迎角越小。 界迎角越小。
平直机翼
后掠翼
2011-12-8
29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翼型前缘粗糙度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翼型前缘粗糙度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2011-12-8
35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实验表明真正决定液流流动状态的是用管内的平均流速 V、液体的运动粘度μ、管径d 三个数所组成的一个称为雷 液体的运动粘度μ 诺数Re的无量纲数, Re的无量纲数 诺数Re的无量纲数,即
2011-12-8
23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压力中心(CP) 压力中心(CP)位置随迎角改变的变化
2011-12-8
24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影响升力大小的因素
1、机翼面积(S) 机翼面积(S) 机翼面积越大,则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的总和越大, 机翼面积越大,则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的总和越大,所 以升力也就越大。升力与机翼面积成正比。 以升力也就越大。升力与机翼面积成正比。 2、翼型 翼型不同所产生的流线谱也就不同, 翼型不同所产生的流线谱也就不同,因此所产生的升力也 就不同(机翼上下表面) 就不同(机翼上下表面) 翼型相对厚度( 1)翼型相对厚度(c) 最大厚度位置(Xc) 2)最大厚度位置(Xc) 相对弯度(f) 3)相对弯度(f)
V
C y max = C y (α − α 0 )
α
−α 0
2011-12-8
V
α0 α =0
V
α
αcr
V
α
αcr
16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Cy-α曲线的特点: Cy- 曲线的特点:
Cy
Cy=0 的迎角 ( 用 α0 表示 ) 一 的迎角( 表示) 般为负值( 般为负值(0º~4º); ) Cy-α 曲线在一个较大的范 围内是直线段; 围内是直线段; Cy 有一个最大值 y max , 而 有一个最大值C 在接近最大值Cy max 前曲线上升 在接近最大值 的趋势就已减缓
拉力
阻力
Pull
Drag
重力
Weight
2011-12-8
2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的升力
飞机升力产生的原理——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飞机升力产生的原理——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 机翼上、 机翼上、下表面 出现了压力差。 出现了压力差。并将 垂直于相对气流方向 (或垂直于飞机运动 方向) 方向)压力差的总和 集合), ),叫做机翼 (集合),叫做机翼 的升力。 的升力。
33
2011-12-8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层流和紊( 层流和紊(湍)流:
层流:液体质点互不干扰, 层流:液体质点互不干扰,液体的 流动呈线性或层状, 流动呈线性或层状,且平行于管道 轴线; 轴线;
紊流:液体质点的运动杂乱无章, 紊流:液体质点的运动杂乱无章, 除了平行于管道轴线的运动以外, 除了平行于管道轴线的运动以外, 还存在着剧烈的横向运动。 还存在着剧烈的横向运动。
前缘半径增加,临界迎角增加。 前缘半径增加,临界迎角增加。
半径小
半径大
2011-12-8
27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展弦比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展弦比对升力特性的影响:
展弦比越高,最大升力系数越大,临界迎角越小 展弦比越高,最大升力系数越大,临界迎角越小。
展弦比高 展弦比低
2011-12-8
28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2011-12-8
15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升力曲线: 升力曲线:
升力系数Cy与机翼迎角α的关系曲线
一般当飞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马 一般当飞机的飞行高度和速度( 赫数)一定时, 赫数)一定时,升力系数随迎角的变化 如图所示,当迎角较小时可以写作. 如图所示,当迎角较小时可以写作
Cy
Cmax y
α
α
α > α cr
翼型前缘越光滑,最大升力系数越高,临界迎角越大。 翼型前缘越光滑,最大升力系数越高,临界迎角越大。
光滑 粗糙
2011-12-8
30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附面层: 附面层:
空气是有粘性的,当气流流过一个物体时, 空气是有粘性的,当气流流过一个物体时,紧贴物体表面的那 层空气必然完全粘在上面,速度变为零,然后流速一点点增大, 层空气必然完全粘在上面,速度变为零,然后流速一点点增大,直 到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流速发生变化的空气层就叫附面层或边界层。 到基本恢复到原来的流速发生变化的空气层就叫附面层或边界层。 附面层的厚度很薄,而且与物面的长度成正比,即物面长度越大, 附面层的厚度很薄,而且与物面的长度成正比,即物面长度越大, 附面层越厚。 附面层越厚。
2011-12-8
18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翼型的压力分布
驻点和最低压力点
A点,称为驻点,是正压最大的点,位于机翼前缘附 称为驻点,是正压最大的点,位于机翼前缘附 近,该处气流流速为零。 该处气流流速为零。 称为最低压力点, 机翼上表面负压最大的点。 B点,称为最低压力点,是机翼上表面负压最大的点。
2011-12-8
ps1 ps2
V1
S1
V2
S2
机翼翼型的流线普
ps2> ps1
2011-12-8
3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的升力
飞机升力产生的原理——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飞机升力产生的原理——机翼上下表面的压力差 ——
飞机升力的形成
2011-12-8
4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的升力
增加升力↔增加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 增加升力↔增加机翼上、下表面压力差:
2011-12-8
34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层流和紊( 层流和紊(湍)流:
层流和紊流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流态。 层流和紊流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流态。 层流时,液体流速较低,质点受粘性制约, 层流时,液体流速较低,质点受粘性制约,不能随 意运动,粘性力起主导作用; 意运动,粘性力起主导作用; 紊流时,液体流速较高,粘性的制约作用减弱, 紊流时,液体流速较高,粘性的制约作用减弱,惯 性力起主导作用。 性力起主导作用。 液体流动时,究竟是层流还是紊流,要用雷诺数 雷诺数来 液体流动时,究竟是层流还是紊流,要用雷诺数来 判定。 判定。
F22飞行失速训练 飞行失速训练
2011-12-8
11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升力计算
翼型和迎角对升力的 影响可以通过升力 系数Cy表现出来。 Cy表现出来 系数Cy表现出来。升 力公式可以写为
1 2 Y = C y ρV S 2 Y Cy = 1 ρV 2 S 2
2011-12-8
12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升力公式的物理意义: 升力系数
Y = C y ⋅ ρV ⋅ S
1 2 2
1 2
ρV 2
S
—飞机的飞行动压 —机翼的面积
飞机的升力与升力系数、 飞机的升力与升力系数、来流动压和机翼面积成正 升力系数综合的表达了机翼形状、 比。升力系数综合的表达了机翼形状、迎角等对飞机升 力的影响。 力的影响。
流吹向下翼面时为正,如图所示。 流吹向下翼面时为正,如图所示。
L
R
V∞
D
α
2011-12-8
6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飞机的升力 迎角: 定义为气流速度 迎角: 定义为气流速度
矢量与翼弦之间的夹 矢量与翼弦之间的夹 角,当气流吹向下翼 面时为正,如图所示。 面时为正,如图所示。
不同于飞机的姿态
2011-12-8
2011-12-8
10
翼型的升力和阻力 失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