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落实信访稳定工作责任制的意见
为进一步加强对全镇信访工作的领导,促进信访稳定工作,明确各级各部门在信访工作中的责任,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规定,结合全镇信访工作实际,经镇党委、政府研究,现就信访工作制度,制定如下意见:
一、实行信访工作党政领导责任制
镇党委书记、镇长、分管副书记、信访助理员和信访办主任、管区书记、主任为全镇信访工作主要负责人;村级信访工作主要负责人为联系村的科级干部、村党支部书记;镇分管领导、部门负责人实行“一岗双责”,对分管工作范围内的信访问题负总责。
镇信访办具体负责信访工作的调研督导协调工作。
二、实行信访工作组织网络建设规范制
重点抓好“一员、一片、一平台、一中心”建设。
“一员”即各村支部书记为信访信息员,负责本村信访问题的排查和信息收集报送工作。
“一片”,即在管区建立信访办公室,由管区书记任主任,管区主任任副主任,各村支部书记为成员。
管区信访办公室负责做好本管区各村的矛盾排查及调处、整理、上报工作,及时协调化解有关矛盾问题,形成“信访稳定工作片”,实现矛盾调处化解工作向基层延伸。
“一平台”,即把镇信访办公室作为及时掌握基层稳定情况、妥善化解各类信访矛盾的社会平台,协调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一中心”,即镇成立矛盾纠纷调处协调指挥中心,及时把群众反映的矛盾纠纷和上访隐患分解到镇直有关部门、管区、村。
三、实行领导公开接访和定期下访长效制
镇所有党政成员按照值班顺序,在指定接访地点实行公开接访,所分管相关部门负责人一同接访,群众信访涉及到谁的部门由谁出面答复释疑。
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归口办理、首问负责制的原则,实行接待办理制。
建立和完善领导下访制度。
镇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分管工作,带着问题有重点深入基层,开展下访活动,帮助基层群众切实解决信访稳定的实际问题,实地了解情况,认真倾听群众呼声,
及时协调化解出现的矛盾和问题。
四、实行信访工作目标管理制
镇直各部门、管区、村对信访工作实行目标管理,力争做到“四无”,即无越级集体上访,无进京赴省到市重复上访,无信访老户,无丢丑滋事事件发生。
对镇直各部门、管区、村年度内出现1起到市级以上集体访的,予以通报批评,出现2起的,予以黄牌警告,出现3
起的,一票否决;对信息报送不及时或漏报、瞒报的,按年度信访考核细则规定予以扣分;对因漏报、迟报、瞒报发生越级集体访的,一次给予通报并扣分,两次给予黄牌警告,三次予以一票否决;对因漏报、迟报、瞒报发生群体性事件造成严重后果的,予以一票否决。
一般信访案件的结案率要达到95%以上,中央和省、市、区交办的重点案件、上访老户、写信大户结服率要达到90%以上,结案率低于80%、结服率低于70%的,予以一票否决。
五、实行信访隐患排查台帐制
要按照定期与不定期排查相结合、经常性与集中排查相结合的原则,完善“镇、管区、村”三级信访隐患网络建设。
镇直各级各部门要随时排查隐患,上报信访隐患信息;要增强信访敏锐性和超前防范意识,对上级重点工程建设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提前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及时发现并上报信访苗头,以便各级信访部门提前了解相关情况,做好解释稳控工作;镇信访办公室根据镇直各部门、管区、村排查出的信访隐患进行汇总分析,并及时将情况报至镇主要领导、分管领导。
在各级“两会”、重大节日、重大活动期间,各级各部门要做到随时发现隐患随时上报,绝不能迟报、漏报、瞒报。
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要逐案逐人逐项登记建档并建立台帐,做到“三个明确”,即明确责任单位,明确责任人,明确解决时限。
六、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制
对重点难点信访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特别是越级上访的案件、上级信访部门交办的案件,实行镇级领导包案制度。
由包管区科级干部、管区书记具体负责本管区信访稳定工作,镇直各部门各单位负责人、各村支部书记为该部门、单位、村信访工作第一责任人。
领导包案实行“四包”责任制,即包掌握情况、包思想教育、包解决化解、包息诉息访。
镇科级干
部在接到包案通知后,要亲自听取有关责任单位的汇报,组织研究制定调处方案,定措施、定时间、定责任。
包案原则上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如因情况复杂疑难,可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延长期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的理由。
案件办结后,责任单位要及时写出结案报告报包案领导,并书面告知信访人,确保“案结事了”。
七、实行定期通报制度
每月定期排查信访隐患,将排查出的问题和信访案件处结情况实施一月一通报。
八、实行信访问题分级归口负责制
根据信访工作“分级负责、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属于镇、镇直部门的案件由镇、镇直部门负责解决;属于村、企事业单位的案件由村、企事业单位负责解决,确保达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严格落实部门、管区、村的责任,出现上访问题,包管区科级干部、管区、村主要负责人要在第一时间赶到上访地点并做好解释稳控工作,出现到区级以上信访部门上访的,一律由责任单位出钱、出车,相关责任人员带队接访。
九、实行劝返上访人员责任制
对于正常上访,要严格按照《信访条例》予以接待和处理。
凡发生到区到市5人以上10人以下集体访,所在管区、村的负责人要在30分钟内赶赴现场;对人数较多、重大疑难上访问题的,按照“一岗双责”的原则,镇主要领导亲自出面接待上访群众。
十、实行重大节日、敏感时期稳控责任制
在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等敏感时期,对重点上访人员的稳控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进行。
各部门、管区、村根据各自实际情况制定稳控措施和应急预案,加强信访问题隐患排查力度,落实稳控责任,强化稳控措施,24小时对其进行监控,全力将重点人员稳控在本辖区内,确保在重大节日和敏感时期不发生任何问题。
对稳控期间出现非正常上访或重复访的坚决实行一票否决。
十一、实行信访责任倒查制
对出现的集体访、重复访、非正常上访特别是丢丑滋事事件,实行逐级责任倒查。
按照《信
访条例》,中纪委《关于违反信访工作纪律适用<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有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应处理。
凡是被黄牌警告的部门、管区、村由镇主要领导对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凡是被一票否决的镇直部门、管区、村取消年终评先树优资格;凡是发生滋事丢丑事件,造成恶劣影响的,由镇纪委、监察室按照有关规定,对责任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触犯刑律的,由司法部门对责任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十二、实行信访工作奖罚制
能有效疏导化解各种社会矛盾和民事纠纷,科学稳妥地处理好工农关系,做到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全年无信访的村,奖励村干部300元。
每出现一起到镇上访的村,从村总奖金中罚50元;若出现到区、上市、赴省、进京上访的,将分别从村总奖金中扣除100、200、300、400元的罚款;出现集体上访的,加倍处罚。
同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对于出现两次以上区级信访和集体越级到区及区以上上访的村不能被评为先进集体,村支部书记、村主任、调委会主任不能评为先进工作者。
十三、加大对违法上访人员的打击力度
要教育上访人必须依法上访,自觉维护信访秩序。
上访人在上访过程中,在党政机关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的,围堵、冲击国家机关的,拦截公务车辆,堵塞、阻断交通的;侮辱、殴打、威胁机关工作人员或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的;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的;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的;机关工作人员劝阻、批评和教育无效的都属于违法行为,由公安机关予以警告、训诫或者制止。
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必要的现场处置措施,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非正常上访、无理缠访闹访和衅滋事的上访人员,公安部门要收集、相关证据,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