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毛概1

毛概1


生态目标
•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 改善
18大提出,要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新的要求
• ——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 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 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 • ——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民主制度更加完善,民主形式更 加丰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基本建成, 司法公信力不断提高,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 心,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建设基础更加坚实。 • ——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 现,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就业 更加充分,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保障全民覆盖。
• 经济目标 • 政治目标 • 文化目标 • 生态目标
经济目标
•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 产总值到202O年力争比2OOO年翻两番, 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政治目标
•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 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思想文化目标
•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 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感受中国人的小康
• 鼓起来的“钱袋子” • 降下来的恩格尔系数 • 大起来的住房 • 多起来的私人轿车 • 热起来的假日旅游 • 快起来的通信方式
• 邓小平首先提出“小康”的重要概念 1979年,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 第一次用“小康之家”四个字来描述我国现代化 的阶段性目标和蓝图。从此,“小康”、“小康 社会”、“小康生活”、“小康水平”等,就成 了中国发展战略中的重要概念。1982年9月,党 的十二大正式提出到20世纪末要使人民生活达到 小康水平。1987年,党的十三大在确认邓小平提 出的“三步走”战略时,正式把实现小康作为第 二步的战略目标。
• 未来需要的是可持续的、安全有效的增长方式。现在,我 们强调要充分调动市场的活力,解决社会大众的就业问题。 如果现在我们只是解决少数人的投资渠道问题,解决少数 人的财富增长问题,设计的贫富差距也会在增长的过程中 不断扩大,会影响到社会整体进入小康社会的发展的态势。 到时候资源集中在少数人的手里,反而使得中国消费带动 经济增长的模式变得更加困难。所以关键还是寻找能够让 大家获利的增长方式,这一点强调金融为实体经济服务, 强调在发展阶段中要重视城市化,重视打破国有企业和央 企垄断的格局,让民营经济更多发挥它们的作用,进入到 市场当中、解决就业、带动市场的活力,这是非常关键的 改革。
恩格尔系数(城镇)
恩格尔系数(乡村) % 40
39.2
49.1
30
40
25
35
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
城镇化比例 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 大学入学率 刑事犯罪率
平方米
% % % %
30
50 20 20 0.1
19
36.2 4.2 11 0.2
25
46 10 20 0.15 0.1
30
56 20 30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定量标准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
• ◇全面小康就是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 展比较均衡的小康。 •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惠 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 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 民生活更加殷实。 ——十六大
2、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定量标准
指 标 名 称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单位 美元 人民币元 人民币元 基本标准 3030 18000 8000 2000年 854 6280 2253 2010年 1600 12000 4000 2020年 3050 18000 730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