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春雨_二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春雨_二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

春雨_二年级语文教案_模板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首诗歌,主要写了春雨能促使万物生长,少年儿童在春雨中植树,绿化祖国。

全诗用拟人的手法描绘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滋润万物的作用和小朋友在雨中植树,绿化祖国的活动。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建议(一)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通过多种形式,了解春雨的特点和作用。

准备纸和画笔。

(二)识字、写字教学1.识字教学。

醒、蒙:是后鼻音。

洒:声母是s,不是sh;右边是“西”,不是“酉”。

醒:左边是“酉”,不是“西”。

蒙:秃宝盖下不要丢掉一横。

2.写字教学。

本课生字中带有三点水的字较多,可归类指导,使学生掌握这类字的写法。

染:下面“木”字的横是长横,撇、捺要伸展,把上面的部件托起。

蒙:共13画,注意下部要尽量写得紧凑。

(三)词句教学理解词句,可先让学生自己朗读诗歌,再想一想课文写了春雨中的哪些特点,然后结合课文和观看投影片理解。

“飘、洒、落、降”,写出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

“点红”是指桃树上开满了粉红色的花朵;“染绿”是指柳树发芽,长出嫩绿的叶子;“滋润”是指庄稼得到雨水的灌溉;“唤醒”是说青蛙经过冬眠醒来了。

要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来领悟春雨的特点和作用。

读一读,写一写下列词语:飘洒点红染绿唤醒淋湿庄稼蒙蒙细雨(四)朗读、背诵指导句式相似、节奏感强是这首诗的语言特色。

要引导学生把读和悟融为一体,边读边展开想象,让学生在朗读时感受春雨细微绵密的特点,以及使万物恢复生机、充满活力的作用和小朋友把握时机,在雨中绿化祖国的行动。

全诗四次出现“春雨沙抄”,要读得稍轻、稍慢,前后略做停顿,给人以想象的空间,人感受到它“润物细无声”的特点。

“细如牛毛,飘飘洒洒”,可利用挂图、多媒体演示唤起学生的回忆,让学生以轻柔缓慢的语气读出春雨的特点。

“点红、染绿、滋润、唤醒”四个动词要读得清晰而略微拖长。

鼓励学生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充分地读出来。

在分句朗读基础上,引导学生按春雨飘洒、滋润万物和绿化祖国的顺序,进行背诵。

(五)课时安排教学本课可用1—2课时。

词语解释沙沙春雨的声音。

如好像。

树梢树的末端。

本课指树枝。

柳芽从柳枝上刚刚长出的嫩芽。

点红促使桃花开放。

染绿本课指促使柳芽变绿。

蒙蒙细雨雨点很细很密的小雨。

这是春雨的特点。

飘飘洒洒雨细如毛,飘飘悠悠下落。

沾湿使衣服有一点湿,而不是“淋湿”。

绿化种植花草树木,美化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滋润增添水分,促使庄稼长得更快更好。

课文理解这首诗先讲春雨的样子“细如牛毛”。

接着讲了春雨对万物生长的好处:使桃花盛开、柳树发芽、庄稼滋润、青蛙醒来。

最后讲了春雨一下,我们又可以种树了,又可以加入绿化祖国的行列。

我们少年儿童要抓住春天的大好时机,多多种树,美化我们的祖国。

重点词句“飘在果林,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落在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

淋湿我的帽沿,沾湿她的花褂。

”这一段话,具体描绘了春雨给大自然和人们带来的神奇、美妙变化,字里行间洋溢着同学们对春雨的无比喜爱之情。

教学设计示例7 春雨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10个生字,认识5个生字。

能够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通过读文,了解春雨的特征与作用,教育学生珍惜春光,开展种植活动,为绿化祖国做出贡献。

教学步骤(一)欣赏歌曲,揭示课题1.放歌曲《春雨沙沙》,学生边听边想歌曲中唱的是什么?2.学生自由谈。

3.板书课题:《春雨》(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借助拼音读课文,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生字词反复读。

2.默读,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3.学习生字词,小组内读卡片。

(三)议读1.同桌读,互相正音,评议,教师相机指导。

2.小组合作学习,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组内不能解决的,全班交流。

(四)感情朗读,并引导学生进行评价1.教师范读,学生听老师的语气、语速和节奏。

2.学生练读。

3.朗读比赛:各小组选一人参加全班的比赛。

4.教师发评分卡。

5.师生共同评议。

(五)结合插图,品词析句,理解课文1.学生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的问题。

2.教师梳理共性的、有价值的问题。

3.师生互动,实破重点、难点。

(1)春雨有什么特点?点击课本,结合图让学生认识到:“飘、洒、落、降”写出了春雨轻柔细密的特点,通过对“点红、染绿、滋润、唤醒”等词语的理解。

(2)让学生体会文章用词的准确生动以及春雨的作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六)配乐朗读全文1.放音乐,点击课本,展示《春雨图》。

2.自由练读。

3.学生配乐朗读。

(指名)(七)扩展练习1.想一想,春雨还飘落在哪些地方?它还带来了哪些变化?2.搜集描写春雨的古诗、儿歌、歌曲等。

板书设计:《我的家乡》教学设计之二作者:诸葛建军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中家乡的美丽景色,初步培养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2、学会本课的确良2个生字,能读准多音字“朝”和“倒”的字音,了解字义;理解“家乡、月牙、倒映、河岸、火红、朝霞、绿油油、农田”等词之意。

3、学会看图用“许多”写一句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有关的词义;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出示“家乡”,读准字音,理解意思。

(家乡就是自己的家庭世世代代居住的地方。

)2、老师的家乡在杭州,谁来说说你的家乡在哪里?3、揭题,提出问题。

出示:7 我的家乡(齐读)“我的家乡在什么地方?家乡又怎么样呢?二、听课文录音,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哪一段告诉我们”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指名读第一段。

2、哪风段是具体写家乡的美丽?指名读2、3、4段。

3、齐读全文。

三、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自由读课文,遇到带有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读准字音。

2、认清字形,怎么记住这些字,再想想词义。

3、一边读课文,一边看看课文上的插图,想想叶一段告诉我们“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个怎样的地方?哪几段具体介绍家乡的美丽?四、检查字词。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乡、苹、映(后鼻音)栽(平舌音)、绕、朝(翘舌音);多音字:朝、倒2、字形分析。

绕:左右结构,注意右上不要加点,右下是“兀”,不是“几”。

霞:上下结构,上扁下大。

3、词义理解。

理解词义的方法。

看图理解:绕(围),河岸、(河边的陆地);用近义词理解词语:许多(很多)、缓缓地(慢慢地);分析词素来理解:朝霞——朝,早晨;霞,云霞;朝霞就是早上日出时东方火红的云霞。

倒映可放在讲读时理解。

4、练一练:(口头)湾:共有()笔,第12笔是()绕:共有()笔,第7笔是()缓:共有()笔,第8笔是()霞:共有()笔,第14笔是()五、学习课文第1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说说“我”家乡在()。

月亮湾是()的村子。

3、齐读第一段,注意读出美的语气。

六、书写指导。

范写:湾、绕、栽、霞七、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复习字词及第一段。

2、学习课文2——5段,结合看图了解课文是怎样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具体描写月亮湾的美丽景色的。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1、认读生字,说说偏旁是什么,完成课堂作业2。

2、]出示卡片读一读,并想想它的意思。

家乡、月牙、许多、倒映、河岸、朝霞、村子、缓缓地3、有感情地齐读第一段。

4、试背第一段。

二、读读课文,看看图,初步了解2——4段。

1、月亮湾美在哪里,自由读2——4段,对照书上的插图,找一找课文在介绍月亮湾的美丽景色时写了哪些景物,用”。

”圈出来;这些景物分别在村子的什么地方,用“——”划出表示方位的词。

2、看投影片。

指名按方位顺序有条理地说说村子的位置。

3、口头填空。

月亮湾是个()的村子。

村子的后面是(),前面是()。

河上有()。

河岸上栽着()。

过了石桥是()。

三、抓关键句,比较分析,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1、出示句子,读一读,比一比哪句写得好?好在哪里?(1)村子前面有河。

(2)村子前面有一条月牙一样的小河。

出示课文插图,通过朗读知道第二句写出河的形状,更觉得美丽。

2、理解句子”河水绕着村子缓缓地流着。

”“缓缓地”是什么意思?是怎么样缓缓地流?(结合看图,指导朗读,理解这句话写出了河水流动路线及动态美。

)3、比较句子。

A河里有鱼。

B一群群鱼在河里游来游去。

读一读,说说哪句写行好,为什么样?(第二句写鱼多,活泼可爱。

)4、理解”倒映”读句子”清清的河水里倒映着青山……”什么“倒映”在水里?看图理解说明小河的水很清很清。

结合生活中捍到的说说,加深理解“倒映”一词的意思。

5、理解比喻句。

你们看到过朝霞吗?是什么样的?这时把什么比作朝霞?(教师演示:一朵桃花——一大片桃花(清晰)——一大片桃花(朦胧),通过”许多、开满、远远”等词来理解比喻句,并从多少及色彩几个方面来说说桃花的美。

6、有感情地齐读2——4段。

说说为什么月亮湾是个美丽的村子。

(看板书说)四、学习第五段。

1、这一段是全文的.总结,同时也是第一段的照应,我的家乡月亮湾有青山、绿水、果树、农田,多美丽啊!你体会到小作者对自己的家乡有怎样的感情?(爱)2、齐读第5段。

这一段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对家乡的赞美,读时要读出对家乡无限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五、课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后面山梨树苹果树河上桥月亮湾前面河河里鱼美丽的村子河水清河岸上桃树农田第三课时课时目标:词句训练,指导背诵课文,进一步体会家乡的美丽,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

1、听写词语。

家乡梨树苹果倒映朝霞月牙河岸农田绕着绿油油缓缓地2、多音字组词。

倒朝3、填空一()小河一()鱼儿一()农田一()朝霞一()石桥一()村子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总结全文。

1、配乐齐读。

2、.总结全文:课文先总的介绍“家乡美丽”,按着近方位顺序具体写了村子前面、后面、河岸上的景色,最后用.总结句来进一步赞美家乡,表达作者的感情。

3、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想法?你的家乡在哪里,能向大家介绍一下的家乡有哪些美丽的地方吗?4、小结:我们的祖国有壮丽的山河,秀丽的风景,到处都有像月亮湾这样美丽的景色,我们不仅爱(自己的家乡),更爱(自己的祖国)。

三、背诵课文。

1、自由准备。

2、引读。

我家在(),月亮湾是个()的村子。

村子的后面是(),前面是()。

河上有()。

河水(),河岸上栽着()。

过了石桥是()。

家乡(),我爱()。

3、指名分节背诵。

4、指名看图背诵全文。

5、齐背全文。

四、课堂作业。

《我的家乡》教学设计《我的家乡》教学设计由范文先生网教案频道https://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早发白帝城》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识7个生字,会书写8个生字,学会多音字”还”。

2、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3、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