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金融学货币银行学习题与答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填空题1、从货币本质出发,货币是固定充当_______的特殊商品。
2、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它经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阶段。
3、在商品经济中,货币执行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职能。
4、货币制度的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四个要素。
5、在货币制度发展史上,依次存在 _______, 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四种货币制度6、金银复本位制前后经历了_______,_______和_______三种形态.7、最早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是_________ .8、金本位制度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本位制。
二、选择题(以下选项至少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货币的产生是( )。
A 由金银的天然属性决定的B国家发明创造的C 商品交换过程中商品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D 人们相互协商的结果2、货币在()时执行价值尺度职能。
A 商品买卖B 缴纳租金C支付工资 D 给商品标价时3、货币在( )时执行价值贮藏职能。
A 支付水电费B购买商品C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D 准备用于明年的购买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的特点是( ).A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B 货币运动伴随商品运动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 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式进行单方面转移5、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在执行贮藏手段职能时,能自发的调节( ).A 货币流通B 货币必要量C 生产规模D 投资规模6、纸币产生的基础是货币的哪一职能 (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储藏手段7、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电子货币是( )。
A 牡丹卡B VISA卡 C 长城卡 D 金穗卡8、商品的价格是( ).A 商品与货币价值的比率B 同商品价值成反比C 同货币价值成正比D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9、以金为货币金属,以金币为本位币,不铸造,不流通金币,银行券可兑换外币汇票是().A 金块本位制B金铸币本位制C 金汇兑本位制 D 银行券制10、目前世界各国实行的是().A银本位制B金本位制C 金、银复本位制D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11、通常信用货币是指()。
A银行券 B商业票据 C金属铸币 D政府纸币 E存款货币12、货币单位的确定包括()。
A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 B规定本位币币材C规定货币单位的“值” D确定流通中货币种类13、价格与商品价值和货币价值的关系是()。
A价值是价格的基础B价格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C商品价格与其价值成正比例变化D商品价格与单位货币所代表的价值成反比例变化14、金银复本位制中,金银两种货币均各按其实际价值任意流通的货币制度是( )。
A平行本位制 B双本位制C跛行本位制 D单本位制15、金币本位制的特点是().A以黄金为币材 B金币可以自由铸造和熔化C价值符号可以自由兑现金币D金银铸币同时流通E黄金可以自由输出与输入16、现代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 ).A通货是中央银行发行的纸币,具有无限法偿资格B纸币不与金银保持等价关系 C货币是通过信用程序发行的D纸币与黄金可以自由兑换17、劣币驱逐良币规律中所谓的劣币是指 ( )。
A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的货币 B名义价值低于实际价值的货币C没有名义价值的货币 D没有实际价值的货币18、与本位币相比,辅币具有如下特点()。
A为有限法偿货币 B为不足值货币 C国家垄断铸造D币材多为贱金属 E与主币可自由兑换19、我国货币制度规定,人民币具有以下特点()。
A人民币是不可兑现的银行券B人民币是可兑现的银行券C人民币与黄金没有直接联系D人民币不与任何外币确定正式联系三、名词解释1、电子货币2、货币制度 3、本位币4、辅币5、无限法偿6、有限法偿7、货币单位8、金本位制9、金银复本位制10、格雷欣法则四、问答题1、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有哪些?2、货币有哪些重要职能?3、简述货币形式的演进及发展趋势。
4、如何看待人民币汇率问题?5、请简要回答现代信用货币制度具有哪些特征?第一章习题答案一、填空题1、一般等价物2、简单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形式3、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4、规定币材,规定货币单位,规定主币与辅币,规定货币铸造权或发行权5、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6、平行本位制,双本位制,跛行本位制7、英国8、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金汇兑本位制二、选择题1、C 2、D 3、D 4、D 5、A 6、C7、A 8、D9、C10、D11、DE 12、ABCD 13、ABCD 14、A15、ABCDE16、ABC 17、A 18、ABCDE 19、AC三、名词解释1、电子货币—-指利用电脑或储值卡进行支付和转帐的信用货币.2、货币制度--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主要内容包括:规定货币材料、规定货币单位、规定流通中货币的种类、规定货币法定支付偿还能力、规定货币铸造发行的流通程序、规定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等。
3、主币——主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和唯一法定的计价、结算单位,是辅币的对称。
4、辅币—-辅币是主币单位以下的小面额货币,是主币的等分和对称,主要用于小额交易支付。
5、无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指不论用于何种支付,不论支付数额有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接受,是有限法偿的对称。
6、有限法偿——货币具有的法定支付能力,是无限法偿的对称,即在一次支付中有法定支付限额的限制,若超过限额,对方可以拒绝接受。
7、货币单位——货币本身的计量单位,也被称为价格标准。
早期金属货币制度条件下,货币单位就是贵金属的重量单位,后来货币单位脱离了金属内容,成为货币数量的专用衡量单位。
8、金本位制—-以黄金为本位币的金属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主要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三种形态。
金币本位制是典型的金本位制。
其基本特点是:金币可以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辅币和银行券可按其面值自由兑换为金币;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货币发行准备为黄金。
金币本位制是一种稳定的货币制度,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感谢聆听9、金银复本位制——银本位制之后的金属货币制度。
内容是:白银和黄金同时作为货币材料,金银铸币都是本位币,都可以自由铸造无限法偿,自由输出输入,金银铸币之间、金银铸币与货币符号之间都可以自由兑换。
金银复本位制分为“平行本位制”和“双本位制”。
10、格雷欣法则-—金银复本位制条件下出现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当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名义价值相同的铸币同时流通时,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即良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国外,退出流通,实际价值较低的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
四、问答题1、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
货币制度的内容包括六个构成要素:(1)规定币材,即确定哪些商品可以作为货币材料。
(2)规定货币单位,即确定货币单位的名称和货币单位的“值"。
(3)规定主币与辅币。
(4)规定货币铸造权或发行权,金属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铸造权;信用货币流通下规定货币发行权在中央银行.(5)有限法偿和无限法偿,即法律规定货币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
(6)准备制度,包括金准备、外汇准备、有价证券准备或物资准备等。
......感谢聆听2、所谓货币的职能即货币本身所具有的功能,它是货币本质的具体体现。
随着商品经济和货币的发展,货币的职能也在不断发展.一般认为,货币有五种主要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和世界货币.在货币的这五种职能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基本职能,也是货币历史上最先出现的职能,其他职能都不过是在货币基本职能基础上的派生。
对此,马克思曾经说:“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统一是货币”。
由于货币的本质与货币的职能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因此,对货币本质与货币职能的考察,其实在揭示货币之谜中互为表里。
此外,在分析理解货币职能问题时,要时刻牢记运用发展的观念,掌握货币功能的特点与作用.如交换手段的特点是必须使用现实的货币,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用主要是便利商品交换,但也可能导致买卖脱节;支付手段的特点是没有商品或劳务与之作相向运动,用于偿还债务或单方面支付等.正因为货币具有重要的功能,所以货币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具有重大的作用:首先,货币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特殊力量。
其次,货币在整体经济社会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对经济发展、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当然这种作用可以是正负两方面的,如果违背货币流通的客观规律就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如可能加大供求失衡,形成债务链条或危机,造成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等。
......感谢聆听3、货币自身的发展主要有两条源流:一条是货币形式的演变;一条是货币职能的发展。
从货币的形式上看,主要是基于对币材的考察.所谓币材,即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迄今为止,大致经历了“实物货币—-金属货币——信用货币”几个阶段。
从总的趋势看,货币形式随着商品生产流通的发展与发展,随着经济发展程度的提高而不断从低级向高级形式发展演变。
这一演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感谢聆听(1)、一般价值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后,有一个漫长的实物货币形式占主导的时期.贝壳、谷帛、牲畜等,都充当过货币。
实物货币之所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逐渐退出货币历史舞台,根本原因在于实物货币具有难以消除的缺陷。
它们或体积笨重、不便携带;或质地不匀、难以分割;或容易腐烂、不易储存;或大小不一,难于比较。
随着商品交换和贸易的发展,大宗交易成为日益普遍的经济现象时,实物货币被金属货币所替代也就成为必然。
......感谢聆听(2)、实物货币向金属货币转化。
金属冶炼技术的出现与发展自然是金属货币广泛使用的物质和技术前提。
金属货币所具有的价值稳定、易于分割、便于储藏等优点,确非实物货币所能比拟。
(3)、金属货币向纸质信用货币形式转化。
信用货币产生于金属货币流通时期。
早期的商业票据、纸币、银行券都是信用货币。
信用货币最初可以兑现为金属货币,逐渐过渡到部分兑现和不能兑现。
信用货币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政府滥发而多次发生通货膨胀,在破坏兑现性的同时也促进了信用货币制度的发展与完善.到了20世纪三十年代,世界各国纷纷放弃金属货币制度,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遂独占了货币历史舞台。
......感谢聆听(4)、货币的现在与未来——电子货币.电子货币作为现代经济高度发展和金融业技术创新的产物,是以电子和通讯技术飞速发展为基础的,也是货币支付手段职能不断演化的结果,从而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货币发展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