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C32=1/(2πRP31fL1)=μF
取标称值0.01μF,即 C31=C32=μF
则 R31=R32=R33=47kΩ Ra=3R34=141kΩ
=( +R33)/R33≥20dB
R33= /10=Ω 取标称值13kΩ
=1/2 R33C33
则 C33= =490pF 取标称值510pF
取RP32=RP31=470kΩ,RP33=10KΩ,级间耦合与隔直电容C34=10μF。
把LA4102接成OTL电路,如图7。
图7 功率放大器
① RF、CF与内部电阻R11组成交流负反馈支路,控制功放级的电压增益AVF,即
AVF=1+R11/RF≈R11/RF
②CB为相位补偿电容。CB减小,带宽增加,可消除高频自激。C一般取几十皮法至几百皮法。
③CC为OTL电路的输出电容,两端的充电电压等于VCC/2,CC一般采用耐压值远大于VCC/2的容值几百微法的电容。
图3 话音放大器
可得电压放大倍数:
Ri =R1(R1一般取几十千欧。)
耦合电容C1、C3可根据交流放大器的下限频率fL来确定,一般取C1 = C3 = (3~10)
2、音调控制器
音调控制器主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控制、调节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图4 音调控制器幅频特性
音调控制器只对低音频与高音频的增益进行提升与衰减,中音频的增益保持0dB不变。因此,音调控制器的电路可由低通滤波器与高通滤波器构成。电路原理图如图5。
通过实践,加深对模拟电子技术感性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搜索资料、方案比较以及设计计算、制作调试、撰写总结报告等环节的训练,进一步提高自身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设计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音频放大器,具有话音放大、音调控制、音量控制及功率放大四个基本功能。
3、设计要求
要求输出功率不小于1W/8Ω,频率响应60--20KHz,效率>60﹪,失真小(已知电源电压+9V,高阻话筒和扬声器各一只)。将低阻话筒接话音放大器的输入,在此输入话音,经过电路放大,通过扬声器输出清晰放大的声音,改变音量电位器,可以控制声音的大小,调节调节音调控制器,可改变音质的效果。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课程设计总结报告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1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2
1、话音放大器………………………………………………2
2、音调控制器………………………………………………3
3、功率放大器………………………………………………4
取RP32=RP31=470 kΩ,RP33=10 kΩ,级间耦合与隔直。
3、功率放大器
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如图6)的作用是给音响放大器的负载(扬声器)提供一定
图6LA4102集成功放的内部电路
的输出功率,当负载一定时,希望输出的功率尽可能大,输出信号的非线性失真尽可能小,效率尽可能高。这里我们采用LA4102专用集成音频功放。
二、方案设计与论证
本设计要求实现话音放大、音调控制、音量控制及功率放大等功能。因此,运用话音放大器、音调控制电路和集成功放来实现这些功能是比较合理的选择。
方案一:如图1所示。首先对话音信号的音调控制,再话音放大,滑动电阻控制音
话
筒
扬声器
图1 方案一系统总体方框图
量,功率放大器实现功率放大。此方案由于是直接控制原态输入的话音信号,这就对话音信号控制电路的精度有了很高的要求,难以控制。
七、性能测试与分析………………………………………………11
八、结论与心得……………………………………………………12
九、参考文献………………………………………………………13
音频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一、设计任务与要求
1、目的
根据本课程设计要求,设计、制作出一个实用的音频功率放大器。
了解集成功率放大器内部电路工作原理,掌握其外围电路的设计与主要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掌握音响放大器的设计方法与电子线路系统的装调技术。
四、仿真过程与仿真结果(仿真软件 …………6
1、话音放大器部分仿真……………………………………6
2、音调控制器部分仿真……………………………………7
3、功率放大器与音调控制器电路仿真……………………8
五、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9
六、安装与调试……………………………………………………10
④CD为反馈电容,消除自激振荡,CD一般取几百皮法。
⑤CH为自举电容,使复合管T12、T13的导通电流不随输出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⑥C3、C4可滤除纹波,一般为几十微法到几百微法。
⑦C2为电源退耦滤波,可消除低频自激。
图5 音调控制器
运算放大器选用单电源供电的四运放LM324,其中RP32称为音量控制电位器,其滑臂在最上端时,音响放大器输出最大功率。
已知fLx=100Hz,fHx=10kHz,x=12dB。转折频率fL2及fH1
fL2=fLx2x/6=400Hz,则fL1=fL2/10=40Hz
fH1=fHx/2x/6=,则fH2=10fH1=25kHz。
话
筒
扬声器
图2 方案二系统总体方框图
因此,本设计采用方案二。
三、单元电路设计与参数计算
1、话筒放大器
由于话筒的输出信号一般只有5mV左右,而输出阻抗达到20kΩ(亦有低输出阻抗的话筒如20Ω,200Ω等),所以话筒放大器的作用是不失真地放大声音信号(最高频率达到10kHz)。其输入阻抗应远大于话筒的输出阻抗。本课程设计采用的电路图如图3。
方案二:如图2所示。将话音信号首先经过话音放大器放大,再用音调控制器对话音的音调进行控制,而音量的控制直接在音调控制器后面接一个滑动电阻来实现,功率放大器给音响放大的负载(扬声器)提供一定的输出功率。此方案虽然与方案一的元器件一样,但是它把话音信号放大后再进行音调控制,这样的音调控制电路比较容易实现,而且最终的效果也比较能够满足要求。
AVL=(RP31+R32)/R31≥20dB。其中,R31、R32、RP31不能取得太大,否则运放飘逸电流的影响不可忽略。但也不能太小,否则流过它们的电流将超出运放的输出能力。一般取几千欧姆至几百千欧姆。现取RP31=410kΩ,R31=R32=47kΩ,则
AVL=(RP31+R32)/R3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