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500t履带吊安拆

500t履带吊安拆

500T履带式起重机安装方案1、概况介绍500T履带式起重机由中联重科生产,具有安装方便,作业范围广,施工作业机动灵活,起重能力大,施工中可根据工程需要进行不同工况的自由组合等特点.2、编制依据2.1 500T履带式起重机随机资料2.2《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5009.1-2002;2.3《电力建设安全健康与环境管理工作规定》国家电网工〔2003〕168号;2.4《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GB 6067-85;2.5《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管理重点措施》(试行);2.6《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安监(2008)891号;2.7《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78-982.8《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GB 5905-862.9《起重机械性能手册》;2.10《电力工程施工工艺机械拆装篇》;2.11《电力建设起重机械安装拆卸工艺指导手册》国家电网基建部。

3、施工准备3.1 所有参与安装人员要求持证上岗(持有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发的起重设备安装维修操作证,并且在有效期内)。

3.2.设备的清点和检查: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如有缺损,在安装前及时提出,修复、处理并作好记录。

对于备用的随机工具及配件妥善存放。

3.3.地基的处理:对起重机作业场地的地基要求进行处理并平整夯实:沿履带方向开挖宽3m,深0.3m的基础沟道,然后将石子与土的混合物填入沟道,每铺垫一层(200mm厚)进行夯实,然后逐层填满夯实。

然后将专用拍子铺于其上。

3.4.对各相应安装部件作好标识与记录,以便于安装。

3.5.清理平整一块宽30m,长95m的安装场地,并对主机停放场地进行夯实处理,组装臂架时起重机应站在专用的拍子上。

3.6.对施工中使用的所有工器具以及安全防护用具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4、施工内容、程序及要求4.1 施工工艺流程图说明:W点(Witness point):见证点4.2安装步骤及主要技术措施;移开运输平板车辆,把安装支腿移动到安装位置,插入固定销。

,并在铁鞋下垫好路基板,以增加其受力支承面。

,启动“安装”开关以及“履带及吊臂安装”开关,将“利控”系统设置到所需工况,将球阀向下移动进入工作位置,并用锁将球阀锁定在工作位置,由防后倾油缸顶起A形架,直到A形架与回转平台滑轮架之间的钢丝绳被拉紧为止。

在顶升过程中注意A形架卷扬机钢丝绳是否正确布置在相应的滑轮上。

,放出A形架卷扬机钢丝绳,由防后倾油缸继续顶升A形架,直到A形架与水平线夹角大于90°为止。

,将起重机主机水平地升高到距地面880mm左右高度(以履带安装高度为准)。

继续顶升A形架,并放出A形架卷扬机钢丝绳,直到A形架超过垂直位置。

,短链挂内侧),安装好连接销并装好弹簧卡销(注意先插入下部连接销,然后插入上部连接销);缩回支腿液压缸,将履带降落到地面上。

,用同样的方法将另一侧履带吊装就位并安装好连接销;缩回相应一侧支腿液压缸,将履带放落到地面上。

检查液压支腿是否全部收回,然后将顶升球阀扳到垂直位置。

,至此履带安装结束。

,用销轴进行固定连接。

,然后再吊装放入第二块车体配重I,然后吊装车体配重安装就位。

,并用四根销轴进行固定连接。

,至与水平夹角超过90度。

安装配重:左右两侧各吊装4块配重就位。

剩下配重待主臂连接后加载。

将650t履带吊开至铺设好的专用拍子上,把上机体转至与履带平行方向。

,连接液压油管及自润滑油管,利用液压拔销装置连入连接销轴,用卡板卡住油缸,连接主变幅卷扬机液压油管快速接头及自润滑油管。

,根节与中间节只连接上弦销轴,连接A形架与桅杆根节的安装拉板。

,利用液压插销装置将销轴打入,安装弹簧卡销,开动A型架卷扬机,提起桅杆根节,连接其下弦销轴。

,放出主变幅钢丝绳,穿绕主变幅滑轮组,注意先穿入动滑轮,从第一个动滑轮出来后直接由定滑轮上部绕入下部,然后顺穿。

,穿绕钩绳,大钩卷扬机钢丝绳走左侧滑轮,先上后下,再绕出。

,全安装即可)。

,扳起桅杆,注意在桅杆的扳起过程中,放下主变幅滑轮组。

,连接主臂根部液压管,利用液压枪打入根部连接销,用卡板卡住油缸,并连接好自润滑油管接头及副变幅卷扬机液压油管快速接头。

,然后连接主臂头部,注意主臂根节与14m节之间只连接上弦销轴,其余各节销轴全连接,主臂头部与14m节连接处要垫足够高(最少四层道木,双排)。

,开动主变幅卷扬机扳起主臂根节直至穿入下弦销轴。

然后放出主变幅卷扬机钢丝绳,拆除安装拉板。

臂杆头拉筋,用销子将拉筋连接好(注意销子从里向外穿),检查卡簧的安装情况。

,并使用70t汽车吊拖动动滑轮组,直到与主臂上已连接好的拉筋连接上。

,直到桅杆大于90度,注意放出主变幅绳,使扳起拉筋处于松弛状态。

,从主、副撑臂根部导向滑轮上穿过,大钩钢丝绳穿左侧滑轮。

连接主臂上的电缆接线盒(拉力传感器、吊钩顶升限位、风速仪、航空障碍灯)。

安装风速仪以及监护摄像仪。

主臂及其撑杆是否安装正确;所有销轴、弹簧卡销连接是否正确、可靠;;滑轮组内钢丝绳是否布置正确;绳头固定是否正确可靠;各限位开关、拉力传感器、风速仪、航空障碍灯等电气元件及其线路是否正确;连接是否可靠;对扳起中可能改变长度的线路是否予留了余量;观察有否会在扳起过程中产生损坏元件的可能性;并采取适当措施。

部件上应装的附件是否均已装上;检查配重的重量和安装位置。

主臂工况臂架的扳起按照工况表设定“利控”安全装置。

接通“安装”开关,使指示灯亮起来。

“利控”监视器上的指示符号“组装”闪亮。

操作手柄,开动主变幅卷扬机,开始扳起主臂。

在张紧主变幅钢丝绳及扳起拉筋后稍停。

检查无卡滞现象后,再继续开动主变幅卷扬机,当主臂稍抬时停止主变幅卷扬机,检查主臂头部等各部件有无异常及隐患,检查制动器是否可靠。

,开始扳起,当主臂头部离地约1m,穿绕主钩起吊钢丝绳,并安装顶升限位开关的重锤。

继续扳起主臂直至到工作位置。

,关闭“安装”开关,使指示灯和“利控”的“安装”符号熄灭。

4.3 负荷试验4.3.1 负荷试验准备,检查内容如下:各机构、电气设备、安全装置、制动器、控制器、“利控”安全系统、监视仪、照明及信号系统,金属结构及其连接件、司机室、吊钩及其连接件,钢丝绳、拉筋及其固定、连接件,滑轮组及紧固件、挡绳装置,各种配重的固定及连接、各润滑点的供油情况,所有的防护装置——主臂撑杆等。

在一般技术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空负荷试验,以检验电气设备控制动作的正确性,各机构动作的准确性,并调整各安全限位指示装置。

试验内容为:,以额定速度全程提升,下降空钩各三次。

,起落臂架各三次。

,使臂架处于最大幅度状态,左、右向回转360度各三次。

,在行走范围内,前后行走各一次,但每次连续行走时间不要超过十分钟。

,作起升和回转或起升和走行机构的联合动作十分钟。

4.4、静负荷试验:,以检验各部分钢结构、机构的强度、刚度及制动可靠性,起重机静态稳定性。

,依次进行相应幅度额定负荷的75%、100%、125%静负荷试验,静负荷试验的载荷应逐步加上去。

试验必须保证在“静止”状态下进行。

即先由吊钩把试验负荷提升地面100-200毫米,静止10分钟,回钩后检查,有无异常,此时各机构均不得作任何动作。

4.5、动负荷试验:,以检验各机构运转情况及起重机动态稳定性。

,使各机构轮流单独运转。

注:每一次机构的动作中,禁止突然反向动作。

完成上述中单项试验后,在不同时启、制动条件下按额定重量作起重和回转或走行的联合动作试验十分钟。

,回转部分和整机有足够的稳定性。

上述各项试验合格并经有关部门验收后方可正式投入运行。

5、控制点W点(见证点):基础验收,扳起前检查;臂架扳起和负荷试验。

6、质量标准6.1 《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31-98;6.2 《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78-98;6.3《起重机试验规范和程序》。

GB 5905-86;7、安全环境技术措施7.1.危险/危害因素及控制措施一览表7.2.环境因素及控制措施一览表7.3、安全文明施工措施7.3.1 合理组织所有施工人员,统一指挥,明确分工,责任到人,各司其责,精心施工,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

,必须认真对设备进行检查,包括焊缝,主结构件变形及有无损坏等。

,确认符合安全要求后方可使用。

,禁止酒后上岗,禁止夜间吊装作业,高空作业人员必须正确扎挂合格的安全带,穿软底鞋,不准随意往下抛掷工具和物件,高空作业必要时采取安全措施。

(注:所有吊车作业需铺垫路基板),防后倾液压缸控制球阀必须处于工作位置。

,可用麻绳溜住钢丝绳绳头或使用穿绕卷扬机协助穿绕钢丝绳,设专人监护卷扬机,保证钢丝绳在卷扬机上不松散且钢丝绳在滑轮槽内布置准确,注意在绳圈内不可站人。

,固定销应从内侧向外侧装入并在外侧固定。

,必须先消除液压系统中的所有压力(发动机完全停止后再等5分钟),连接或断开时必须用手拧。

,应对整机进行全面检查,尤其是对连接部位的连接销要重点检查,确认所有部件安装正确后方可进行扳起作业。

,设专人监护变幅卷扬机的抱闸、臂架方向履带下方基础等重要部位的变化情况,设专人监护整机的平衡状况。

,尽量减少停机次数,尽量避免主变幅卷扬机有点动现象。

,将主钩绳固定到主臂头部,防止滑落。

,保持卷扬机上钢丝绳无松散现象。

,起重指挥要动作规范。

,各销孔间要涂抹润滑油。

,试重块重量一定要计算准确,误差不超过1%,在试验过程中逐步加载至所需载荷。

,起吊时,试重要保持水平。

试重有棱角的捆扎点处应垫管皮或软物。

,应有专人监护,防止伤人及碰撞周围设备,物件等。

,指挥信号要准确清晰。

,履带的变化等。

,如出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止试验,妥善处理故障后方可继续进行试验。

,设专人监护,严禁无关人员入内。

安装部件时,要保持现场干净,及时收集破布、废油。

,及时收好工具。

,做到“工完、料尽、场地清”。

8.工机具准备及人员配备8.1 配合吊车:220t汽车吊。

8.2 工器具准备8.3 人员配备.1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