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给药法确定
用物准备
注射盘、注射卡、1~2ml注射器、51/2~6号 针头,根据医嘱备药液。
环境准备
病室环境要清洁、安静、有足够的照明。
皮 下 注 背部 射 部 位腰
部
基础护理技术
上臂 外侧
上臂三角肌下缘
两侧腹壁
大腿前侧
左手、右手
角度、深度
常用注射法—皮 下注射
基础护理技术
核对解释
〖操作规程〗
抽吸药液 定位消毒 二次核对
3. 肌内注射时注射量一般比较大、刺激性强, 注射时护士会采取无痛注射技巧,减轻患者疼 痛,如果局部出现硬结时,应尽快进行热敷。
常用注射法—肌内注射
基础护理技术
准备
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 洗手、戴 口罩,掌 握沟通交
流技巧
患者准备
常用注射 体位准备
常用注射 部位准备
用物准备
注射盘、 注射卡、 2~5ml注 射器、6~ 7号针头, 依医嘱备
基础护理技术
〖目 的〗
是指将一定 量药液注入 肌肉组织的
方法。
1.需要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而不能或不宜口服的
药物
2.药物不宜或不能静脉注射,要求比皮下注射更迅速
发挥疗效
3.注射刺激性较强或药量较大的药物
常用注射法—肌内注射
基础护理技术
〖告 知〗
1.肌内注射的目的、注意事项。
2. 长期卧床患者进行肌内注射可选择仰卧位、 侧卧位、俯卧位,能自理的患者进行肌内注射 时,可根据患者意愿,选择使注射部位松弛的 卧位。
2.注射给药中勿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等 锐器,禁止用双手将使用后的针头回套护针 套,使用后的针头应直接置于耐刺、防渗漏 的锐器盒中,防止被污染的针头等锐器刺做好注射前准备
1.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在头合适的时间溶解、吸取药液
2.选择合适的注射部位 3.药液应现配现用
、20ml、30ml、50ml、100ml等多种。 2. 针头 针头由针尖、针梗、针栓三部分构成。
针头
构造 规格
针头帽
基础护理技术
注射器与针头的构造及选择
注射技术
皮内注射 皮下注射 肌肉注射 静脉注射 静脉采血
注射器规格
针头型号
1ml
4~5号
1ml、2ml、2.5ml
5~6号
2ml、2.5ml、5ml、10ml 51/2~7
1.常用注射法—皮内注射
基础护理技术
〖告 知〗
1.药物过敏试验的目的,询问用药史、过敏史、家族史。
2.药物过敏试验时首选前臂掌侧下段内侧,因为该部位皮 肤较薄,易于进针,并且肤色较淡,易于辨别皮内试验结 果。
3.进行药物过敏试验时,尽量不要离开护士的视线范围, 20min后观察结果。
4.患者如出现呼吸困难、皮肤瘙痒等不适时,应尽快告知 护士,及时解决过敏反应。
1.避开神经、血管。
按规2.定不时可间在炎临症时、抽硬取结。、疤痕及患
皮肤病处进针。
3.长期注射者应经常更换注射部 位。
1、选择合适的注射器和针头
• 规格合适; • 注射器完整,不漏气; • 针头:型号合适、锐利、
无钩、无弯曲; • 衔接紧密; • 一次性注射器包装密封,
在有效期内。
注射器
注射器
基础护理技术 检查药物质量
严格检查药物质量
安瓿(清)
安瓿(变色)
一、注射原则
基础护理技术
(二)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 作原则
1.环境清洁,符合无菌技 术操作要求。
2.护士衣帽整洁,戴口罩 ,注射前后必须洗手。
3.注射器的乳头、空筒内 壁、活塞和针头的针梗、 针尖必须保持无菌。
4.按要求进行注射部位的 皮肤消毒,并保持无菌。
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 换 (同一部位不同注射点)
同一注射部位内的区域轮换
应从上次的注射点移开约1手指宽度的距离进行下一次注 射,尽量避免在一个月内重复使用同一个注射点
注射点与注射点之间,距离约1指宽
皮下组织增生和硬块
下腹部皮下组织增生
腹部两侧的皮下组织增生 上腹部皮下组织增生
3、常用注射法—肌内注射
备0.1%盐酸肾上腺素、注射
器与针头。
常用注射法—皮内注射
基础护理技术
核对解释
〖操作规程〗
定位消毒
二次核对
进针注药
快速拔针
再次核对
观察计时
整理记录
持针方法
基础护理技术
基础护理技术
左待手针绷尖注紧斜射前面完臂进毕入内,皮侧迅内速皮后拔肤,出,放针
右平手注头以射平器执,式左手持拇注指射固器定,针
针栓头,斜右再面手次向注核上入对药与,液皮150~肤.1m2成0l使min后 5°局皮刺部肤观形变入察协成白结助一,果患圆毛者形孔取隆变舒起大适的卧皮位丘,,
3.长期注射患者每次注射药液后,可以采用局部 热敷的方法促进药液吸收,并可防止硬结、感染 等并发症。
常用注射法—皮下注射
基础护理技术
〖准 备〗
护士准备
患者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掌握沟通交流技巧。
(1)明确皮下注射目的,准备好相应体位。 (2)常用注射部位准备:上臂三角肌下缘、 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及外侧 。
整理床单位,清理用物
【注意事项】
基础护理技术
1.若患者对注射的药物有过敏史,则不可作皮内 试验,应与医生联系,更换其它药物。
2.忌用碘类消毒剂,以免因脱碘不彻底,影响对 局部反应的观察,且易和碘过敏反应相混淆。
3.注射完毕,嘱患者勿揉擦或按压局部,以避免 影响局部反应的观察。
(二)、皮下注射
2.常用注射法—皮下注射
抽吸药液动作分解
2、自密封瓶内
进针,注入空气 抽吸药液
拔针
选择题
1、“三查七对”中不包括( A、药物的名称 B、药物的剂量 C、药物的使用方法 D、药物的浓度 E、药物的化学成分
)
(E)
2、注射药物现用现配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差错的发生
B、防止出现配伍禁忌
C、防止降低药物的效价或被污染
4 ~9号 5ml、10ml、20ml、30ml、50ml 1/2
2ml、5ml视采血量而定
7~12号
三、药液抽吸法
用物:注射盘 药物 注射器及针头
基础护理技术
1、药液抽吸—自安瓿内吸取药 液
基础护理技术
准备齐全
查对无误
弹药锯颈
消毒折处
折断安瓿
抽吸药液 排尽空气 再次查对
小安瓿内吸取药液 大安瓿内吸取药液
一、注射原则
(五)注射前排尽空气 注射前应排尽注射器内 空气,特别是静脉注射, 以防空气进入血管内形 成空气栓塞;排气时不 可浪费药液。
基础护理技术
• 防空气进入 血管形成空气栓 子。
• 排气时应防
止药液浪费 。
一、注射原则
(六)进针后检查回血 进针后抽动注射器活塞,检查有无
回血 动、静脉注射必须见有回血方可注
快速进针
注入药液 按压拔针
再次核对
整理用物
洗手记录
核对进针
•左手绷紧皮肤, •右手以平执式持注 射器 •示指固定针栓,针 尖斜面向上,与皮肤 呈30°~40°角 •进针约1/2或2/3,
基础护理技术
基础护理技术
常用注射法—皮下注射
基础护理技术
〖注意事项〗
1.对长期注射者,应建立轮流交替注射部位的计划 更换注射部位,以促使药物的充分吸收。
基础护理技术
将小量 药液或 生物制 剂注入 皮下组 织的方
法
〖目 的〗
1.需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药效,而药物不能或不宜经口
服给药时
2.预防接种
3.局部麻醉用药
常用注射法—皮下注射
基础护理技术
〖告 知〗
1.皮下注射的目的,常用注射部位的选择。
2.长期进行皮下注射时,为防止局部出现硬结、 药液吸收受限等,应在上臂三角肌、腹部、后背 、大腿前侧及外侧等部位轮流交替进行。
第四节 注射给药法 (administering injection )
• 是将无菌药液或生物制剂注入体内的方法。
主要内容
一、注射原则 二、注射用物 三、药液抽吸法 四、常用注射法
基础护理技术
一、注射原则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1.严格执行“三查八对”,
务必做到给药的“五个准确 ”。 2.仔细检查药物质量,发现 药物有变质、变色、混浊、 沉淀、过期或安瓿有裂痕等 现象,则不可使用。 3.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需要 同时注射多种药物,应确认 无配伍禁忌方可备药。
5.拔针后不能按压或揉擦注射部位,防止皮丘消失,影响 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
1.常用注射法—皮内注射
基础护理技术
〖准 备〗
护士准备 患者准备 用物准备 环境准备
(着1装)整明洁确、皮洗内手注、射戴目口的罩,,准备 好掌相握应沟体通位交。流技巧
注(射2)盘常、用注注射射卡部位、准无备菌盘内 病的备针桶室照药内卡肌有头。环明物侧介下境配,如过苗缘要制消为敏接。清试种好毒药洁验部药毛物、选位液巾过安择常的与敏静前选、注 医 试臂择有射 用 验掌上足侧臂器 垃 、够下三和 圾 另段角
D、减少毒性反应
E、防止浪费药物
(C)
3、灭菌注射器及针头,下列哪一组均可用 手接触( )
A、乳头、针栓 B活塞、针梗
(E)
C、空筒、针尖
D、活塞轴、针梗
E、活塞柄、针栓
4、为达到“无痛性注射”,哪项不对( ) A、做好心理护理,合适的体位 B、要做到“二快一慢” C、注射刺激性强的药物,要选择长针头 D、同时注射多种药物时,应先注射剌激性强的
注射器和针头
注射器、针头分清无菌区和有菌区。
注射器